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科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在建设项目中,通过应用合理、科学的BIM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程中的各项施工成本,进一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分析了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质量
引言
现阶段,建筑行业处于平稳增长状态,控制成本成为各建筑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BIM技术的应用,成为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的有力工具,备受建筑行业追捧。目前,建筑行业广泛应用BIM总发包管理模式,通过搭建项目模型,借助BIM技术开展施工图与模型审核的辅助设计,实现对项目设计与质量、成本的管理。
1 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意义
施工成本涉及到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在建设项目中,通过运行合理的BIM技术,能够保证工程中的各项施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在建设工程准备阶段,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各项数据得到合理利用,造价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详细了解建设项目的施工情况,掌握各个施工细节。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建设项目,造价人员可以将工程中的各项数据准确输入到系统中,并采用先进的BIM技术,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保证建设项目施工成本得到合理控制。除此之外,将BIM技术应用到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当中,能够为造价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数据,帮助造价人员树立正确的施工成本控制理念,促进我国建筑业能够更好的发展。由于建设项目中的施工成本数据较多,造价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施工特点与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合理的BIM技术,减少施工材料的损耗。
2 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1施工准备阶段
在建设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造价人员可以结合工程结构特点,构建合理的BIM算量模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数据,将数据准确输入到系统中,并结合BIM算量模型的运行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另外,在招投标阶段,造价人员可以结合工程招标方提供的图纸,构建相应的施工模型,并利用CAD绘制出相应的图形,进一步提高施工成本数据的准确性。为了保证BIM技术在建设项目中得到更好的应用,造价人员可以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在编制施工方案的过程中,造价人员可以根据BIM技术可视化特点,提前进行相应的模拟施工,对于施工结构比较复杂的部位,可以进行模型展示,并利用BIM检查功能,合理优化工程施工方案。通过在施工准备阶段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数据的利用率,节省造价人员的工作时间。
2.2施工阶段
(1)指导编制施工成本计划。利用BIM三维模型和项目施工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对比比,构建合理的信息模拟方案,将任意的时间段成本和实际预算进行对比算进行对比,通过直观的数据图来反映出相应的纠错方案。通过BIM技术的利用将计划成本与项目施工的具体方案形成对比对比,如果发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应该按照项目成本的调节及时进行动态管理时进行动态管理。
(2)动态成本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利用BIM三维模型来构建以不同维度为基础的基础模型度为基础的基础模型,这个模型能够构建具体的项目工程内容容,及时发现资金利用的调度使用,通过相关反馈来确认有关时间段的项目工程进展时间段的项目工程进展。同时对于项目工程的规划,施工成本的增加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本的增加是很有可能发生的,那么在进行工程变更时要有效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因为该项技术和模型的信息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联系,在进行部分结构的调整时能够更加有效的反映出与其相关联的信息映出与其相关联的信息。根据 与BIM技术共同协作的方案技术共同协作的方案,按照详细的资源信息来进行相关部件的调整按照详细的资源信息来进行相关部件的调整,可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传输资源的共享传输。
(3)限额领料。限额领料指的就是对现场材料使用量进行控制以降低项目成本,其中的关键环节当属定额确定环节。在施工现场,往往会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而出现材料浪费的问题,那么在这个时候,限额领料的作用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而BIM技术在限额领料过程之中的使用会显著降低材料浪费的可能性。使用BIM技术之后,只需要按照以往的数据库同类项目详细数据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面计算出施工材料消耗量,有关人员还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来审核数据并发送限额领料单,因此这已经变成了实现限额领料的必不可少环节。
(4)变更管理。施工环节大多数情况之下都可能会发生工程变更情况。而工程变更则会导致项目工程量或者项目进度发生较大的变动,而这一转变就很有可能造成实际施工成本不符合计划成本并引发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并控制项目成本的变更。那么在此时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就需要利用 BIM-5D 技术来完成变更管理,因为BIM模型信息之中的相关度比较大,所以工作人员仅仅需要在BIM模型中调整变更构件既可,随后模型以及模型关联部位便会自动更新,并且因为BIM模型具备共享协同能力,所以花费在传输交换信息的时间将会大大减少,从而变更工程量的计算更加精准、变更费用更加准确,在减少成本的同时保障了管理变更的有序性。
(5)结算工程进度款。一般来说,进度款结算大多指的是施工单位按照已经审批的工程形象进度所计算出的完成工程量。有关人员会结合综合单价来算出工程款并递交给建设单位相关的支付申请。因为BIM模型可以分析工程数据,因此使用BIM模型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拆分工程量,这就让结算工程进度款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并且BIM模型还能够按照施工现场进度来在第一时间更新数据库,那么造价人员就可以依据BIM技术来对某一阶段工程量进行实时汇总并对有关工程计量申报表进行制定。基于这一步骤,工程量实时汇总以及工程计量申报的工作量将会锐减。对于建设单位而言,BIM 共享平台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他们在判断数据是否具有准确性的基础之上减少成本、提高进度款结算效率。
2.3竣工阶段
在建设项目竣工阶段,工程中的造价人员要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合理的施工成本结算,当工程量较多时,要及时做好相应的核对工作。通过建立合理的BIM模型,能够保证工程中的各项施工数据得到合理利用。由于BIM模型中的工程信息较多,造价人员可以结合竣工阶段的各项数据,针对错误的工程数据,进行二次核对,保证BIM模型的完整性。由于建设项目竣工阶段涉及到的施工数据比较多,造价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针对BIM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法。另外,在建设项目竣工阶段,造价人员要结合施工方案与设计方案,详细了解施工中的各个细节,不断提高工程中各项结算数据的准确性。将BIM技术应用到建设项目竣工阶段,能够减轻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质量。通过建立合理的BIM模型,能够为造价人员提供准确的竣工结算数据,从而不断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
结语
在建设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通过应用合理的BIM技术,能够保证各个阶段的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施工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工程中的造价人员来说,在其工作的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施工环境较差、施工工艺不合理等,这就需要造价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冠,王子豪.试析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
[2]于景飞,谢宇晨.BIM技术在工程管理与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7,48(02).
论文作者:彭相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人员论文; 数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