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PPP模式在我国文化产业园开发中的应用——以孝感乡文化产业园开发为例论文_李圆圆,陈理志,臧芹

论PPP模式在我国文化产业园开发中的应用——以孝感乡文化产业园开发为例论文_李圆圆,陈理志,臧芹

李圆圆 陈理志 臧芹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新目标。对于许多地方来说,区域性文化产业园打造,有助于顺应政策趋势寻求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资金问题和运行模式往往成为文化产业园开发建设的一大障碍。文章通过对PPP模式的概念和运营思路的介绍,对我国文化产业园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孝感乡文化产业园运用PPP模式进行开发建设的实例呈现,分析了运用PPP模式在我国文化产业园开发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PPP模式;文化产业园;孝感乡文化产业园

引言

从2004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文化产业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加之文化旅游产业对GDP增长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显著作用,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由于文化产业园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大部分是在政府直接投资下参与建设。但是,由于政府财政有限和政府投资项目运作非市场化等弊端,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园的投资建设和后期运作,在此背景下,需要转变思路,创新融资和运行模式,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在政府主导下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从而改变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尴尬局面。

1 PPP模式概况简介

1.1 PPP模式的内涵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私营合作制”,由于PPP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加之各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背景不同,学界对PPP的定义有不同的理解,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即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运营—移交)、TOT(Trasfer一Operate一Transfer,转让一运营一转让)等多种模式,狭义的PPP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项目的资金价值原则。在国外研究文献中提到PPP时,绝大多数是指广义的PPP;而国内文献多数理解为狭义的PPP。但是,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由于PPP是一个大的概念范畴,因此我们要突破对PPP只是单纯的“融资模式”的理解。

1.2 PPP模式的运作思路

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的项目公司签订特殊合同,政府特许公司筹资、建设与经营的权限,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的公司签订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通过这个协议,使得特殊目的的公司能比较顺利的获得贷款,同时在项目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进行全过程的运营,政府只负责定期监督。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对于政府而言,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基础设施建设得以较快推进;而对于企业而言,投资风险减小,可自主进行市场化运作来实现有效运营,较快获得投资收益。总而言之,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最终实现“双赢”。

2 文化产业园概述

2.1 文化产业园的界定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它不仅生命力旺盛,而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被称为“第四利润源泉”和新世纪经济的“加速器”。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无疑,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文化产业因其对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巨大贡献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学者们对文化产业园的界定也提出了许多的见解。樊盛春和王伟年学者( 2008) 引用德瑞克·韦恩的说法,即认为“文化园区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区位将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娱乐设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整合文化生产、消费、工作、居住、休闲等多种功能”。张凌云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园区是在经济领域中与其他产业种类的园区具有一定的演进和第承关系,是文化产业经济时代的历史必然产物,是城市文明进程中出现的地域性抑或概念性空间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将生产、生活、生态三者 在工业化时代两两对立的人类重要社会活动,转化为后工业时代高度融入的三者合一。” Henlary Anne Frost - Kumpf认为“文化园区指的是一个在都市中具备完善组织、明确标示、供综合使用的地区,它提供夜间活动且延长地区的使用时间,让地区更具有吸引力;提供艺术活动与艺术组织所需的条件,给居民与游客相关的艺术活动; 提供当地艺术家更多就业或居住的机会,让艺术与社区发展更紧密结合”。

2.2 文化产业园的基本情况

2.2.1 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经历了“后工业化”的过程,提出了改善就业的要求,开始发展文化产业,由于其对经济的巨大贡献作用,迅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据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估算,2013年世界文化产业市场营业额达到2.337万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份额最高,达到35.2%;欧洲、中东和非洲共占30.9%;亚太占27.4%,中南美洲占6.5%。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26%,约3/4的经济体在4.0%~6.5%之间。其中,美国最高,达到了11.3%,韩国、巴西、澳大利亚、中国、新加坡和俄罗斯均在6%以上,加拿大、英国、中国香港、南非和中国台湾分别达到5.4%、5.2%、4.9%、4.1%和2.9%。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4年初的预测,全球文化产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在2015年升至7%左右,每年平均提高0.7~0.8个百分点。

2.2.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且作为文化产业载体的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也大量涌现。目前我国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近来年,国内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更是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强市战略来实施。根据文化部的统计,自2004年开始截至2011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一批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四批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4批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按照国家文化部部长蔡武的预测,按照目前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目标。

我国文化产业园虽然发展迅速,但其存在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发展主要局限于动漫、影视、出版、创意等方面,使得其所生产的产品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脱节,造成产品单一,消费能力不足;二是许多产业园的发展眼光较狭隘,仅仅局限于从本城市的视角来进行开发,较少考虑跨区域联动发展和产业链的打造,甚至与城市发展也没有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产业孤岛”;三是文化产业园发展中的同质化较严重,由于许多城市不深挖本地特色,没有高度统筹的来进行产业园的打造,只是单纯的“跟风”和“仿效”,最终失去了特色,从而也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案例研究:孝感乡文化产业园及其对PPP模式的应用

3.1 孝感乡文化产业园概况

孝感乡文化产业园位于湖北省麻城市,是麻城市基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理念,旨在通过深度发掘本土移民文化、孝善文化、科举文化资源,加大产业链的对接与延伸,实践产城一体与产城结合思路,打造出的一个集旅游、文化、创意、休闲、生态、教育、科研、消费等多态结合,宜业、宜游协同,面向市场、注重消费体验的具有多元功能的综合性园区。全园总占地面积1246亩,规划采用国内资深设计公司的设计方案,结合原有地形地貌,基本形成了“一楼、一街、三轴、五区、十景”的布局结构。总投资1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成以“移民文化”为主、“科举文化”为辅的麻城孝感乡文化公园,二期建成以“孝善文化”为主的麻城文化小镇。从2012年动工建设以来,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园区主要建筑及景观已基本成型,将于2016年5月正式开园并转入市场运营阶段。

3.2 孝感乡文化产业园的PPP模式运作思路

为快速推进项目整体建设,孝感乡文化产业园采取了PPP模式,以“政府引导、公司主体、市场运作、分步推进”的创新方式来进行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即政府只负责顶层设计,明确预期目标,定期进行督察,组建公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由公司作为项目主体;政府特许公司经营的权限,作为项目全过程运营商,负责前期规划、融资、建设以及后期的推介与运营;公司完全采用市场手段进行运作,根据项目投资和产业布局的要求分期分步推进项目建设。具体来说,孝感乡文化产业园将部分基础设施转入由投资公司来建设,减少了工程量,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其次,通过引进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来介入文化产业的运营,树立市场观念和产业意识,积极寻求与关联产业的紧密对接,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通过企业灵活的管理和用人用工等机制,对园区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依靠大企业强大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控制经营风险,化解市场风险。通过运用PPP模式,孝感乡文化产业园吸引了一期工程建设7亿元的社会投资,并成功撬动二期投资5亿元。自这一模式成功后,全国已有25个省市、260多个县市来产业园考察学习这种模式。

4 文化产业园开发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文化产业园的前期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益收效较慢,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性科普教育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因此,对其开发时应注意兼顾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PPP模式的应用,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正是契合了这一要求。具体表现如下:

(1)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大部分是在政府的直接投资下进行建设的,虽然政府的直接参与有其优越性,但更多的是带来政府财政负担重、项目投资见效慢、产出率低等弊端,因此,在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中,应改变政府公益项目由政府行政主抓的常规做法,转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监管、规划与保障职能,促进政府行政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通过PPP模式的运用,加强政府引导,严格把关园区相关企业进驻、项目规划、项目招商、项目建设、业态发展、管理组织等事项,确保园区发展遵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与要求;政府可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充分考虑地区文化产业园发展与相邻景区、区域的联动,通过顶层设计,政策配套,实现跨区域联动发展,打破“产业孤岛”的僵局,从而推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2)市场化运作,提高运作效率与收益水平

从文化产业园发展的空间上来看,由于公司的特殊性质,可以通过PPP模式,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一体化运作,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私人资本的逐利性,使得私营企业更愿意采用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方法来降低成本,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其次,由于公司运作时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在产品生产时必然会以目标客群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为导向,打造多元化、全方位、功能互补的黄金业态组合,完美契合市场要求;再次,由于文化产业园之间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因此,对于经营企业来说,如何避免产品同质化、形成文化特色、寻求差异化定位,也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3)政企合作,推进产业集群,整合关联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PPP模式的关键在于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文化产业园的开发通过PPP模式,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合理配置的有效结合。首先,通过政企合作,明确产业定位,提出发展战略、发展方向、管理模式、动力机制等,并以此为基础合理筛选园区入驻企业,推进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相关产业的集群;其次,通过政府的监督机制和企业的市场运作,整合园区内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而合理的产业链;再次,由于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使得政府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规避伴生风险,而企业则按其相对优势承担更多的经营管理职责,每种风险都能由最善于应对该风险的合作方来承担,从而降低风险,使得投资建设成本最小化,预期收益在不影响社会公众需要的基础上实现最大化。

5 文化产业园开发应用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中,运用PPP模式的投资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内容、投资环境和建设主体等实际情况,结合PPP模式的运作思路,本文认为最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园的融资方式是资本补贴模式。

资本补贴模式是指把一个项目分为两部分,即公益性和盈利性,然后针对不同的部分选取不同的投资方。公益性部分由政府出资组建的投资公司来承担;对于盈利性部分,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的全过程都由企业投资组建的PPP项目公司来完成。在此期间,政府与PPP项目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在项目建设初期,政府会将其资产以无偿或较低的价格租给项目公司,以确保PPP项目公司能够减轻投资负担,尽快实现收益;在项目成熟期,政府会以资金或建筑实物的形式回收部分收益,同时还会通过调整租金的价格来参与收益分配,以避免PPP项目公司产生超额利润,保证项目的公益性;在项目到期后,PPP项目公司将会选择无偿地将全部资产移交给政府,或是选择续签经营合同。

在孝感乡文化产业园开发建设的实例中,亦是选择了资本补贴模式,由政府组建的公园建设开发公司将项目融资开发权出让给PPP项目公司,并约定项目公司在特许合同期内以工程代建和货币支付的方式来清偿开发权价款。这样做的优势是:由于项目融资开发权出让是一种虚拟的抵押,是政府的信用抵押,能够有效解决政府土地运作资金不足的问题,减轻政府投资建设大型项目的财政负担,同时,由于以货币支付和工程代建相结合的方式做为清偿方式,也减轻了投资方的筹资负担;项目融资开发权出让所需时间短,手续简单,灵活方便,能够尽早投入项目建设;通过项目融资开发权出让的有效推进,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园项目建设的筹资渠道,实现了项目筹融资从政策性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从被动申请向主动决策的转变,从单一项目运作向多个项目推广的转变。

6 结语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将PPP模式运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运作和发展已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普遍方法,而在我国,由于对PPP模式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其局限性,因而并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特别是对于PPP模式的实际应用,大多数局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于其在旅游项目开发领域,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园项目开发中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通过本文分析,不难看出PPP模式是一种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组织性的运作模式,通过这一模式,能够有效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监督的职能和企业市场化运作、高效能管理等优势。而将这一模式运用于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开发,更是能有效解决其产品单一,区域联动发展无力和产业链缺失,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并能保证其建设资金的社会参与,减轻政府负担,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但是,由于PPP模式在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文化产业园的开发中尚缺少实践和理论支撑,在今后的发展中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再加上本人学识有限,文章中的谬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关于PPP组织模式的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6:7-15.

[2]邓学芬,迟宁.论PPP模式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J].

[3]张凌云.文化产业园区有关理论问题重述[J].东岳论丛.2011(8):109-113.

[4]曹霞.风景旅游项目开发对PPP模式的应用[N].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37):102-103.

[5]王旌璇,喻学才.我国文化产业园研究综述[J].关注.2012(5):10-13.

[6]陈志军,刘嘉毅等.旅游产业园构建的理论依据与案例实证研究——以崀山文化旅游产业园为例[N].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61-67.

[7]宋明旭.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研究——以D文化产业园规划为例[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3:7-17.

论文作者:李圆圆,陈理志,臧芹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论PPP模式在我国文化产业园开发中的应用——以孝感乡文化产业园开发为例论文_李圆圆,陈理志,臧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