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设专业衔接课程的一点思考论文_刘海波

关于开设专业衔接课程的一点思考论文_刘海波

青岛市技师学院 山东 青岛 266229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人力资源密集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淘汰,这就要求企业与时俱进,根据市场要求进行转型,实现腾龙换鸟、新旧动能转换。同时,企业对优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技工院校课程都在积极改革,但受生源质量的限制,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遇到诸多瓶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技工院校开设专业衔接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论述。

关键词:技工院校 现状 衔接课程 终身学习

一、职业院校学生现状

1.学校能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安排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

为了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养人才,经过大量调研,各职业院校都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囊括文化基础课、素养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多个方面。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施教,学生在动手操作方面能达到企业要求,但在理论学习方面仍然存在短板。

2.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来技工院校学习的同学,往往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因此他们想来通过学习职业技能,为以后参加工作增加一技之长,成为有用之才。技工院校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经常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以任务为驱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管理时间能力、创新能力,效果显著。但是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的薄弱,致使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理论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缺乏积极性。

3.专业课程知识具有跨越性,联系广泛。

专业课程知识不同于文化基础课,它的内容具有很大的跨越性,往往跨学科、跨领域,不易学习。同时专业课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很多基础课程存在很大的联系。例如,电学部分就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数学知识。如果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专业课程就会出现困难,专业课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由于进度要求,无法完全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当前应试教育环境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推广多年,国家也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劳动预备制、免学费等优惠政策深入人心,但是学历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社会上也更认可高中、大学等学历教育,对技工教育存在歧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学习优异的学生纷纷进入了高中、大学继续学习,剩下学习较弱的学生分流进入职业院校求学。

2.各类高校百花齐放,技工院校生存压力大,竞争激烈。

近年来,各类高中、高校纷纷扩建,大量吸收优质生源,导致技工院校生源急剧减少,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生源政策性减少,技工院校招生竞争非常惨烈。招收学生时往往不能从严把关。有些学习差、品行不端的学生也进入了技工院校,技工院校生源状况不佳。

3.公众意识亟需转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中国深入骨髓,也是历代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考量,为维护统治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爆炸式增长,对各行各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高校的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为“普通教育”,人才率大幅提高,但大学生的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弱,却成为了企业诟病的对象。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才,在企业生产中创造了巨大利润,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在企业中供不应求。例如,中国选手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政府应在加大技工教育宣传力度,把更多的优惠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崇尚技能的氛围。

三、开设专业衔接课程的必要性

1.开设专业衔接课程能实现专业学习无缝对接。

专业衔接课程的开设不能无中生有。每一门专业课都有相应的专业基本素养,如代数、几何、英语、图形等内容。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电工基础课程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里边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向量、三角函数、极坐标等内容。如果学生文化基础差,在学习时就会受到严重挫折,彻底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会很差。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提前预设,会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感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2.开设专业衔接课程有助于减轻任课老师负担。

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时,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往往需要额外拿出很多精力来讲解文化基础知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开设把专业课程中相关知识整合的专业衔接课程,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可以有效减轻任课教师压力。这就使任课教师有更多精力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3.开设专业衔接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

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去了企业从事专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最开始接触的是最简单的工作,充当企业廉价劳动力。技术过硬的将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储备干部,担任工段长、线长、组长。虽然工资提高了,但还是普通工人。如果学生专业衔接课程学习认真,学生将具备理论学习能力,将会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素质,完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转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四、关于开设专业衔接课程的思考

1.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设置专业衔接课程。

通过去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情况,会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各专业群组织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客座教授等专家对相关专业进行论证,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例如,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内容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电工基础、电力拖动都是必修课程,专业衔接时可以相互渗透、有机联系。

2.专业衔接课程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受生源质量限制,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因此,在进行专业衔接课程时要考虑学生实际,按照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进行授课,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计算方法,可以完成专业学习所需要的内容。减少理论知识发散性、创造性应用,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挫败学习积极性。同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专业衔接课程进行调整。专业衔接课程属于理论课程,可以进行大班教学,有利于减少教师资源浪费。

3.专业衔接课程的发展要循序渐进。

专业衔接课程虽然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但在开发时不能一蹴而就,课程的完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开发专业衔接课程时要循序渐进,课程内容的确定可能会比较快,但是改动也会很快。因此需要成立课程开发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同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企业需求情况进行调整,使专业衔接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与时俱进。

专业衔接课程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它涉及到多个专业,需要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把专业课程的引入知识高度综合,以解决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会遇到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建立专业知识体系。专业衔接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需要根据学校、企业、学生的要求经常进行修改才能形成完善的体系。虽然每门课程的要求不一样,但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减少学生专业学习的压力,顺利对接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顺利实现从基础到专业的有机衔接。而这也将确保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职业能力分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ISBN:9787536156043。

[2]朱雪梅 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

[3]张杨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4,(24),279-280。

[4]韩京海 李艳霞 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考试周刊,2015,(81),168-169。

论文作者:刘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  ;  ;  ;  ;  ;  ;  ;  

关于开设专业衔接课程的一点思考论文_刘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