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傣医外治法治疗急性风湿类疾病的特色论文_邱炳林

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 666100

【摘 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风湿类疾病治疗中,采用傣医外治治疗效果。方法 选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84例急性风湿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形成常规组(42例,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2例,常规西药治疗+傣医外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2%,较常规组83.33%高(P<0.05);研究组、常规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 在急性风湿类疾病常规西药治疗中,联合傣医外治法治疗,可缓解患者疼痛感受、提升临床疗效,建议推广。

【关键词】急性风湿类疾病;傣医外治法;治疗效果

急性风湿病为具有规律性且伴有复杂表现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包括发热、心脏炎、舞蹈病、关节炎等,在临床治疗病情极易反复,治疗具有一定难度[1]。傣医药学为中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初,傣医学被定为中国四大民族医学,在风湿类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特色及丰富治疗经验[2]。因此本次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84例急性风湿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单纯西药治疗、西药治疗联合傣医外治法治疗,并将两组治疗效果、疼痛感受进行比较,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84例急性风湿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我院诊断确诊为急性风湿类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形成常规组(42例)、研究组(42例)。常规组男性14例、女性28例,年龄34~74例,年龄(54.62±11.20)岁;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27例,年龄35~73例,年龄(54.70±11.35)岁;排除伴有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异常难以沟通者;组间资料相近(P>0.05);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且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常规组:开展病症针对性治疗,包括抗炎、止痛、抗风湿西药治疗,并开展常规护理,包括情志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

研究组:常规组治疗护理基础上联合傣医外治治疗:①封包药:取红花丹叶、白花丹叶、鸭嘴花、蔓荊叶、小驳骨丹叶、姜黄、青牛胆、除风草、宽筋藤鲜品切碎捣烂,加少许白酒烧热,进行患处外包治疗,每次外包治疗时间为6~8h,每天治疗1次,治疗7d为一个疗程;②外洗、熏蒸:取毛叶巴豆、野香橼花叶、腊肠树叶、蔓荊叶、艾纳香叶、百花臭牡丹叶,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h,后煎煮30min,后根据适应能力进行患处熏蒸、浸泡,每天浸泡1次,持续治疗7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疗效、患处疼痛感受进行比较。疗效参考吴绍萍[3]中诊断标准进行评价:显效:发热、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改善75%及以上;有效:发热、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改善50%~75%;无效:发热、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患处疼痛评价以VAS量表进行比较,VAS评价标准:指导患者在0~10cm直线上划线,从0端开始划线,向10cm端划线,距离10cm越近表示疼痛感受越强,停止位置即表示当下疼痛感受。

1.4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24.0计算,评分、年龄等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疗效、性别占比等计数资料用(%)表示,c2检验;P<0.05提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62%,较常规组83.33%高(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风湿类疾病主要发生原因较复杂,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心脏炎、皮肤损害、舞蹈病等,临床对其治疗以抗炎、止痛、抗风湿治疗以及关节保暖、提升免疫力等,但经西药治疗后,虽可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极易复发。因此本次考虑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其他方式进行治疗。傣医治疗为我国四大民族医学之一,在风湿类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基于此,本次确定联合傣医外治治疗[4-5]。

傣医认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属“拢阿麻巴”范畴,发病原因与风火偏盛相关,因此在治疗中,以除风止痛、清热解毒、调平四塔为主。在傣医外治治疗中,包括封包、熏蒸等。本次封包治疗中,红花丹叶味麻、微甜,大热,入风、火、水塔,可通气血、消肿止痛,白花丹叶味辣、微甜,小毒,入风、火塔,具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之效,并配伍其他药物,达到镇心安神、消肿止痛之效;在熏蒸治疗中蔓荊叶气臭、微苦,入风、水、土塔,具镇心安神、清火解毒、祛风散寒之效;艾纳香叶微苦、性凉,入风塔,具有通气止痛、解毒止痒;并与其他药物配伍,有助于调节局部四塔平衡,使局部病灶症状逐渐消失。在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常规组高,且疼痛感受明显降低,证实联合傣医外治治疗有效性。

综上,在急性风湿类疾病常规治疗中,联合傣医外治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缓解病灶处疼痛感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潘立文,段利生,李光富,等. 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194-198.

[2]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等. 傣医外治法治疗急性风湿类疾病的特色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76.

[3]吴绍萍,李飞燕,杨光静. 寒热痹辨证施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4):21-25.

[4]刘光丽,孙位军,王张. 傣医方剂的品种、用药和主治特点[J]. 中成药,2019,41(01):147-151.

[5]周红黎,陈清华,韩艳丽,等. 傣医经筋学说初探[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4):1-2.

论文作者:邱炳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分析傣医外治法治疗急性风湿类疾病的特色论文_邱炳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