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新实践_素质教育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新实践_素质教育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与它的新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探讨已成为一个由来已久的课题,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近些年中国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这些实践正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和深化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

一 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人的素质发展与提高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基本框架

(一)全面发展学说以旧式分工桎梏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立论基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主张在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内,创设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条件,逐步使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很多,散见于许多著作之中。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但其思想脉络是清晰的。

全面发展首先是针对私有制条件下旧式分工使人片面地、畸形地发展而提出来的。古代社会的生产是手工生产,依靠经验和积累来形成生产技能。由于体脑的分离,劳动者和剥削者不可避免地成为受某种条件制约的片面发展的个人。19世纪后期,伴随大机器生产的变革,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分工后工人被终身固定在某种或某几种劳动岗位上,进行机械的、重复的生产劳动。“使各种自然形成的分门别类的生产部门彼此成为哑谜,甚至对每个部门的内部都成为哑谜。”(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534、201、530、535页。)这种生产分工,造成了专业和职业的痴呆、人的肢解和畸形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革新,分工与合作对社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534、201、530、535页。)。针对这一矛盾,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了使工人摆脱禁锢、得到解放的人的能力多方面发展的要求。他们指出,教育可以使年轻人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1920年,列宁对此定义进行了补充:“全面发展的,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页。),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发展的思想。

(二)全面发展的多层次内涵

纵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与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全面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534、201、530、535页。)但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条件下,劳动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人被限制在狭小的劳动岗位上,因而,劳动还不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生产实行科学化和社会化以后,特别是在消灭私有制,消除旧式分工以后,劳动会变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那时,“劳动会变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113页。),成为人的身心的充分发展的手段。同样,人的其他活动也会成为人的身心发展的手段。而教育则可以通过智育、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使个体身心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塑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二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的发展。它是由人的身体与精神相统一的结构所产生的活动能力,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在人的活动能力上的具体表现,因而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能够明确而具体地表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100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生产分工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种类越来越多,各个人的素质条件良莠不齐、千差万别,因此,在现阶段要想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在任何部门内发展”,“通晓整个生产系统”,“会做一切工作”,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争取实现各个人活动能力的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阶段全面发展的特点。三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这是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人不是抽象、孤立的个体,而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个体,社会在人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并不断发展着,这是人的本质的外在表现是人类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同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作为每一时代的人们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既促进个体的发展又制约着个体的发展,因此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同步的,而且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脱离开社会来讨论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种理论研究中的抽象。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既要以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高度完善为条件,又要以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学校教育要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学校本身必须高度发展和完善化,而且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中的教育系统也必须高度发展和完善化。可见,只有把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正确地把握人的发展的社会历史性。总之,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也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正处于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之中。

在全面发展这一广阔的内涵中,还包含了全面发展的人和全面发展的教育两个不同的概念。全面发展的人必须通过全面发展的教育来培养和造就。对这二者的关系,马克思曾有过框架式的论述:“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534、201、530、535页。)通过这种教育,实现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534、201、530、535页。)的社会理想。

二 我国所走过的“全面发展”之路

贯彻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我国主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为主体。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在彻底改造封建教育体制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着手建立新的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体系。1952年3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明确提出教育要全面地发展。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些提法,包含了把智育同德育、体育、劳动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发展的思路。在1966年前,中国的教育基本上是在这种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前进的。粉碎“四人帮”后的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再次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又规定:“义务教育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91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重申“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上述的教育方针,是随着情况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的,它自始至终体现了马克思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但在教育实践中,全面发展在我国却走过了一段弯路。“文革”前的17年里,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新人,但对“劳动者”内容的争议,导致后来出现了片面强调体力劳动的倾向,为此后“四人帮”肆意歪曲教育方针打开了方便之门。“文革”期间则过分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的本体功能与本体任务被忽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也被忽视。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里,教育的社会功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肯定,但仍然没有达到充分认识和重视教育的境界。这样,在注重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时候,又过多地突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忽视了教育只有通过培养出高素质的各种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样,也忽视了教育在培养个性、发展个体上的意义。因此,总的来说,我国几十年来的教育实践尽管是在“全面发展”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但因认识上的原因和其他客观原因,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偏差。教育实施的结果并没有完全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发展对教育界提出了全面提高被教育者的素质的要求,实施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展开。

三 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实践

在我国实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走过了一段弯路之后,人们再次重新审视和理解全面发展学说的深刻内涵和底蕴,并尝试以更切实可行的和务实的新方法、新内容来丰富和发展这种思想体系。目前正在实施的以全民素质的提高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实践。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最初是生理学的概念,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广义的素质即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也就是说,素质指的是整个主体的客观性,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因此,素质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1.素质是先天遗传性和后天习得性的辩证统一,是自然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性的辩证统一。2.素质是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3.素质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4.素质具有整体性。素质是一个系统,各种素质是构成整体素质的要素,整体素质水平取决于要素的水平及要素之间结构的合理性。素质教育则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这一概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几大特征:1.主体性。素质教育强调唤起人的主体意识。依据主体性,素质教育不是把人看作物,而是把人看作认识体、生命体。它必然要求发展个性,必然要求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作为主体性教育的素质教育,也并不是只重视人的发展需要,还重视社会发展需要,它正是要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2.全体性。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应试教育”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违背了义务教育宗旨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素质教育并不反对英才教育,但反对使所有教育变为英才教育的模式,它强调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每个人都在他(她)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她)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这样素质教育便也是差异教育。3.整体性。“应试教育”具有片面性,素质教育则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等多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第一,针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4.基础性。素质教育以基本素质的提高为立足点。当前知识发展和更新的速度很快,这曾一度导致中小学校学习内容不断膨胀。但是知识发展万变不离其宗,素质教育要为学生打下素质基础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美国某些教育工作者就曾提出:无须要求学校讲授越来越多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之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如同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一样,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也是各种特性中尤为重要的特性。如果说主体性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最关键要求,那么基础性便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最关键要求。5.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二)素质教育已超越了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范畴,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应试教育”专门指那种单纯按照高一级学校选拔的要求,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训练活动。而素质教育是从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口号演化过来的。所以,“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目的,以提高应试成绩为教育目标,以知识灌输为教育方法。而素质教育则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知识的学习和必要的考试是促进个体得到发展的手段。另一方面,不论最初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否只是针对“应试教育”的现象及弊病,最近几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践已证明,素质教育远不只是中小学教育的内容,高等学校内素质教育也在广泛实施,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的非应试性是人所共知的。因此,目前的素质教育已远远超过了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范畴。而且,从前面所分析的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来看,素质教育是全面的综合教育,它不仅存在于学校教育中,还应存在于整个社会教育中。素质教育还伴随个人发展的终身。

(三)理想与务实的结合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人的发展和个性教育是不可分离的。他们充分考虑到个体天然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以及每个人能按照自我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进行职业上的流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们认为,充分发展个人就是生产固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类自身,所以充分发展的个人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因此全面发展决不是用一个标准化的尺度去要求和培养个体,而是为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开创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在马克思时代,无产阶级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在阐发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主要将此作为批判旧世界的武器,作为鼓舞人们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并纠正了以往的思想家企图靠教育来改造不合理社会的空想。至于私有制消灭后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也不可能做出详尽的阐发,对于未来社会中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将处于什么地位也没有更多的论述,仅有原则性的预见。正因为如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建立之后,在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时,出现了偏离正常轨道的现象,使得教育的本体任务——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在忽“左”忽右中受到冲击。

素质教育首先要求尊重主体,崇尚个性,健全人格,促进个体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因此,与过去只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或经济功能相比,素质教育承认和尊重人的本体价值这一本质特征就决定了它具有更大的务实性。这一教育模式要求转变过去那种强调一般而忽视个别,强调集体而忽视个体,强调社会性而忽视自然性的弊端。同时,素质教育并不仅仅把个人的本体价值的体现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最后归宿,它的目标是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依赖于个体,但简单的个体相加并不等于一个整体;它需要以共同的理论作指导,并以共同的理想与目标来联结和统一。这既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长远目标,又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现实需要。如果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完全实现的话,那么,素质教育正是一种贯彻马克思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并将理想逐步转化为现实的新的教育形式。

标签:;  ;  ;  

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新实践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