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土建工程越来越重视,建筑质量有所提高,但混凝土施工技术带来的事故仍在发生,基于此,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简要阐述。希望引起建设单位和技术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提高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平,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证施工的有效性。同时,也要提高施工指标,以满足施工要求,达到预期标准。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施工质量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第一;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行業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信息技术的管理中,合理安排资源的配置是必要的。在应用技术的选择上,有必要选择经济生产效率高的技术,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优化方案等。
第二;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达到了标准,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技术通关,满足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这也是确保建筑符合标准的关键因素。
第三;这有利于提高建筑业的竞争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的保证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促进生产力,必须优化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力量和质量监督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有效地提高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1.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的质量主要是由抗压强度来反应的,这是评判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根据施工的具体实例我们可以看出,混凝土的强度与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强度是正比关系,在最终所配置出来的混凝土中,高标准水泥所配置出来的强度要比地标准水泥所配置出来的强调高很多,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选择水泥是工程很重要的一部分。
2.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的是粗骨料,而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要远远小于粗骨料,所以在施工中一般不会考虑细骨料,粗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物质,因此在研制混凝土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好粗骨料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中用到粗骨料的大小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最终与水泥结合充分,一般会将粗骨料控制在三点二里面左右。
3.影响砂石质量的因素
在制作混凝土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保证好砂石的质量,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水灰比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所制作的混凝土的科学性和最终成果的质量,现场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所以不能一直使用实验时的配比,要根据情况来调整。同时混凝土凝结的强度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和天气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凝结的时间也会让强度受到影响,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是相对稳定的。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配合比
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和砂石所构成的,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配合比,选择合理的配合比西药根据工程的强度特点等方面来进行选择,得出配合比有一定的步骤,首先要确定好水灰比,其次确定好集料用量,然后确定好水的用量,然后根据情况确定水泥的用量,然后需要试拌,这是对配合比的验证,最后验证合格之后得出最终的配合比。
2.混凝土搅拌技术
为了避免不合格的坍落度,采用专用设备对土壤含水率等进行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混合料的坍落度进行了监测。值得一提的是,在搅拌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控制搅拌强度、搅拌时间等。施工者在使用添加剂时,需要进行先进的测量工作,以充分保持混凝土性能,确保所有材料的充分整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浇筑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应保证混凝土浇筑的一致性和防水处理,混凝土施工应从防渗墙施工到基础施工。在混凝土建筑中,分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于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混凝土隔离的早期预警。严格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并记录数据。注意是否有任何位移现象,如注意支架、预埋件、预留孔等。
4.振捣技术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使用振捣器进行规范操作。第一主要解决上层混凝土捣实,混凝土振动技术的使用主要是提高混凝土浇注的密度,根据混凝土泵的性质时,是一种天然边坡特点,在每一个浇筑带设置3~4个振岛器,每个振岛器控制1.5到2米范围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第二道由于底层钢筋间距比较密,布置在混凝土坡的中间处密实;第三道是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度,并将其放置在混凝土坡脚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密切关注是否存在泛浆、气泡等情况。每一个振捣点的振捣工作可间断重复振捣,时间不超过30秒。
5.养护技术
为了加强混凝土建筑的维护,有必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应的温差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温差。这是为了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防止空蚀、冻胀等。具体的维修方法因土建工程的不同而不同,结果也不同。混凝土的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日。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湿度和温度的控制是养护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养护应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暴露于外界空气的时间,并及时覆盖混凝土暴露表面,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当暴露面保护层的混凝土初始凝固时,混凝土表面应尽量平整,待混凝土完成后再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
四、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1.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大多是传统的或者是引进国外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和研究程度不高,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我国建筑行业应该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程度。首先国内的一些建筑管理部门和单位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组件一支专业团队负责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使现今的混凝土技术更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其次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应该对以往的技术经验进行积累和总结,对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并且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程度,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
2.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交流作用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该满足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所以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人员应该加强与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以及质量监督单位之间的交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设计、使用和监督进行讨论。其次混凝土技术人员应该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明确,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现场施工方案,例如混凝土原材材料的制备、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最后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跟踪监督,一旦发现有问题就应该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因技术操作不当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结束语
关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本文主要论述了施工技术的要点以及常见问题的分析,在工程中具体的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同时也可能会醋在一定了差距,但是如今科技的不断进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相信只要通过众多专业人士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更加科学合理,工程行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靖,葛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211
[2]赵甲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16(03):172-173.
[3]邢赤民.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1):115.
论文作者:陈本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骨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强度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