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文化角度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探析论文_陆佳臻

基于城市文化角度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探析论文_陆佳臻

陆佳臻

艾为建筑设计(上海)事务所有限公司 200000

摘要:城市文化是人类历史活动下,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经济、政治的反映。合理规划城市空间,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有利于丰富市民生活的生活,提高城市文化内涵。本篇文章基于城市文化的角度,探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首先简要介绍文化公共空间的概念,然后提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市文化;公共空间;城市规划

前言:城市文化是宽泛的概念,没有标准的定义,却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核心要素。文化影响着城市发展,也在城市空间影响下塑造自身文化形态,这种影响包含自然性,如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社会性,如城市的行政功能、人口结构、产业活动等。不同的城市文化特色,形成相应的文化公共空间。

一、文化公共空间基本概念

关于空间的概念,《道德经》认为:一个器具、房屋的作用体现,是将一个物体挖去实体部分,留下一定的空间,以此才体现其作用,即空间是提供给人们活动的场所。所谓文化公共空间,是提供给人们广泛交流、文化活动参与的公共空间,通常这样的场所分布在书店、博物馆等。

文化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空间的物质需求。通过对建筑、文化场所的调整,强化文化空间的内涵,呈现舒适性、文化性、功能性兼具的空间划分。鉴于对文化空间的需求不一,人们认为形式与功能何者优先进行讨论。一部分的观点认为,文化空间突出的是文化性,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功能服从形式,避免功能性设计影响空间的文化属性。另一方面的观点认为,形式应服从功能,形式是解决功能的逻辑结果[1]。

从空间使用需求来看,功能优先形式;从精神和审美需求来看,形式优先于功能呢,注重空间的形式感有助于突破传统思维束缚,能够呈现更具创造力、突破性的成果。基于以上观点,也有人认为应充分融合形式与功能,两者不可分割。不管怎样,文化公共空间为人所设计,其设计宗旨是以满足人的物质、精神需求。

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一)基于书店的公共空间规划

上文提到,文化公共空间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书店就是这样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到书店进行文化交流,大型书店还提供餐饮、娱乐等服务,依托于书店举办签售会、交流会等活动。对于城市而言,一些有历史年头的书店,不只是贩卖书籍的场所,它还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

例如,成都的方所书店,被誉为“世界最美十五家书店之一”。书店在互联网经济冲击下,大部分的民营书店关闭,但是方所书店以其特色,在行业不景气的条件下,经营状况反而更好。

1.拓展空间功能

方所书店并非以贩卖书籍的定位经营,而是依托于书店原功能,为顾客提供一种文化平台和文化体验。方所书店积极转变经营模式,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通过转变人与空间的交互性。将传统经营空间改造成公共文化空间,通过空间布局、装饰、植物摆放等,形成展示交流空间。通过这样的改造,凸显了空间的艺术性,聚拢大量的人气,使其成为国内知名书店。纵观“世界十佳”、“世界百佳”书店、图书馆的评比,可以发现其主要竞争力,并非是原空间功能的优势。而是在保持基本空间功能的前提下,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开发文化空间功能,利用自身的文化特色,提供更多的物质性、精神性功能[2]。

2.空间文化艺术思想

方所书店共有4000平方米的面积,拥有两层书架空间,以37根支柱支撑8米提高空间,在空间设计运用星球运行、星座图的设计元素,以星空来比喻学海,带给空间体验者无限遐想,为人们提供可感知、有趣的空间交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书店入口处,打造成陨石造型的方舟雕塑,在入口通道采取暗色处理,给人以一种通往未知世界的心理暗示,使空间带有一种神秘感,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

方所书店不只是一家书店,它还是成都人的休闲文化空间,体现浓厚的地域文化,也是成都重要的城市名片。书店在运营过程注重情感表达,将语言书面化,美学思想视觉化,通过外在、直观的表达,将成都的情感韵味融入到空间设计中,如同古代的诗词书画,唤醒人们的情感,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

(二)基于地铁的公共空间规划

地铁空间是满足城市人群出行的功能性场所,其空间设计结合了城市的经济、文化、自然条件等因素。由于地铁强烈的功能性特征,使得地铁空间的规划和设计,都要满足物质需求展开,保证人们最高效率搭乘地铁而进行空间设计。对于地铁的文化艺术设计,只能利用有限的装饰空间,进行表现。

例如,地铁壁画就是其中最常应用的设计手法,壁画的内容是在千篇一律的地铁站点中区别其他城市地铁站点的关键因素,从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例如,北京的地铁壁画,四号线动物园站的壁画就是以动物园为背景进行创作,通过这样的设计,促进内部、外部环境统一,具有极高的辨识度。过往行人看到动物园壁画,就了解到地铁行驶到动物园站。壁画夸张、涂鸦式的创作手法,使得呈现的画面有趣、新颖,给人以亲切感,发挥宣传和传递快乐的作用[3]。

南京的地铁规划中,以壁画和雕塑对公共空间进行美化,壁画以不同局部微缩展示,呈现的内容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如表达主题为金陵十三钗、云景等。郑州地铁的壁画,则采用剪纸、年画等元素突出河南乡土特色,将这些元素进行再创作,为人营造一种在家的亲切感。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地铁站点设置也很有特色,其地铁有两条主干线,分为上中下三层,多达五十多个站点。对于城市占地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城市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其地铁壁画每个站点都不一样,创作的题材范围跨越了多个时期,有现代、传统的形状的壁画。壁画内容方面,有神话主题、宗教、历史、民俗甚至是抽象内容。壁画创作风格也不一样,有传统写实、超现实主义,也有印象派、抽象派的风格。对于地铁定位,布鲁塞尔将其打造成文化旅游空间,基于城市地铁交通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其旅游功能。人们可以在候车期间,仔细端详每一幅画作,甚至可以做到每个站点,专门去欣赏地铁壁画。

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场所,通过在其空间进行艺术文化设计,可以加强人们与车站的互动,给人以交通功能之外的情感慰藉。

(三)基于住宅社区的公共空间规划

精神文化是城市物质活动的产物,城市因为扩建、改造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其精神文化却未曾丢失,在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呈现。在住宅社区空间规划上,可以借鉴精神文化的元素,通过纪念性建筑、雕塑等表达社区的文化形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精神文化只是空间规划的点缀,是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关键点,不是主要呈现点,因此要把握应用尺度。

注重城市经营性文化表达,如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主,是典型的工业型城市,在住宅社区空间规划上,要体现城市产业文化,突出城市特色。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加市民的凝聚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结论:综合上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通过艺术文化设计,将功能实体以艺术化的方式展现,强化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互动,给人情感上的慰藉,提升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杜义明,王丙赛,赵雷.城市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258.

[2]赵康,王芳.浅析当代城市文化公共空间设计——以成都“方所”书店设计为例[J].美术大观,2016(09):106-107.

[3]张鑫磊,张彧,王云翔,等.基于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的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宿迁市古黄河西楚文风景区景观设计[J].江苏城市规划,2010(02):23-26.

论文作者:陆佳臻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基于城市文化角度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探析论文_陆佳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