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及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_魏旭光,冯玉祥

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及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_魏旭光,冯玉祥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建筑工程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但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因为没有对施工危险源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管理而引起许多的施工人员的死伤事故。从事故致因理论的角度上来说,建筑施工项目开展期间所产生的各种危险源均有演变为物质损坏、环境破坏、财产损失以及人身安全损害的不安全因素,甚至部分危险源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联动的关系。因此,为了能够使建筑施工期间的各项技术、环节实施更加地安全与顺利,从安全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就要求善于应用各种系统化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的危险等级进行评估,采取对应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管理方法

1 危险源概述

危险源是在一个体系当中,某一物体具有潜在的能量可能对物质或者人员构成危险和某一位置在某种引发因素的刺激下产生事故的情况。从根本上看,危险源是潜在的危险部分,是事故的根源,是能量和危险物的集中,是能量突破和爆发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是否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是一个不确定因素,需要对存在的隐患进行跟踪和整治。目前施工中的危险源主要有三种:坍塌事故、高空坠落、物体撞击。坍塌事故是指施工支护或边坡不符合标准,隧道开挖过深或施工人员间距小于2米;高空坠落是指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实施攀登或悬空作业时没有做好防护工作;物体撞击是指从高处坠落的物体对地面上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员威胁和施工周边安全网未按规范实施。

2 危险源辨识方法

在建筑施工现场,一般采用直观经验分析法以及系统安全分析法两种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这两种方法中,最直接和最灵活的方法应该是直观经验分析法。直观经验分析法是依据已经获得的辨识经验和先前的例子来进行辨识处理的一种方式。系统安全分析是将这一规律纳入系统工程思想,运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的方法识别危险源。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故障树分析法和危险预分析法来识别危险源。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复杂、广泛、要求高的施工情况,以获得更全面的分析结果。

3 危险源的安全评价方法

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进行危险源的安全评价,需要仔细的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安全评价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危险因素可能存在的原因;二是根据已经辨识的危险事件评价出发生的概率;三是评价出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影响;四是评价危险事件可能会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后的联合效应。将安全评价与安全理论值相对比,能够对安全评价的相关风险水准进一步的明确,并确定是否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安全评价方法较多,如危险总结法、故障树分析法、概率风险法等。对危险源实行科学评定,再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危险源的安全评价工作进行中,需对所列出的相关危险因素与工程项目具体特点进行融合,之后对所得出的安全评价结论进行补充完善。所列出的危险因素清单应及时交付给上级部门人员,并经过其审批。在安全评价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原始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直接明确一些明显的风险因素。在使用安全评价方法对存在的危险源实行评价时,应尽量避免选择一些极其复杂的评价方法。施工作业中的特殊问题不应作为评价的整体,而应科学控制,确保风险等级评价始终处于适度状态。充分分析和考虑了施工作业的具体情况,尽可能选择一种科学、优质的安全评价方法。

4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管理方法

4.1 完善安全施工的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安全施工制度,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完成。各单位的领导或监督人员应承担这一责任,并监督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方面需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意识。使领导或管理者通过培训掌握安全施工的法律、政策,间接有效地控制施工危险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明确说明施工危险源的预防方法,使施工人员能有效掌握施工危险源的处理,有效避免危险源的发生。

4.2 加强临边及洞口的防护

第一,对于临边防护的安全管理应注意的是运用钢管及密目网进行防护,相应的防护栏主要由三道栏及栏杆柱组成。上杆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应保持在1.2m左右,而中杆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应为0.6m左右,下杆与地面间存在的高度应为0.2m左右。应注意的是,横杆长度至少应不低于2m。临边防护在不经相关人员批准的前提下不得进行随意性的拆除,并应在施工中对其着重关注检查,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第二,大型机械安装、拆除、使用塔吊、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前,必须制定方案,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报安全质量监督站备案;模板支撑体系: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必须确保支撑体系的强度和刚度、整体性,须编制专项的设计方案和计算书;第三,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应在电梯井洞口进行防护门的设定,并在门侧墙上进行钢管套的安置,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对防护门进行推拉操作。在电梯井筒每隔三层且不超过10m时应进行密目网的设置。对洞口防护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不得随意对其进行拆除处理,确保洞口防护的安全有效性。第四,在施工项目的中部结构工程完成验收后,应对楼梯栏杆进行施工,将其作为一个临边防护栏。在避免防护栏损坏的同时使得工程施工成本得以减少。

4.3 单独处理重大危险源,登记危险源内容

对可能产生严重连带效益的重大施工危险源,必须遵守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作业计划,经监理公司批准后施工。在对施工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的前提下,统一施工安全危险源管理标准,加强对施工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分析施工危险源的位置和施工条件,确定施工危险源的分布、性质、事故后果及可能发生的规模,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重大危险源登记内容可以包括施工单位、危险类别、工程名称、联系方式、施工安全注意事项、重大危险源造成的危险范围等。针对施工危险的特点,提出了施工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监控系统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管理措施。

4.4 加大资金流入

施工过程中必要的防护装置需要大量投入,例如防火设备、方防电设备。这不仅是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完成的基础,也是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加大可以保障施工安全资金投入,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有偷工减料抱侥幸心理。只有保证设备的完整和完善,才能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针对不良现象,明确奖惩,落实责任制,确保资本投资的实施。只有资金的切实流入才能保证设备的质量和维护,从而间接降低建筑施工危险的可能性。

4.5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体系作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处理体系的重要环节,需要施工单位完善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制度,定期的、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检验评估,对应急救援程序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工作。施工场外的应急救援程序需要政府部门根据施工单位的安全评价报告以及相关材料制定而出,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可以对安全施工应急措施充分了解。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存在于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中的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及科学管理意义重大。根据危险源评价方法的合理应用,能够准确评估施工现场各类危险源的危险等级,进而针对不同危险等级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达到确保施工作业安全、稳定进行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源评价方法以及管理方法,望能够通过危险源评价的方式,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与保障,使相关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能够更具针对性以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探微[J].栗抗振.现代装饰(理论).2017(01).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研究[D].黄晶金.西安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魏旭光,冯玉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及管理的方法研究论文_魏旭光,冯玉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