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动气象站异常降水及气压数据分析处理论文_夏玉丹

新型自动气象站异常降水及气压数据分析处理论文_夏玉丹

(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沱沱河气象站,青海格尔木 816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沱沱河气象站使用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实际,对异常降水和气压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最后提出了雨量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日常维护,仅供气象观测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型自动气象站 降水量 气压数据 分析处理

引言

新型自动气象站在气象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分析和处理不同传感器检测到的气象要素数据,观测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台站气象服务质量。自沱沱河气象站使用新型自动气象站以来,降低了台站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测报工作效率,为气象防灾减灾、气候预测、预警、气象科研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因此获取准确的气象数据资料显得尤为重要。新型自动气象站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人为和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有降水、气压等气象要素数据异常的情况出现,严重阻碍了地面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新型自动气象站异常降水及气压数据处理。

1、新型自动气象站异常降水分析处理

若无降水天气现象,风、人工调式等原因或雨量传感器故障而出现的降水量数据,应删除该阶段内的所有小时和分钟降水量数据,选中“时降水量”对应的单元格和分钟降水量对应的表格,直接输入“—”即可,随后在值班日记中标注。

若在降水天气结束后,仍旧有降水量数据,对于可以准确判断是传感器翻斗滞后(降水量在0.1~0.3mm之间,且滞后时间在降水天气结束后的2h内),可以将该时次的“时降水量”和滞后降水量数据相减,随后将分钟降水量表格中对应的滞后降水量数据删除,完成质量控制后保存退出,选中降水结束时次的数据,将滞后降水量累加到降水停止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否则直接删除滞后降水量。若在台站夜间不守班期间(20时~08时)出现滞后降水,因对滞后降水量出现的时间不能准确判断,可以根据正常情况处理,但应标注在备注栏中;在发现滞后降水量数据时应及时处理,或者在下一个正点前处理都不算错情。

若台站出现固态或固液混合降水造成降水量数据比实际值偏小或滞后严重,可以将该阶段的小时和分钟降水量看作是缺测数据,应删除该阶段内的所有小时和分钟降水量数据,选中“时降水量”对应的单元格和分钟降水量对应的表格,直接输入“—”即可,该情况应在备注栏中详细说明。

若某时段内新型自动气象站的降水量数据缺测时,相应规定记录时段内的降水量数据应按照缺测处理。例如:06:36-07:24这段时间内有降水天气却没有降水量记录,应将06时-07时,07时-08时的降水数据根据缺测情况进行处理,影响到的对应分钟降水量数据应按照缺测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影响05时-08时的3h累积降水量,应在编报降水量的“05-08时降水量”直接输入人工雨量筒在这段时间内的累积降水量数据;由于一般站夜间不守班,只能观测到20时-08时的累积降水量,此时“05-08时降水量”可以用“人工雨量筒观测到的20时-08时累积降水量”减去“新型自动气象站20时-05时观测到的累积降水量”数值替代,若相减数值为负,应按照0.0mm处理。

若台站出现微量降水,应在“编报降水量”时段输入“00”或“0”,且小时和分钟降水量数据为空;若降雨量传感器停用期间出现微量降水,应在正点时编报降水量时段输入“00”即可,将小时和分钟降水量数据按照缺测处理,不需要单独进行修改。

2、新型自动气象站异常气压数据分析处理

2.1非观测发报时次气压数据缺测

若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到的气象观测数据缺测,应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如果在整点前10min内出现气压数据缺测,此时的缺测数据可以利用正点前10min内同整点数据相近的气压数据替代;若正点前10min内的分钟气压数据缺测,可以选用正点后10min接近正点记录的气压数据替代。例如,台站09:53的气压数据出现缺测,应使用正点向左开始的第一个数据替代,也就是可以选用09:52观测到的气压数据替代;如果正点后10min的气压观测数据缺测,应使用正点向右开始的第一个数据替代。若台站内的气压观测数据缺测,海平面气压数据也会缺测,此时可以通过测报业务软件中的“气压项”选项将海平面气压数据计算出来。地面测报软件中的海拔是相对于水银气压表来说的,一旦发现台站内的气压传感器与水银气压表的海拔高度不一致,此时应以气压传感器对应的海拔高度为准,输入前12h气温和正点气温数据,附温项中保持空白。为了确保海平面气压数据正确,应在订正后的气压数据中输入字母“P”;若台站中的海拔高度是针对气压传感器高度进行设置的,不需要对海拔高度进行单独订正;若正点前后10min的气压数据均出现缺测,可以使用内插法将台站中的气压数据计算出来,随后重复上述的操作方法,直到将海平面气压数据求取出来。

2.2编发气象报时次气压数据缺测

若在编发气象报时次发现气压数据缺测,缺测的气压数据可以选用正点前10min内同正点气压相近的数据替代;若正点前10min内分钟气压数据缺测,应对发报时次重新进行考虑,选用水银气压表上的气压数据进行人工补测,可以将修改后的气压表读数和附温数据直接输入到读数栏中,随后在气压数据后直接输入字母“H”,此时就能显示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数据,并将正确的气压编报计算出来。另外,还能借助于地面气象测报软件对编发气象报时次的气压缺测数据进行处理,其主要操作步骤为:添加附温项,如果只是输入气压数据,不输入附温项,此时的气压数据只是从仪器检定证数据中读取仪器差进行订正,本站气压和海平面气压都不准确,应在附温项中输入读数值和“-”(附温项缺测时输入,读取历年平均气温替代附温并将本站气压数据计算出来),附温项不能为空,最后应将正确的海平面气压数据计算出来。

3、传感器日常维护

3.1雨量传感器日常维护

定期检查雨量传感器各个部件是否有灰尘、树叶、虫子等杂物,承水器内是否有蜘蛛网、虫渍等,翻斗内是否有泥沙;利用软毛刷将雨量传感器表面的污渍清除干净,禁止用手直接碰触翻斗和漏斗内壁;每月检查一次翻斗和干簧管,确保器身平稳和器口呈水平状态。若翻斗不能灵活转动,应及时对轴承进行清洗或重新更换

3.2气压传感器日常维护

气压传感器在出厂前就在机箱内安装,为了避免气流影响气压传感器性能,打开机箱门时应小心谨慎。认真查看静压气孔的通畅性,避免被灰尘、杂物堵塞。更换气压传感器时需切断电源,定期测量气压传感器供电电压,防止因气压出现较大波动影响其的准确性。

4结论

新型自动气象站的投入使用,降低了测报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相较于传统测报工作,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度和完整性水平均得到了增强,为天气预报、气象服务、气象科研等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台站观测仪器设备运行并非一劳永逸,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和维护管理,管理人员应将雨量、气压等传感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好。将自动观测与人工审核进行结合,熟练掌握降水、气压等气象要素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旭显.自动气象站降水和气压数据异常记录的处理[J].科技传播,2014(2).

[2]宋莹华,吴忠振.新型自动气象站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7).

[3]王燕,宋佳.自动气象站异常数据的判断及处理方法分析[J].山东气象,2014,34(4).

论文作者:夏玉丹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新型自动气象站异常降水及气压数据分析处理论文_夏玉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