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库事务处理的研究与实践

异构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库事务处理的研究与实践

张怀领[1]2000年在《异构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库事务处理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讨论有关分布式数据库理论的基础上,以大连劳动保险公司在实现跨地区异构分布式数据库共享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给出了一个能够进行分布式查询、分布式更新、分布式事务处理和分布式恢复的异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并实现了其中的一部分。同时,本文还重点讨论了模型中的分布式事务处理和分布式恢复的实现机制。为了提高分布式事务的成功率和执行效率,在实现过程中采用了假脱机技术和改讲2PC协议。

刘灿由[2]2010年在《基于WCF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安全机制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21世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地理信息产业带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地理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成为解决数据异构、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地理信息服务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传统分布式技术在开发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和性能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已严重制约了网络服务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在网络存储、分发、传输、表现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等阶段所面临的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安全风险,应用WCF技术,深入地研究了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安全机制的构建与实现,主要工作如下:1、对当前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安全现状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指出Web Service等传统分布式技术在开发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尤其在实现空间矢量数据服务时存在安全瓶颈;2、指出微软下一代分布式通信技术WCF是构建安全可靠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系统的有效方案,并对服务安全理论及WCF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3、针对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在网络存储、数据传输、用户认证、权限管理、以及服务审计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基于WCF提出了四个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4、提出了具有三层结构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安全框架,结合面向对象与面向服务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基于安全的空间信息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系统;5、以多源多比例尺的矢量数据、多类型多级别的栅格数据和各种专题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一个安全可靠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原型,并进行了相关安全测试和性能测试。

周克昌[3]2003年在《分布式地震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较系统地研究总结了地震数据及地震数据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源的建设、地震数据分类及特点、地震数据的存在形式、地震信息网络的建设、国内外地震数据管理的发展及现状、地震数据及管理的规范化等,对使用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地震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地震系统以往建设的数据库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建设分布式地震数据库系统的必要性和技术先进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详细探讨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互联的技术,归纳出用于构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系统互联的五种方法:两阶段提交技术、数据复制技术、数据库网关技术、远程服务器技术和应用层互联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求和具体情况,既可以采用某一种方法,也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 通过在职学习期间的工作,采用Sybase数据库产品成功地实现了一个分布式地震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在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山东省地震局和河北省地震局之间近实时地复制地震数据,在广域网上通过数据复制实现了分布式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并且通过使用Sybase的中间件产品,实现了Sybase数据库与“九五”数字化前兆观测台网的MS SQL Server前兆数据库的异构透明链接,使用户像访问本地数据库一样透明地访问存放在不同地点的MS SQL Server前兆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且具有便于保持数据一致性、便于管理和维护、便于用户访问等优点。通过数据复制和异构透明链接可以将多个位于不同地点的、由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的数据库透明地链接为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为了解决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与应用的衔接,研制了一个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分布式地震数据库应用软件包”,其中主要包括一套充分利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优势、可直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地震和前兆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免除了科研人员在进行分析处理前的数据收集和准备工作。它能通过网络直接从分布式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对地震和前兆数据进行常规的分析处理并以表格和图形的形式展示处理结果。这两个软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包括针对各学科手段前兆数据进行处理的、比较成熟且常用的分析预报方法和最新成果。它对于充分发挥Sybase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效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两个软件采用了一致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方便易用,且具有丰富的图形功能。这两个软件已在河北省地震局及河北省各地区、市(县)级地震局推广应用。 对于B/S模式的应用,在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建立了一个Web站点,使用自行开发的应用服务器作为中间件,将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起来,成功实现了通过web浏览器对分布式地震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动态查询。该网站提供多种地震目录和APnet数据的动态查询服务。网站的建设促进了地震数据的共享,使地震数据能被更多的研究人员更好地利用。B/S模式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这样的系统让用户可以同时享受到Web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两者的优势所带来的好处。 最后,描述了采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首都圈分布式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首都圈数字化前兆观测数据通过数据库复制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前兆台网中心汇集到首都圈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并研制了一个数据传送软件,作为数据汇集的备用措施。该系统2002年初开始运行,至今己平稳地运行了一年多,为首都圈数字化前兆观测数据的管理和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附录中给出了数据库技术综述、数据库技术最新发展现状以及数据库相关技术概况等的概要介绍。

朱顺痣[4]2007年在《基于Geodatabase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城市地下管线就像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日夜担负着传送信息输送能量的工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掌握和摸清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建立先进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并严格执行地下管线动态更新制度和档案归档制度。这不仅是城市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更是抗震、防灾和应付突发性重大事故的需要。对维护城市“生命线”的正常运行,保证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厦门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福建省科技项目、《厦门市信息产业发展“十·五”专项计划》的重点项目)为背景,作者参与整个项目的建设并重点负责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通过对城市地下管线项目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数据建库技术、数据模型、基于Oracle 9i和ArcGIS系列平台的系统研发、系统架构设计等研究,并从技术和管理机制上对地下管线信息管理进行探索和实践,解决了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简称XMUPIS)中的部分关键问题和算法,建立了地下管线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现势性、准确性,切实发挥地下管线空间分析及辅助决策等功能。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总结如下:1.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近年来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经验和系统应用需求,创新性地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工作的技术标准体系、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模式和动态管理更新机制。为项目的建设、实施与应用提供技术依据,建立了集中管理下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机制,建立了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法规,为城市地下管线动态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为了保证数据建库的质量,建立《厦门市地下管线系统数据建库规范》体系,率先采用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实现综合地下管线与基础地形图数据的统一建库,数据包括了综合地下管线、1:500带状地形图,1:1000全要素地形图等,有利于对地下管线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网络分析,如:爆管分析、关阀分析、横纵截面分析和管线三维动态显示等,为系统具有专业分析、辅助决策支持功能奠定坚实的基础。3.在系统数据库建设中,提出了具有一定标准性的地下管线数据库结构设计、分层设计、分类与编码方法,引入动态分段技术,建立“管网-管线-管段-管点”的地下管线Geodatabase数据模型。在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数据建库的内容、流程与实现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了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研发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如:地下管线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建库、地下管线三维展示、基于遗传算法的专业管线优化和分布式应用等。4.应用领先的ArcGIS软件平台和Oracle 9i大型数据库系统,基于B/S、C/S相结合的模式,采用Geodatabase、ArcObjects和MapObjects相结合,提出包括综合应用、建库与入库、动态更新、内网发布和外网发布等5个专业子系统的可伸缩性系统架构。紧贴用户需求进行功能设计,各子系统间既相互独立又保持数据共享,分别为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5.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思路与方法,结合厦门市地下管线的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引入软件监理机制,建立具有一定稳定性、规范性、实用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XMUPIS。该系统基于数字地形图数据、地下管线的矢量数据库,实现对管线及相关数据的管理、查询显示、统计报表、制图输出、剖面分析、空间分析、管线工程辅助设计、地图综合、三维管线图、辅助决策等功能。

陈垚[5]2007年在《飞机维修管理系统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则在MIS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MIS的运行性能;数据安全性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移动数据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库的同步复制也是移动数据库相对于传统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对飞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其目的是系统数据库的维护。 根据某飞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本文首先针对在ORACLE数据库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各种资源瓶颈类型,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影响数据库性能的因素、数据库优化内容,分别对内存、CPU、I/O、SQL语句等进行实践调整,并总结了数据库性能调整中的关键初始参数。其次针对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策略,介绍了数据库存储备份和恢复基本内容,以及故障类型,实现了联机备份恢复方案和容灾备份恢复方案。在系统的安全技术方面,简要介绍了身份识别及认证、访问控制、加密技术和操作日志等方面的安全技术,建立新的安全访问机制,并利用触发器和IP解决本系统中实际的安全问题。最后阐述数据库同步复制中的变化捕获、分发和冲突检测与解决三个阶段常用的技术,并对其进行对比;构建了数据库复制模型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异构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库事务处理的研究与实践[D]. 张怀领.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2]. 基于WCF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安全机制研究与实践[D]. 刘灿由.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0

[3]. 分布式地震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周克昌.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3

[4]. 基于Geodatabase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朱顺痣. 厦门大学. 2007

[5]. 飞机维修管理系统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实践[D]. 陈垚. 西北工业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异构环境下的分布式数据库事务处理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