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聆听感受民乐美论文_陈韩

多维聆听感受民乐美论文_陈韩

浙江省台州市文华小学 318000

摘 要:本文将简要阐述当前小学高年级阶段学习民族音乐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以聆听为手段的策略,将听、说、视、演等多维手段相结合,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能力。

关键词:民族音乐 教学 音乐感受力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长河中逐渐积淀而成的,融合了我国各民族的智慧和对音乐的感悟,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值得我们发扬和继承的艺术瑰宝。根据统计在课程编排上小学高段共选取了60首作品作为欣赏课,但民乐选材在课本中的分布不均匀,没有呈递增、递减或水平分布。《史记·乐书》中提到:“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民族音乐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之一,对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民族精神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民族音乐教学,能够很好地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增强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和意识的认同感。因此,在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当的民族音乐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激发出学生对于民乐的热爱和感知之情。

一、通过聆听,感知民乐内涵美

我国民族音乐包含广泛,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风格特点造就了不同的曲调、内容、风格的民族音乐,因此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让学生聆听不同风格的民乐,增加学生对于我国民乐的整体认知。像藏族民歌《拉萨谣》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和纯净高昂的音乐特点;云南佤族特色的民族器乐歌曲《木鼓歌》则包含了西南少数民族独有的音乐风格,欢快活泼地反映了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教师通过让学生慢慢聆听不同民族创造出的民族歌曲,使学生在音乐情感和内容的渗透下,逐步感知到歌曲中所积淀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加深学生对民乐的感知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视听结合,体验民乐形象美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喜爱民族音乐,主动地去学习民族音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对民乐欣赏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聆听和学习,充分调动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提升民乐感知力的目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和身心发育的情况导致其思维仍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而民乐中许多民族和器乐的知识以及歌词中包含的民族特色都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感知,若是在教学时将民乐与相关的画面进行有机结合,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兴趣。

三、听说融合,体会民乐感性美

古诗和民族乐曲都包含了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而将文字与声音有效结合可以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的感知体验更加多层化。如:在学习古诗新唱中的《但愿人长久》时,由于小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同名的古诗,当在音乐课中听到所学的古诗也能唱出来时,自然就会有很多兴趣,也因为有着之前的学习基础,所以对于歌曲的理解也会更加容易,通过节拍和曲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提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这类的歌曲还有很多但都可以寻找到相关的诗词进行匹配学习,帮助学生感知民乐中的内涵和韵味。

四、演听相衬,增加民乐趣味美

戏曲也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部分,但是相较于传统的民族音乐来说,学生对于戏曲歌唱的兴趣更低,对于戏曲学习的感知也更加不易,但往往戏曲都是由故事衍生出来的,所以教学时可以配合相关的故事,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增加趣味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每一部分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感受乐曲中塑造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更容易,而多样的题材内容也会增加趣味性,让学生不会感觉单独学习戏曲产生枯燥感,进而在愉悦的氛围下加深对相关民乐的感受。

音乐课堂是中小学实施和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加强和改进课堂内外的民族音乐教学,可以使广大中小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改变学生偏重唱流行歌曲的倾向。笔者认为,要走出民族音乐不被学生喜爱的篱障,首先应该建立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使“同则不继”,要标新立异民族音乐,教师要特别重视拓宽学生的二度创作,鼓励和表扬欣赏和发扬民族音乐的行为,让学生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有创新的火花闪现,并从教学中获得自娱、自乐,获得审美需求和满足,逐步提升民族音乐教学的艺术层次和审美层次,使其潜移默化地达到完善人性的高标准,达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小学教师应该为弘扬民族音乐而不断努力,让学生循序渐进,欣赏到富有内涵和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民族音乐,体会到这独有的中国气质、中国美。

参考文献

[1]许丽萍 幼儿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多元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

[2]吴广 民乐欣赏 弘扬中华民族音乐[J].《魅力中国》,2009。

[3]沙艳 摭谈音乐欣赏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0。

[4]席贺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模糊教学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4。

论文作者:陈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多维聆听感受民乐美论文_陈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