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生态风景园林能够为人们提供休息、放松的场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风景园林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工程存在较多问题,这给其施工质量还有效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加以改进。基于此,本文就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不断增快,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已经不再是社会责任,对于每个国民而言,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就此,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是愈发突出。但是,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防范,避免此类问题的在此出现,确保园林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的目标。
1我国生态园林施工原则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工业化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生态园林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生态园林建设施工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加强生态园林工程质量控制原则,生态园林主要是绿化工程和土方工程,无论是绿化工程或者是园林工程哪一方面出现问题,对于整个生态园林建设来说都会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土方工程和绿化工程对于生态园林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要加强对生态园林工程质量的控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保证园林建设工程的安全有效实施。二是严格管控生态园林建设的施工材料原则,由于生态园林建设社涉及许多领域,因此,需要的材料数量和种类也比较多,所以造成了目前生态园林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质量较差的材料对于生态园林建设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三是遵循生态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原则,由于植物种类不同,所以植物生长习性也会各不相同,如果工作人员遵循植物生长原则,那么植物就是生长的茂盛,反之就会生长稀疏。所以,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所栽植物的生长习性,正确的对植物进行养护。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
2.1缺少完整的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国民对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步提高,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已经越来越重视生态园林建设,为建设一个生态和谐、经济发展的城市而努力,但是由于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缺少完整的管理体系,导致我国在生态园林建设时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生态建设重复问题,新生态景观荒废问题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成本浪费。并且生态园林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的过程,目前我国生态园林建设只重视前期工作,不重视后期维护工作,植物被栽种以后,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植物生长习惯进行维护,导致绿化景观枯萎,植被死亡现象,致使生态园林需要二次施工,浪费市政资源。
2.2地形因素导致施工难度大
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常会受到地形因素的困扰。由于我国地形比较复杂,各地地形情况大不相同,给风景园林施工单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配合,精准勘察地形,这就需要高超的施工专业技术。
2.3苗木修剪不合理
多数园林工程的施工期处于反季节,当天气条件过于炎热时,若施工队伍在进行起挖作业、运输作业未能达到施工标准,则应当进行植物修剪。但同样,若植物修剪的工作人员修剪过量、或是将枝叶修剪的过多,则会导致整体树形树冠受破坏,降低了植物的观赏性。
2.4施工技术不过关
我国政府对城市园林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发展并建设了大量的风景园林,这就给风景园林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风景园林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着风景园林的大量建设,由于其发展速度过快,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人员素质也相对较低,这给园林施工团队的整体施工效率,还有质量带来了影响。目前,施工团队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没有受过专业的园林施工培训,大多数是农民工,其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又没有园林施工经验,在施工时不能准确把握图纸的意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施工技术不过关,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施工效率,还有施工质量。
3加强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生态园林施工工程的质量,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工程管理体系,提高对生态园林的施工要求。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由于生态园林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工程跨度大、设计突出,因此,要保证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确保施工队的整体素质,才能保证生态园林施工公工程的顺利进行。对于生态园林施工来说,科学的选择施工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选择植物材料时,要根据当地土壤成分、水质、气温以及降水量等各种因素,从实际出发选购植物,只有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植物才能取得更好的升天园林施工效果。所,要建立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工作,不得省略施工步骤,才能保证工程在指定工期内完成,有效的确保施工质量。
3.2重视园林苗木的栽植和修剪管理
3.2.1 苗木的栽植。通常情况下,苗木进场的时间,多数安排在夜间进行。栽植选择在当夜或次日的清晨,这样减少因光照而造成高水分蒸发。
3.2.2 后期修剪管理。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绿化植物的观赏效果很重要。为此,在修剪树木期间,应注重合理性。在确保高成活率,不破坏树冠、树形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实际耐剪度,避免修剪过量,而影响园林的整体效果。比如:雪松、广玉兰等等,耐剪度较低,实际修剪过程中务必小心。如果修剪过量的话,势必会影响整体树木树形的标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观赏效果。由此,部分植物可重剪,而部门植物简单疏枝即可。此外,修剪过程中,形成的创伤伤口,应及时涂抹梳理剂,及时摘除花果,减轻作物负担,避免过多养分流失。
3.3落实施工要点
施工方在风景园林的施工中,需要考虑到这3个方面的问题:(1)分配人力资源时,应充分考虑目前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建立严格的合格标准与操作流程规范,确保让人力资源优势利用实现最大化,避免可能发生的混乱管理、各种人员混杂的情况与问题。(2)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素质与业务技能,优先选用责任心强、专业水平好、基本功扎实、技能水平过硬的人员来开展施工作业,这样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3)在材料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材料的适
用性,还有材料的使用寿命与性能。对于一部分的风景园林项目,为了充分体现节约建筑成本材料的原则。就要在工作时大力提倡和使用相适应的节能技术,在施工建设时:(1)要监管人员大力监督;(2)保证技术的安全性,避免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合理调配土壤,加强园林后期养护
一方面所谓的合理土壤调配就是保障施工位置的土壤具有充足的养分,定期采用施肥以及消毒等保护措施对苗木进行处理。因为土壤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是否顺利进行。必要时可以利用高精尖技术检测施工位置的土壤状态,为植物生长提供舒适的土壤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园林后期养护,主要指的是排水灌水、施加辅料、除虫除草、整形修剪等措施,不仅为其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尽可能延长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时,注重调整施工工序,从根本上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最终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园林建设能够极大的改善环境质量,目前我国在生态园林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由于园林施工环境差、缺少完整的管理体系、各部门缺乏沟通,导致我国生态园林建设工作没有较大的进步,只有严格按照园林施工原则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各部门协调能力才能有效改善我国生态园林建设现状,才能够有助于城市建设甚至建设的发展。生态园林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持续使用的过程,还能够发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望此次研究被当代学者所关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并且运用。
参考文献:
[1] 孔杰.浅谈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建筑,2011,(12):211-212.
[2]赵梅,樊守静.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17):285-286.
论文作者:舒小军1,黄政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园林施工论文; 生态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生态论文; 我国论文; 土壤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