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论文_董艳雄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论文_董艳雄

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道路桥梁工程规模逐渐增加,对施工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文中选择市政道路桥梁为对象,以混凝土施工为切入点,分析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与表现,并给出针对性控制措施,提升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飞快发展以及交通道路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来看市政道路桥梁已经是我国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质量也是各不一样,经常会出现施工质量的通病,对于这类的问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作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与防范措施。

1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通病

1.1 桥体出现裂缝的通病

桥体出现裂缝这种现象是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况。这种问题的出现多数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利用不当产生的。如果桥梁出现裂缝那么桥梁质量就会大幅度下降,对于桥梁的承重也会有严重的影像。对于在桥梁行走的人们以及车辆都会构成威胁。这需要相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派出专业人员进行解决。不然还会引发一些比较危险的事故。

1.2 钢筋出现锈蚀的通病

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钢筋锈蚀情况,这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通病,桥梁避免不了风吹日晒,还会受雨雪交加,这很容易导致钢筋出现锈蚀状况。对于初期钢筋被锈蚀没有任何人会注意,而且锈蚀的面积也是小部分,随着时间的积累,锈蚀的面积逐渐增大,锈蚀会一点点渗入钢筋的内部,这样下去钢筋自身整体会被锈蚀,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桥梁的自身能力,支撑能力以及承重能力,还会对桥梁的内部造成巨大的损害,钢筋的锈蚀会影响混凝土的保护层脱落,对整个桥梁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关注这一点,锈蚀刚开始虽然是小部分,但是一旦蔓延后,将会造成不可能收拾的后果。

1.3 钢筋混凝土内部出现碱蚀的状况

普遍的钢筋混凝土都会有碱蚀这种情况,这问题主要是因为化学反应的产生,这些化学反应通常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市政道路桥梁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碱蚀的问题,就会很容易造成钢筋的腐蚀,这种腐蚀破坏性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具研究分析这也是桥梁出现腐蚀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样会导致,桥梁使用的寿命大幅度减少。

2 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问题成因分析

2.1施工材料原因

材料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材料的质量问题。材料的质量是整个施工工程的保障。目前由于道路桥梁施工跨度较大,使用到的材料较多,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入场之前需要经过较多的流程,在这些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劣质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到工程的质量。

2.2技术管理原因

技术问题是各个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因此使用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种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上。目前,我国在桥梁施工问题上,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够重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安全检查没有落到实处,严重影响到了施工水平的提高。另外,由于混凝土桥梁施工在工艺流程上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及时选拔合适的人才完成相关工作,由于人们配置的不合理现象,也会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

2.3施工进度原因

在施工工程管理中,相关部门对于施工的进度已经进行了明确,但由于桥梁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同时对于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整个施工的进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具体体现在人为因素和外部因素上。人为因素具体指的是管理不善导致的问题,由于人为配备问题导致的问题以及整个施工人员水平出现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就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施工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应对方案,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

3道路桥梁施工裂缝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做好施工场地组织管理

道路桥梁施工的进度问题、质量问题以及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问题都有组织管理确定。因此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其中,图纸的审核是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解决,并严格参照实际情况对施工进度、施工效果进行预判,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干预控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设计表更。

同时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结合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通过明确钢筋混凝土以及其他部件的相对位置,做好施工缝的处理问题以及特殊位置的施工问题。另外,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做好交底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要求、潜在风险以及技术要求。保证整个施工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明确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完成相关的阶段工作,规范操作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3.2 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设计完成的施工方案,建立对应的应急预案,并提前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对新型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

在准备施工材料时,应该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具体要在选择环节、采购环节、物流环节以及检验环节中做到层层把关,重视监理部门的监督工作,从而保证施工标准。在施工前应该对桩位机构进行详细的检验,一旦发现出现偏差,应该及时进行纠正,从而统一标准,完成管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抽样检查,通过了解钢纤维混凝土特点,做好观察记录,及时上报处理,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要求。

3.3 桥梁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3.3.1 对于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程的流程进行。第一,需要在具体的施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具体包括现场的勘察工作,包括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季节性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从而确定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及时做好相关的干预和应对措施。针对勘察报告,需要结合周围的实际情况,明确施工条件,包括施工采用的技术以及设备还有材料的强度控制,从而为施工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第三,需要结合多种因素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的性能,人员的培训,实际特种作业的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以及安全检查。相关的监理部门要切实负责,及时做好各项检查的报告工作。

3.3.2 混凝土混合材料作为施工的重要材料基础。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水泥的选择、混合材料的添加、配比以及温度的控制工作。通常情况下为保证总体强度,需要选择硅酸盐水泥材料,同时在材料的对比过程中以及进场前需要及时进行材料性能的检测。并做好记录,对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水泥应该注意要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季节需要及时进行检查,保证水泥的入罐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为提高强度,改善性能,混凝土材料混合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的辅助材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以及水分。还要注重掺合料的使用。对于外加剂而言,通常使用无氯盐类,从而满足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求。

3.3.3 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硬化性能进行检测,并通过养护工作及时修整完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美观。通常情况下,对于外露的部分需要结合桥梁的设计形状,进行必要的支护处理。同时还应该充分结合现场的气候温度条件,合理控制支护设备的拆除时间。温度控制是养护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温度的调节工作,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总体性能良好。

结语

混凝土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基础性使用材料,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可以稳定的发挥,施工人员必须对混凝土的水灰配比以及施工硬度进行相应的控制,加强技术上的掌控与管理,让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可以达到工程项目上的要求,最大限度的为人们的出行与工作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王腾.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处理策略[J].交通世界,2019(07):42-43.

[2]左权.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农家参谋,2019(05):197.

[3]顾明亮.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处理浅探[J].智能城市,2018,4(24):158-159.

论文作者:董艳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论文_董艳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