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实施研究论文_王晓影

安全标准化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实施研究论文_王晓影

古雷经济开发区应急救援中心 福建漳州 363216

摘要: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性等危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若缺乏有效系统的安全管控,可能会对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设备设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加强培训、避免冲突和体系配合三个方面,阐述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标准化体系;运行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生产技术不断优化的今天,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危险程度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拓展。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与经营过程中,若危险化学品企业未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或者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存在问题,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生产安全。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或事件危害程度非常大,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声誉产生严重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运行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此,为全面保障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稳定,企业应该积极推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通过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实施,逐步构建“科技、制度、监管”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持续稳步提升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

近年来,针对危化品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国家全面加大了危化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国务院、国务院安委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下发一系列文件要求,修订了《危险化学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配套了相关实施办法和细则,为此,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及评审标准所要求的企业从业范畴和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增加了危化品储存和运输等相关行业的标准化评审相关内容,以及本质安全化的内容,在体系形式上对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改进的内容上也进行了充实,2017年11月,为准确判定、及时整改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印发了《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判定标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标准,吸取了近年来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及典型事故教训,从人员要求、设备设施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列举了二十种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可见,随着政府对危化品安全生产的重视,一系列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推陈出新,全面指导着危化品企业的生产与监管[1]。

2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运行问题分析

为全面保障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效益,避免重大危化品灾害事故的发生,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标准的指导方针,也规范了特种行业的许可资格,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生产组织规划不科学等,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仍比较严峻。当前,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缺乏重视,建设过程混淆不统一

在危化品企业重大事故多发,政府监管力度全面强化的今天,危险化学品企业纷纷构建符合自身生产特色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但由于缺乏企业领导的重视,使得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很难规范建立及有效运行。一方面,企业领导不注重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不少企业领导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出发点是为了应付上级监管部门的检查,而不是出于全面保障安全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企业领导也缺乏对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把握,存在照抄照搬的行为,企业领导将其他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直接套用过来,然后督促生产部门予以执行,但很多规章制度缺乏有效的落地,难以指导安全生产实践。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在建设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将其等同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安全基础管理考核体系等,在这些体系的执行过程中,存在记录混乱,记录不统一等问题。缺乏企业领导的重视,使得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难以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也难以发挥真正的规范和监督作用。

2.2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执行不到位,缺乏管理组织体系

危险化学品生产伴随易燃、易爆、易腐、易毒的特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将各环节进行紧密相扣,需要依托于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需要建立扎实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但当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难以科学全面的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也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一方面,在危化品生产过程中,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置安全标准于不顾,而是盲目生产,缺乏必要的检验和审核。按照安全生产的规定,危化品企业在生产实践中,诸如设备、安全阀等都属于强制检修检查的范畴,又如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施工需要办理作业票手续,但不少危化品企业置安全生产于不顾,仓促生产,盲目施工和生产,这就使为灾害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在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中,企业缺乏完善的安全组织管理部门。很多安全制度、安全检查都由生产人员兼任,这种安全管理体系明显缺乏战略性和全局性,安全检查人员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也存在“走马观花”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的实效。

2.3风险分析造价昂贵,风险防控措施操作性低

按照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规定,企业需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性策略。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危化品企业缺乏必要的投入,这使得很多危险分析停留在简单层面,难以真实全面反映危化品企业生产中的潜在风险。还有不少企业在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的过程中,追求安全报告的“好看”,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将风险等级控制在“可接受、可容忍”的状态,不尊重客观事实,不设置重大风险台账和记录。此外,在安全风险的防控方面,企业也缺乏科学的防控体系,部分防控策略缺乏操作性[2]。

3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运行对策分析

在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运行过程中,结合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以全面提升标准化体系的指导作用。

3.1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宣教

在危化品企业生产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建立安全生产组织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会议,通过一系列安全会议、安全教育等,提升安全宣教的力度,提升安全教育的整体水平。在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中,企业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越高,安全生产效益越好。因此,在危化品安全生产实践中,应该率先提升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同时,运用安全日、安全周、安全节等常态化方式,全面加强安全教育。

3.2解决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矛盾的问题

在危化品企业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领导过度重视经济效益,甚至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效益。可一旦产生安全事故,那么危化品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危机。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该科学协调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严格实施“一票否决制”,当生产触及安全底线时,要将安全摆在首要的位置,严格遵循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相关设备、设施的全面检修,全面扫除安全监管的空白区域。

3.3优化各个标准化体系之间的协同配合

危化品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除标准化体系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体系。为了全面保障安全生产的效益,综合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应该积极优化各个标准体系之间的协同配合。当不同的体系在指导同一具体工作时,为规避“要么都管,要么都不管”的问题,应该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为主体。同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还应该做好各个体系的建设工作和登记造册工作。结合国家政策的调整,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及时更新标准化体系,全面记录不同体系的实际工作记录。

结束语

危化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科学意识,积极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全面指导危化品企业的生产实践。在生产过程中,应该结合标准化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全面提升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和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孟圆圆,于朋玲,李世慧. 新形势下安全标准化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实施探讨[J]. 山东化工,2014,43(1):102-104.

[2]李伟明. 安全标准化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实施探究[J]. 中国科技投资,2016(20).

论文作者:王晓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6

标签:;  ;  ;  ;  ;  ;  ;  ;  

安全标准化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实施研究论文_王晓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