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微创和传统切除术的对比和护理论文_张金花

阑尾微创和传统切除术的对比和护理论文_张金花

黑龙江省虎林市中医医院 1584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和传统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传统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抗感染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2%,P<0.05;相对于手术前,两组患者手术后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使患者更好更快恢复,值得对其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传统切除术;老年急性阑尾炎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属于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我国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脐部周围、腹部剧痛、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与触痛[1]。其中传统传统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属于常见的两种。本研究主要针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中腹腔镜和传统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7年5月纳入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70.05±3.12)岁,包括35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观察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70.21±3.26)岁,包括36例男患者,14例女患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对比要求。患者排除标准:不愿参与研究者;存在精神障碍者;存在认知障碍者;恶性肿瘤者;难以耐受手术治疗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传统切除术):对患者进行硬膜联合麻醉,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位接受手术治疗,在其脐与髂前上棘连线外三分之一处做出一个斜切口或者右下腹直切口,进入腹腔内将阑尾切除,对阑尾残端进行荷包包埋,不需要进行引流管的常规留置。

观察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进行之之前嘱咐患者将膀胱排空,进行导尿管的留置,在其脐下缘作出一个弧形手术切口,将其长度控制在10mm,将其作为观察孔,然后再进行二氧化碳气腹的建立,将其压力控制在12mmHg—15mmHg之间,然后再将10 mm的Trocar插入,再将腹腔镜置入,对患者腹腔进行全面性的探查。诊断明确之后,患者取头低足高、左倾三十度的体位,在直视的情况下,在左下腹腋前线平脐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将其长度控制在5mm,作为主操作孔,另外再在耻骨联合上正中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将其作为副操作孔。如果患者的阑尾周围和右下腹出现粘连的现象,则要先对粘连进行分离,将腹腔内脓液吸除干净,然后在顺着结肠将阑尾找到。将患者的阑尾采用抓钳提起,阑尾系膜到根部进行电凝处理,阑尾根部采用4号丝线进行双重结扎,在和结扎线距离0.5厘米的地方将阑尾切断,对阑尾残端进行电凝处理,不需要对其进行包埋处理,将阑尾从操作孔取出。如果患者的阑尾根部坏疽,并且存在严重的粘连现象,难以对其进行解剖,便要先对残留的阑尾坏死组织进行清除,然后再在阑尾残端处采用生物蛋白胶进行覆盖,局部放置硅胶引流管。如果患者出现了弥漫性的腹肌炎,则要采用甲硝唑溶液或者无菌生理盐水对其进行全腹腔冲洗,在体位变换之后再将冲洗液吸除干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患者局部阑尾出现了粘连的现象,便要结合应用吸引器钝性分离和双极电凝的方式,对阑尾进行游离,一直到将其完全性的分离[2]。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阑尾肿胀没有出现消退的现象为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腹痛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腹痛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腹痛症状完全消失阑尾肿胀现象完全消失为治愈。有效、显效、治愈率之和即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2)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与腹腔脓肿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 ±s)和(%)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检验与卡方检验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显著(P<0.05)。具体为:观察组患者治愈25例,所占比重为50%,显效15例,所占比重为30%,有效8例,所占比重为16%,无效2例,所占比重为4%,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愈18例,所占比重为36%,显效12例,所占比重为24%,有效7例,所占比重为14%,无效13,所占比重为26%,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所占比重为2%,1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所占比重为2%,1例患者出现腹腔脓肿现象,所占比重为2%,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所占比重为10%,3例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所占比重为6%,3例患者出现腹腔脓肿现象,所占比重为6%,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2%,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属于一种常见的老年急腹症,因为阑尾能够在腹腔内进行小范围活动,所以在初始发病时,通常不具有固定的疼痛位置,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其疼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并且疼痛也会在右下腹麦氏点进行固定。

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医务人员还应采取有效干预手段,在手术室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其熟悉手术室环境,了解手术步骤、麻醉方法、治疗效果与注意事项。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密切配合医师的手术操作,避免其出现失误,尽可能帮助患者降低疼痛刺激。术后及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行心电监护与鼻导管吸氧。在麻醉清醒前每半小时下肢按摩一次,协助患者踝关节与膝关节被动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避免发生压疮、便秘。若活动时患者有强烈的疼痛感,则应用止痛药物。在出院时嘱患者保证睡眠质量,加强营养补充[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4%,P<0.05。可见相对于传统传统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更加显著。其次,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2%,这进一步证明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传统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使患者更好更快恢复,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上存在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志勇,吴永哲,安宏超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9):2249-2250.

[2]吴东,吴陈滘,余锶等.老年急性阑尾炎腹腔镜与传统切除术疗效的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4):9-10.

[3]曾岳岳,卓信斌,林德新等.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4):116-117.

论文作者:张金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阑尾微创和传统切除术的对比和护理论文_张金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