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验质量论文_代艳丽

落实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验质量论文_代艳丽

代艳丽(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3)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129-01

质量是检验科之本,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已成为关注的热点。从取得标本到标本送达实验室,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一个容易忽视但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最为脆弱的环节。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占整个检测全部时间的57.3%,质量缺陷的70%左右。

1.分析前质量管理内涵

ISO/IEC15189文件中对分析前质量管理明确定义为“按照时间的顺序,从临床医师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时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所以这个环节主要是由临床医师、护师、护工在实验室以外完成的。要做好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必须做到医生、患者、护士、护工及检验人员互相配合密切协调, 才能采集和收集到合格的检验标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医生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前题

医师的合理选项是检验结果发挥其临床价值的前提。由于各种疾病有其不同的病因,同一种疾病不同病程有其不同的病理表现,临床医师必须对实验方法学原理,临床意义及干扰实验的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有较深入的了解。还应掌握实验室给临床提供每个实验的参考值、临界值、危急值及如何准确判断分析。临床医师要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后,合理、认真、完整地填写检验申请单,特别是患者有无可能存在干扰检测结果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科学决定标本留取、送检时间等。检验科应及时向临床商讨和宣传新开展的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3.患者准备

3.1患者状态

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由于劳累或受冷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的增高。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如激烈运动后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因此,应在患者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

3.2饮食

饮食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血糖的水平可大幅度升高,且血清浑浊会对分光光度法检测产生干扰。肝功能检查前3d应清淡饮食,少抽烟和喝酒。但过长的禁食时间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如48h禁食后肝脏的胆红素清除能力比一般情况下高24%,使血清间接胆红素浓度降低,应统一禁食时间为12~16h,采集前4h应不喝茶、咖啡、酒、饮料等。

3.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一是物理性影响,如土霉素、四环素、核黄素等会使血清呈黄色,影响比色而导致结果偏差;二是化学性干扰,即药物参与化学反应,如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若服用大量维生素C,则可使氧化还原法测定的血糖、胆固醇等指标显著降低;三是药理学影响,如甲状腺类制剂可促进糖吸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从而使血糖升高,另外还可使胆固醇降解为胆酸,并由粪便排出,造成胆固醇的降低;四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服用异利福平、烟肼、奎宁、氯丙嗪、巴比妥类药物以及青霉素头孢类、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均可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 活性升高,氯丙嗪、苯巴比还可使谷氨酰转肽酶增高。在采样检查之前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目前药物对生化检验干扰还有许多处在未知状态,需要不断地探索与了解。

3.4采样时间

激素水平分析时患者的生物钟规律,如女性生殖激素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窗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查心肌肌钙蛋白在发病后4h~6h采样最好;且每间隔2~4小时重复采样动态观察;疟原虫检查在发热时最好;病毒性感染抗体的检测,在急性期及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清对诊断意义较好。大多数生化检验于早晨空腹采取静脉血,这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能较真实地反映血液中被测物质含量。但有些检测有特殊的的采血时间要求,如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若不遵守采血时间的规定,将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失去检测意义。感染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标本阳性率可有明显的差别,如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在发病的第1周血液培养阳性率最高可达90%,第4周时血培养常呈阴性,第3~4周大便培养阳性率最高可达80%,尿培养3~4周阳性率最高。所以,掌握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规律才能为检验提供有价值的培养标本。

3.5生理因素

年龄、性别、运动、情绪等均会影响某些生化检验项目的测定结果,如儿童期ALP的活性可达成人的3倍以上;新生儿的血浆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增加;男性的肌酐、CK水平大于女性;女性在月经期,血磷、铁的浓度减低,而醛固酮的浓度变化可高出2倍;剧烈运动后肌肉中含量丰富的酶明显升高;情绪激动或紧张时,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等器官功能调节激素(如TSH、肾上腺素等)会产生较大的波动。

4.标本要求

检验标本需要采取最合要求的标本,需注意以下几点:1、抗凝剂的正确使用,抗凝剂的用量与血标本的比例必须正确;2、防止标本溶血与污染,溶血与污染的标本会干扰比色测定的结果;3、防止过失性采样,如边输液边抽血检测电解质等测定。

综上所述,一份合格的检验结果,需要患者与医务工作者相互沟通,并遵循标准所进行的工作进行对比检查,以协调和控制整个检验过程,保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维护医学权威,减少社会矛盾及医疗纠纷事故。

论文作者:代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落实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验质量论文_代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