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八字精养法探讨论文_黎飞龙

罗非鱼八字精养法探讨论文_黎飞龙

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525100

摘要:罗非鱼是我国华南地区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本文以八字精养法为基础,从“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方面论述罗非鱼养殖技术,以期为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罗非鱼;八字精养法;健康发展

罗非鱼,属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大陆及中东地区太平洋沿岸淡咸水海区,共有600个种,目前人工养殖的约l5种。罗非鱼是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之一,是我国华南地区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是我国水产品加工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罗非鱼养殖成为了出口创汇和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罗非鱼养殖病害事件时有发生,加上少部分养殖场滥用药品,导致出现出口药残事件,影响了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将从“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方面探讨罗非鱼养殖技术,以期为罗非鱼健康养殖发展提供参考。

1 水

罗非鱼养殖水质总的要求是“肥、活、嫩、爽”。水的肥度适宜,水中饵料生物较多,有机物和营养盐丰富,水色经常有变化,不浑浊、不发黑,透明度25~40厘米。实践证明,罗非鱼商品鱼养殖池塘面积以6~9亩,池塘水深1.5~3米为宜;适宜生长温度区间范围是16~36℃.在22~34℃范围内,随着水温上升,罗非鱼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罗非鱼池塘水质PH值在6.5~8.为宜,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罗非鱼生长。

2 种

目前罗非鱼的主要养殖品种有奥尼、吉富、吉诺玛等。选优质高雄性率的罗非鱼苗是大面积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障罗非鱼苗质量,养殖户最好选择已取得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在信誉好的罗非鱼苗场购买苗种。最好就近购买,以避免长途运输对苗种的损伤。放养的鱼种要求品种纯正、体格健壮、体表干净完整、无病无伤、规格整齐(其重量个体差异在10%以内)、活动力强、无药物残留、不携带病源的鱼种,鱼苗的雄性率96%以上。将体弱、活力差和体色杂有黑色等不合格的鱼种清除,以免影响成鱼质量。

3 饵

罗非鱼鱼饲料蛋白质要求在30%以上,质量符合《罗非鱼配合饲料》(SC/T1025——2004)和《渔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标准的规定。鱼体重10克以下时,投喂粒径2.0毫米的饲料;鱼体重10~100克时,投喂粒径2.5毫米的饲料;鱼体重100~400克时,投喂4.0毫米的饲料;500克以上时,投喂粒径5.0毫米的饲料。

投喂饲料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定时:每天定时投喂,一般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1次,正常情况下,一般为8:00~10:00、16:00——18:00。定点:定点在池边设置饲料台进行投喂。定质:投喂适口性好、营养成分符合要求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注意不同阶段饵料的适口性,坚决杜绝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以免发生病害。定量:根据鱼体大小、水温等情况制订日投饵量,一般为鱼体重的2%~3%,也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晴天、水质好和吃食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喂;反之,应少投喂。一般情况下,每次投喂时间不少于30分钟,鱼接近吃饱即可。

4 密

主要指罗非鱼放养密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密度和个体增重这两个因素,都会影响产量,但它们是一对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的因子。放养密度过大,个体增重较慢,而且容易出现缺氧、链球菌等问题,造成养殖损失;放养密度过小,虽然个体增重较大,不容易出现疫病,但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合理的放养密度应当是保证达到食用鱼规格和鱼种预期规格的情况下,能获得最高鱼产量的放养密度。罗非鱼一般放养密度为2000~2200尾/亩。

5 混

罗非鱼与混养鲢鱼、青鱼、鳙鱼、乌鳢等混养,以罗非鱼养殖为主,其他鱼类搭配,充分利用不同鱼类的生物习性,达到生态养殖的目的。一般每亩池塘混养60~80尾鲢鱼、30~40尾鳙鱼,鲢鱼和鳙鱼主要吃食浮游植物和动物,可以改善水质,防止发生水华。养殖池塘可根据具体情况混养少量青鱼或乌鳢,当池塘的福寿螺较多时,可混养青鱼来防治福寿螺的繁殖;发现池塘存在小罗非鱼苗时,可适当混养少量乌鳢来清理小罗非鱼苗,减少小罗非鱼鱼苗抢食的情况,提高饲料利用率。

罗非鱼鱼南美白对虾混养,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搭配罗非鱼养殖。为避免鱼苗对虾苗可能产生的危害,罗非鱼鱼苗应在虾苗入池10~15天后投放,每亩投放罗非鱼鱼苗30~50尾。在不影响对虾养殖效益的前提下,每亩可获得25KG左右的罗非鱼,同时,虾池中混养罗非鱼,罗非鱼可以吃掉偷死的虾,对对虾病害防治有一定的作用,降低对虾发病率。

6 轮

主要是轮补轮放,是指1次放足2~3种不同规格的鱼种,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将达到上市规格的罗非鱼捕出,再补放小规格鱼种。如春季放养规格为50~100克,每亩放养1500尾,同时搭配4~5cm的鱼种1500尾,等到7月第一批上市后,又放养4~5cm鱼种1500尾,年底前第二批收获后再放养一批。这样的养殖模式,不仅使池塘在饲养期间保持较合理的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而影响生长,还可以在罗非鱼淡季分期分批向市场供应商品鱼,可有效地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轮补轮放这个模式通常与分级饲养结合起来,分级饲养的作用在于保证成鱼塘有足够的大规格鱼种供应,增加成鱼塘养殖次数,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7 防

主要是鱼病防治。病害防治是罗非鱼整个养殖环节的关键工作,决定着养殖的成败。罗非鱼主要的病害有链球菌病、溃烂病、水霉病、寄生虫病等。防治时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以治”的原则。从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提高饲料质量、增强鱼体自身抵抗力、切断病源传播途径和科学使用疫苗等方面进行罗非鱼疾病的综合防治。鱼种放养前,一般采用二氧化氯或漂白粉进行消毒;调节水体,达到“肥、活、嫩、爽”状态,达到预防病害的效果;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益生菌以及抗菌、护肝的药物,与饲料混匀投喂,增强鱼体抵抗力下降,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隔离发病池,对病鱼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请专业人员检测,对症下药,严禁使用抗生素类及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8 管

主要是加强日常管理。每天清晨或傍晚都要到池塘边上观察罗非鱼活动以及池塘水质变化情况,以确定施肥、投饵数量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搞好池塘环境卫生,及时清除残草、剩饵、死鱼和其他杂物,以免污染水质。一般每隔10~20天每亩(水深1米)施放生石灰5~10kg,冲水全池泼洒,泼洒时间为晴天下午3时之后为宜,基本可达到预防鱼病的目的。如出现浮头现象,要及时加大增氧力度,除开增氧机外,必要时还要泼洒增氧剂,及时提高水体溶解氧,防止出现死鱼。发现病鱼或死鱼时,及时打捞起来进行观察,必要时取水样、底质、鱼的样本送检,确定原因后,针对病情用药,防止疫情进一步恶化。此外,还要每天关注天气变化,针对晴天、雨天、气温低、气温高等不同气候因素做出相应的管理,还要加强台风或者寒潮等极端气候加强养殖管理。

论文作者:黎飞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罗非鱼八字精养法探讨论文_黎飞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