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与管控论文_王健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与管控论文_王健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 443000)

摘要:在电能需求量剧增的背景下,输电线路施工项目随着增加,而频频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这就使得人们对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增加。为有效提高输电线路施工安全性,就需要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及施工标准,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最终为输电线路施工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与管控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输电线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引言

进行电力线路施工作业的特点主要是野外工作量大、施工标准较高、压力较大,其中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对一些较为偏远的山区地段,进行电力线路的施工就更加复杂,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更高,因此进行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就必须对施工作业的环境和施工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周密完善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力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1电力线路施工的原则

1.1依法施工

在电力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也应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因此进行电力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施工的有效控制,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他们对电力线路施工中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益等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还要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建立安全管理控制流程和制度,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1.2以人为本

施工人员作为电力施工的主体,其对施工各方面有直接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的施工原则,就必须注重加强电力线路施工中的安全保护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电网、电力设备等的安全运行进行考虑,对施工需要的设备和机械等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其工作状态良好,提高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性。

2电力线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原因

2.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电力线路施工企业往往更加注重施工的经济效益,不重视在管理、人员装备等方面的投资,导致参与线路施工的人员综合素质不能达到电力线路施工的标准要求,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安全意识不足,技术能力低下,为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例如,现在很多接线路工程中会采用分工的方式展开施工,通常会招进一些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临时人员,没有专业的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生产实践意识不足,容易引发工程中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2.2施工组织安排不合理

电力线路施工在我国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部分施工单位为了缩短施工的工期,忽视了施工的质量。导致线路施工存在较多质量上的问题。其次,在具体电力线路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施工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施工人员组织、设备组织经常发生变动,从侧面反映了施工单位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埋下了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2.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不完整

我国电力施工习惯采用事后管理,也就是在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检验和判断,这种管理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判断潜在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源,导致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存在较大的漏洞。尤其很多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得到落实,对电力线路施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4施工征地造成了社会矛盾

进行电力线路的架设施工,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征用部分土地,往往会出现一些征拆纠纷,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土地所有者的法律意识也相对淡薄,受到影响的居民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会到电力施工现场进行阻工,这些行为降低了电力施工建设的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征拆矛盾,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很容易导致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在建设责任方面划分并不明确,加剧了相互之间的推诿和干扰,延长了建设的周期,给电力施工的安全性带来了风险。

3加强电力线路安全施工控制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3.1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

所有的输电线路施工活动正式实施之前,均需要结合国界制定的有关法律科学制定符合施工项目特点的安全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安全计划。具体来讲,制定安全管理目标的核心目的是保证所有参与施工活动的人员,不管是施工管理者、还是一线工人,都能对输电线路施工中的安全状况有明确的了解,从而使得他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更规范地完成各个施工环节,并更加自觉地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在输电线路施工结束的时候,安全目标是竣工验收中的一个关键考核因素。因此,在输电线路施工之前,管理人员应在充分掌握施工详情的前提下,深入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并且在施工计划与工期安排中都应预留适当的安全管理时间,以有效预防因施工中发生突发性安全事故而延误工期情况的出现。针对可能出现的潜在的安全隐患,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预案,从而可在最佳时间对其妥善处理。

3.2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目标的细节内容都能落到实处的有效保障,从而真正提高施工活动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因此,在输电线路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部门的标准与要求,主动构建完善的安全施工安全保障体系,把安全目标的所有环节都扎实地渗透到各个体系中,逐层践行安全责任,并严格要求所有体系的直接责任人努力做好安全事故防范准备。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还可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与需求,专门组建一个施工安全管理小组,全面负责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安全工作,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应该各司其职,担负一定的安全管理任务,从而全面确保输电线路施工活动在安全状态下高效开展。

3.3规范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

输电线路施工活动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完成每一项目施工任务之后,都应进行一次彻底的安全技术交底活动。借助交底工作使得各个施工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让安全技术人员都能更加深入地掌握具体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最终为下一步的输电线路施工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在实际的输电线路施工活动中,管理人员应经常性地向施工一线人员强调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并提醒他们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准备,以推动输电线路施工安全性的显著提升。

3.4全面做好安全预控方案

由于输电线路施工活动的特殊性,其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切实提高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效果,就需要全面而精准地辨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预控措施,从而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最终切实降低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率。这就需要输电线路施工企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使得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较为容易地发现施工中的各种危险因素,然后及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将各种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总体上来讲,安全预控措施主要包含三种:间接措施、直接措施、指示性措施。具体来讲,指示性措施,指的是借助指示标志,比如预警标志灯、警示标志等,提醒那些因素为危险因素;间接措施,指的是借助安全防护设备对危险因素进行限制;直接措施,指的是增强各种设备的安全等级,以推动施工活动安全性的提升。

结束语

电力线路的施工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相关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计划,加大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力度,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电力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杜绝电力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以阳.电力线路的施工控制与管理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4(21):171-171.

[2]郭慧芝.电力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安全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6(2):5-5,6.

[3]黄玉琴.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危险点及其控制[J].通信世界,2015(14):110-111.

论文作者:王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风险与管控论文_王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