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绍周 黄佑梅

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绍周 黄佑梅

(云南省麻栗坡县马街乡木楞街小学,663611)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然而,纵观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存在缺乏有效指导、体验环节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率,采用多样化的辅助策略,切实提升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分析

前言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了解相关科学知识。2011年版《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由此可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及策略。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环节存在不少缺陷,亟待有效改进和完善。

一、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与小学科学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知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选择适宜的切入点进行实践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日常生活现象下的科学知识,增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此外,探究式教学法具有结构明确、实践性强、引导适宜等优势,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总的来说,探究式教学法符合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其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应用现状

(一)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

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教师适宜的引导也尤为关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若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辅助,会使得课堂纪律混乱,严重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另外,若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屡次受挫,会打击学生参与实践探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具有较高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不适宜每一个学生,对于缺乏自制力和基础略差的学生,课堂开放性过高反而会影响这类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的体验性有待提升

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育问题历来是我国关注的重点,中小学教学设施日臻完善,具备配套的图书馆、实验室等。然而,在实际教学环节,不少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时,未能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上略显不足,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三)缺乏全面发展教学目标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分配各个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及发展情况。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具有多个角色定位,每一个角色所对应的学习任务存在差异,学生能够从中提升自身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等。若在实践环节,教师未着眼于全体学生,在角色分配上不够合理,过度偏向成绩好的学生,会使得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不利于贯彻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和推广,教师要转变以往单一滞后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组织者和引导者职能,促进教学活动得以顺利有序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师生的相互配合具有密切联系。针对当前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应用环节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一)注重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时,需要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指导,维护好课堂教学秩序,关注教室后排及角落位置学生的表现,对学习态度不佳的学生予以适当指导。另外,在实践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对于学生在探究环节遇到的困难,予以适当指导和帮助,让学生顺利开展下一环节的工作,避免导致时间浪费等问题。此外,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在综合学生自主选择意见之后,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集中讲解;对于个别问题,教师可以单独讲解。

(二)有效提升探究环节的体验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探究教学法时,需要采用具有技巧性的问题,起到启发和拓展学生思路的作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进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探究体验。在正式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之初,教师要利用适宜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探究活动的内容及要求,为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在探究环节,教师可以利用适宜的问题,让学生采用相应的验证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探究之中。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加深对相关科学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

(三)科学分配学生扮演的角色

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时,教师要注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要素,让学生扮演适宜的角色,并组织各个角色的轮换。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均处于发展和提升之中,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要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法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回答问题上不够积极,存在消极逃避的现象,且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让学生一一回答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如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等,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构建科学适宜的探究环境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时,要注重创建适宜的教学环境,完善相应的探究设施,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因此,学校要注重完善自身教学设施,针对小学科学教材、教具等制定适宜的预算方案,并完善科学器材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有效提升维护及管理质量,避免教学器材及设备损坏严重等问题,以防在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时缺乏足够的教具。此外,教师要科学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到动物园、博物馆等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结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涉及到大量的科学知识,开展此课程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科学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及学习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叶其顺.“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58.

[2]陈紫佳.探究式教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14-115.

论文作者:吴绍周 黄佑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绍周 黄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