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_产业内贸易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力论文,结构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8)02-0112-08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4亿美元,其中出口9689亿美元。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内的争论也越来越大。争论的焦点,即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国际竞争力是否在相应提升。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非常成功,有效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樊纲等,2006;傅朝阳、陈煜,2005;林珏,2006)。也有学者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是建立在加工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之上的,本土企业的竞争力有限(胡恒,2004;姚洋、章林峰,2007)。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我国现在的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以附加值非常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全球贸易中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这些产品的出口对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好处。此外,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商品,并不是源自于我国本身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提升,而是大型跨国公司专门化生产、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的结果,我国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这样下去,我国充其量也不过是成为低水平的“世界工厂”。那么,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提升有什么影响呢?究竟会因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而陷入“低水平陷阱”,还是会因为贸易的拉动而实现经济起飞呢?本文认为,现有研究在基础数据和分析方法上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也似有“以偏概全”之嫌。本文试图用非常详细的对外贸易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类分析指标系统考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的演变历史。

我们将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在SITC三位数分类的基础上重新分类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四大类,分析1978年以来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技术和设备都非常落后,几乎没有任何国际竞争力,此时,我们不得不大量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换取外汇,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19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卓见成效,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主导我国的出口贸易;1990年代中期以来,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但其相对地位不断下降,此时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取得了成功,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迅速上升,大大提升了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由于对外贸易结构的提升伴随着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我们从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国际竞争力指数和出口结构相似指数等不同指标考察国际竞争力的变化。研究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阶段性特征较为明显,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类型商品的竞争力有较大的差异,但整体来看,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将所有贸易商品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四大类,并由此讨论1978—2006年出口商品技术结构的变化;第三节从显示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系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结构相似指数等指标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变化;第四节是结论与相关的政策启示。

二、贸易商品技术结构

任何对对外贸易结构的分析,都要建立在一定的商品分类的基础上。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基本都采用SITC和HS商品分类标准,但这些分类标准主要是针对商品层次的分类,以便于国际贸易统计的国际协调,而我们对国际贸易结构的分析中,需要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把握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在现有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的文献中(岳昌君,2000;关志雄,2002;樊纲等,2006;傅朝阳、陈煜,2006),对商品分类标准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基于SITC或HS分类的简单整合。最常见的是将SITC一位数分类的0-4类作为初级产品,5、7类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6、8类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实际上,0-4类产品是有很大差异的,一部分是纯粹的原材料,一部分是经过简单加工的产品,还有一部分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加工品。5、6、7、8类产品从技术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度的角度来划分就更加复杂,远远不是5、7类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和6、8类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所能概括的。

要对所有的贸易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很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OECD,1994; Lall,2000)。研究主要可以从要素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两个方面来考虑对贸易商品的分类。要素密集度分类标准需要知道每种商品的投入和产出详细资料,以计算该商品的要素密集度。此外,国际贸易是世界性的商品流通,要知道某种商品的生产从世界范围来看到底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在计算上有非常大的困难。有学者用美国的投入产出表计算每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从而推广到全球贸易商品,这不失为一种替代方法,但显然有失偏颇(Trefler,1993)。另外一种方法是从技术密集度来考虑对商品进行归类,应该说这是一种更加符合现实、更加有意义的方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性加强,生产要素的差异已经不能完全反映经济体之间的差异,商品的要素含量越来越低,而商品生产中的技术因素越来越高,各国之间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技术水平的竞争,技术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各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的差异。本文沿袭OECD(1994)、Lall(2000)的研究,将按照SITC三位数分类的200多种商品分为四大类:资源密集型产品(PP)、劳动密集型产品(LT)、资本密集型产品(MT)和技术密集型产品(HT)。具体的分类标准可以参考杨汝岱和朱诗娥(2007)的文献。

按照前面的分类方法,我们计算出1978—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中每种类型商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和占世界同类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所使用的数据包括两个来源:1978—2000年的数据来自World Trade Flow(Feenstra等2005),为SITC四位数分类;2001—2006年的数据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COMTRADE),为HS六位数分类。我们将两个数据集均转换为SITC三位数分类,并进一步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类产品。计算结果显示在图1中(详见表1和表2)。

图1 我国各类商品的出口比重(1978—2006年)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很强的阶段性特征。最初阶段靠出口资源型产品换取外汇,进而买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98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到1990年代中期,对外出口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些企业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始出现了“重型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很多地区提出了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目标,出口产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需求非常大,整体处于以资源换外汇的阶段,资源密集型产品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这一时期,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几十年计划经济时代的封闭式发展,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工业设备都非常落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引进技术和设备都需要外汇,在工业品出口创汇能力还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原材料和经过简单加工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就自然主导了我国的商品出口,其出口额占到全国总出口额的55%~60%,占世界同类商品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上升到5.3%。此外,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占33%左右,且以简单加工的纺织品和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类商品为主;相应地,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非常小,总出口比重只占了不到10%,1985年占世界同类商品的出口比重只有2.4%,并以合成纤维、燃料、化肥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加工类工业品为主。

具体来看,1980年,按照SITC两位数分类的石油及其原材料(33)、纺织品(65)、服装(84)的出口额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0%、13.6%和9.3%。1985年,出口结构仍然以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石油及其原材料(33)、纺织品(65)、服装(84)的出口额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0.8%、14.2%和11.2%。与1980年比较,1985年的服装类商品和杂项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有较快的增长。对外开放政策使我国改变了以前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转而实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大力引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而使我国的服装鞋靴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今后出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1986—1993年):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出口比重迅速上升,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不断上升;相应地,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则迅速下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得不实行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换设备的对外贸易战略,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都有很大的改善,这为更好地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6年,四大类产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为49.4%、38.2%、8.6%和2.6%,而1993年,其出口比重分别为16.2%、57.6%、15.4%和10.1%。两组数据的对比发现,这一时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是非常显著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外开放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990年代左右,我国出口贸易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出口商品技术含量的提升。到1993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据了总出口的大部分比重,达到57.6%,传统的纺织品(65)出口占7.3%,低技术含量的服装(84)、杂项制品(89)、鞋靴(85)出口比重分别为20.3%、14.4%、7.6%。与此同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由1983年的10.2%上升到25.5%,尤其是某些产品开始实现重点突破,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如电信及声音录制重放设备(76)和电力机械(77)的出口比重大幅上升到6.8%和5.6%,这为出口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94—2006年):整体而言,这是一个以市场换资金、以市场换技术的时期,在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一时期,初级产品出口比重缓慢下降,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然以服装、杂项制品、鞋靴为主,在国际市场继续保持强大的竞争优势,1998年占世界同类商品出口总额的32.5%,但其占国内出口总额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且结构也得到优化,不再过度集中于某几类产品。这也间接反映出我国对外出口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最大的突破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这一时期有很大的发展,两大类商品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93年的15.4%和10.1%上升到2006年的19.0%和33.7%,占世界同类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分别由1993年的5.3%和4.3%上升到2006年的6.6%和20.1%。特别是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已经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力拉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如电力机械(77)、电信及声音录制重放设备(76)和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75)三类商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上升到10.5%、12.8%和13.9%。

整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份额迅速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并持续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得到提升。

三、竞争力分析

接下来讨论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变化。衡量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很多,综合分析后,本文选择显示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系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结构相似指数等指标来分析。显示比较优势可以较好地测量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但它不能反映商品进口的情况。国际竞争力系数则综合考虑到了商品进口和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不足。一般而言,显示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系数适宜分析产业间贸易,而19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来越高,由此本文选择产业内贸易指数对其进行分析。这3个指标可以从宏观上有效反映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出口相似指数则能反映更多产业层次的细节问题,与发达经济出口结构相似性的比较也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处的阶段。

(一)显示比较优势(RCA)

显示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经济体相对于另一个经济体所表现出来的出口比较优势,是该经济体某种出口商品的出口比重与所比较的经济体该商品的出口比重的比值。如果某个产业的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我们可以用显示比较优势来衡量该国对外出口的竞争力。本文研究的主要是我国出口商品相对于世界的显示比较优势。

图2表示我国1978—2006年四大类商品RCA指数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四大类商品的RCA指数的变化情况和其出口结构变化非常吻合,基本符合“三阶段”论。1985年以前,资源密集型产品RCA指数略高于100,有微弱比较优势,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RCA指数不断上升,逐渐开始取代资源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商品,而同期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RCA指数非常低,只有20左右,反映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严重缺乏较高技术商品的现实情况。1986—1993年,资源密集型产品已经完成了改革开放初期以资源换外汇的历史使命,其RCA指数迅速下降;相反,服装鞋靴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RCA指数稳步上升,在1993年达到最大值343,显示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RCA指数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由20左右上升到50左右,出口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但仍然表现出比较劣势。1994年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经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继续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数维持在200以上;资源型产品出口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以出口一些简单加工工业品为主,RCA指数下降为50左右,已经不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的坚实基础,我国开始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发展中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RCA指数由1994年的64快速上升到2006年的170,在国际市场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以车辆、化学品、船舶等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RCA指数在这一时期基本维持在60左右,增长速度很慢,这表明我国资本相对密集、规模经济表现更为突出的中等技术产品的出口还有待提高。

图2 我国不同类型出口商品RCA指数(1978—2006年)

(二)国际竞争力系数(ICC)

国际竞争力系数用该商品的净出口额与总贸易额的比值表示,可以反映出该产业由引进到发展成熟再到向外出口的不同阶段。

ICC系数处于-1到1之间,-1表示该产业处于引进阶段,出口额为0;1表示该产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不断向国外出口产品,而进口额为0。ICC系数小于0,表明该产业的进口大于出口,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ICC系数大于0,表明该产业的出口大于进口,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强。当然,这是一种较为粗略的衡量办法,而且其计算方法也与我们所选择的商品分类标准有关,分类越细致,该指数就越能真实反映各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本文简单分析四大类商品ICC系数的变化情况,考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整体变化。从表3可以看到资源密集型产品的ICC系数不断下降,由1985年的0.47下降到2006年的-0.32,反映出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越来越低,而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都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其ICC系数一直都维持在较高水平,直到2002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ICC系数都有缓慢增长,最高达到0.76。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ICC系数近年呈现轻微下降趋势,2006年为0.67,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19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还非常低,较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严重产能不足,很多中高技术产品都依赖进口,国际竞争力自然是非常低,1985年,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ICC系数分别为-0.71和-0.49。1990年代左右,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快速发展,其ICC系数也不断上升,开始具备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2006年,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ICC系数分别上升到0.08和0.17。由于绝大多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的生产是国际协作的结果,其ICC系数不可能会有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高,但是,总的来说,最近10多年来,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并表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

(三)产业内贸易指数(IIT)

产业内贸易程度是指一国生产的某种产品中进口中间品所占的价值比重。如果要精确地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需要知道每种产品生产的中间投入品构成,并计算所有中间投入品中进口部分的比重。但现实中,只有在投入产出表中才可能区分出中间投入品的详细来源,而投入产出表对商品的分类非常粗略,远远不能够满足对外贸结构分析的需要。因此,在衡量一国产业内贸易程度时,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对进口商品不区分作为中间投入的部分和最终消费的部分,均作为中间投入品计算。用表示i国j种产品的出口额,用表示i国j种产品的进口额,则i国j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ITij定义为1-abs。IIT处于0到1之间:IIT为0表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IIT为1表示产业内贸易程度非常高,该产业的进口额等于出口额。需要指出的是,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均与所选择的商品分类标准密切相关。例如,按照SITC一位数分类和两位数分类计算得到的IIT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一般而言,分类越粗略,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按照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做法,本文以SITC三位数分类为基准,将所有贸易商品按照SITC三位数分类分为200多个产业,分别计算每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如果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小于0.5,则认为该产业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比较优势是该产业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导因素,RCA可以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如果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0.5,则认为该产业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已经不适合解释该产业的贸易形式,我们要用以规模经济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对其做更为详细的分析。

随着我国商品出口中加工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也不断扩大。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还是因为充当“装配车间”的角色,并不能反映本国产业结构的提升和技术水平的改进。他们认为我国很多的企业只是将进口的中间品经过简单加工就出口到国外,企业获取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利润,三资企业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产业内贸易甚至企业内贸易现在已经主导了我国的商品出口。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比重究竟有多大?是否处于合理的水平?我们按照SITC三位数分类标准将所有贸易商品分为200多个产业,计算每个产业在1978—2006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分析每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如果IIT指数小于0.5,该产业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如果IIT指数大于0.5,该产业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因此,我们可以计算每年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产业的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例如,1978年,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产业的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为0.91,2005年该比重为0.60。同样,我们可以计算每大类产品中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产业的贸易额占该类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计算结果见表4。

数据表明,对我国对外贸易中由于产业内贸易比重过高而导致附加值太低和本土技术水平难以提升的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0.85左右下降到现在的0.60。具体来看,从1980—2006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比重缓慢上升,由0.11上升到0.56,这非常符合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初期,资源型产品以单向出口为主,进口数量非常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性产品对外贸易转向进出口并重,在出口简单加工工业品的同时,大量进口石油、铁矿石、纺织原料等原材料,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一直都非常低,维持在0.10左右,其对外贸易的出口单向性表现非常突出,事实上,服装、鞋靴、玩具、塑料制品、陶瓷等产品一直以来都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资本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表现较为稳定,近20年都维持在0.4到0.5之间,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技术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表现也较为稳定,在0.6左右。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还是非常高的,有必要对此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依靠的是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禀赋,生产过程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和团队协作,这可以用传统的比较优势来解释其国际分工。但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有很大的不同,规模经济、更细致的市场分工、不完全市场竞争构成了这些产业国际分工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单独生产某种高技术产品的现象日益少见。国际分工决定了一种产品的不同零部件将会由不同的企业乃至不同的国家生产,正是这种生产模式的差异使得中高技术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过分担心。

(四)出口结构相似指数(SSI)

本文建立一个衡量两国出口结构相似程度的指数。两国出口结构的相似性可以由每种商品的出口比重来体现,如果两国在每种商品的出口比重上都基本相同,则表明两国的出口结构非常相似。

和IIT指数一样,出口结构相似指数的计算也与商品分类标准的选择有关,同样选择按照SITC三位数分类标准来考察中国和韩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结构相似性。由表5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与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出口结构相似性越来越高,1978年与韩国和台湾地区1980年的SSI分别为0.16和0.17;到1995年,则上升到0.19和0.34;最近10年,这种相似性表现得尤为明显,2000年,与台湾地区出口结构相似性达到0.67;2005年与韩国的相似性达到0.54。此外,SSI也表明我们与两个发展非常成功的经济体的出口结构差距在不断缩小。以与韩国的比较为例,我国1978年与韩国1965年的出口结构最相似,1995年则与1985年最相似,到2005年则与2000年最相似,显示差距在不断缩小,出口结构有趋同的趋势,和台湾地区的比较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此外,Glick和Rose(1998)也提出了一个出口相似性指数,史智宇(2003)将其改写为如下可以适应不同分类方式的形式:

其中,S(i,k)表示i国和k国的出口相似指数,又称GR指数,

图3 各国之间出口结构相似指数(GR指数)

图3表示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几国之间的出口结构相似性变化情况。韩国和日本之间的GR指数最高,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最为接近;我国与韩国的GR指数较高,但波动较为严重,这应该与韩国的外贸依赖度太高,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有密切联系。而我国与日本的GR指数19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上升,出口结构和日本越来越接近;相对印度来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发达经济更为接近。总之,GR指数同样表明,2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在不断提升,与发达经济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四、结论与相关政策启示

本文的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以资源换设备到以市场换技术;从以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重点突破发展某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发展战略都基本获得了成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中纯粹的原材料出口规模已经很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并持续保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实现重点突破,某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还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第一,整体来看,我国对外贸易还只是基本完成“铺摊子”的过程,下一步需要特别重视“上档次”的问题,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领技术制高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第二,我国出口商品的产业集中程度太高,尤其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商品基本集中于机电类产品。这种过度集中不利于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我们应该尽量发挥现有的技术积累,大力促进高精尖技术产业的发展,把握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第三,进出口贸易的很大部分都是由FDI企业完成,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有待提高。平新乔(2007)指出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成功,并认为我国对外资的优惠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经过20多年的积累,我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如何让其成为主力军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第四,外贸竞争力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随后的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人力资源仍然是我国最大的比较优势,这就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但产业发展政策应该突出差异性,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对某些高技术产业重点突破,以提高整体竞争力。

当然,本文仅仅是从非常宏观的角度以贸易商品为基础讨论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和竞争力,相应的政策含义也只是宏观发展战略方面的。而实际上,我们也许更应该关注某些微观产业层次的对外竞争力与结构调整,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

注释:

① 台湾地区2001—2005年的数据无法获得。

标签:;  ;  ;  ;  ;  ;  ;  ;  ;  ;  ;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_产业内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