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支气管扩张的研究及分析论文_任晓波, 杨蓉(通讯作者),李磊

任晓波 杨蓉(通讯作者) 李磊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101)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支气管扩张的效果。方法:60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0.0%,总有效率为76.7%;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0.0%,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支气管扩张;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301-02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浓痰和反复咯血,近年来,支气管扩张患者呈增多的趋势。通过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避免反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就诊的60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扩张的相关诊断标准[1],均无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22~68岁,平均病程(3.2±1.3)年;对照组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22~69岁,平均病程(2.8±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平均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生命体征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严重者给予心电监护,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其他部位如皮下、齿龈、鼻腔等部位的出血。

1.2.2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18~20℃,湿度在50~60%[2],保持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干燥、高热患者出汗多时,注意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的发生,指导患者尽可能采取患侧卧位休息,小量咳血者以静卧为主,大量咳血者绝对卧床休息。提倡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休息。

1.2.3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少食多餐,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以补充机体消耗,提高免疫能力。忌用冰冷的食物以及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刺激咳嗽。指导患者在咳痰后及进食前后用清水或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1500ml以上,以提供充足的水分,使痰液稀释,利于排痰。小量咳血者易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大量咯血时暂禁食。

1.2.4用药护理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祛痰剂和支气管舒张剂,指导患者掌握药物的疗效、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1)垂体后叶素可收缩小动脉,减少肺血流量,从而减轻咯血。但也能引起子宫、肠道平滑肌收缩和冠状动脉收缩,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及孕妇忌用。静脉点滴时速度勿过快,以免引起恶心、便意、心悸、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2)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在应用镇静剂和镇咳药后,应注意呼吸中枢和咳嗽反射受抑制情况,以早期发现因呼吸抑制导致的呼吸衰竭和不能咯出血块而发生窒息。

1.2.5病情观察 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和与体位的关系,痰液静置后是否有分层现象,记录24小时痰液排出量。观察咯血的颜色、性质及量。病情严重者需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是否有发绀、气促等表现。注意患者有无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1.2.6保持呼吸道畅通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排痰[3],尽量避免大幅度深部咳嗽,痰液黏稠无力咳出者,可经鼻腔吸痰,重症患者在吸痰前后应适当提高吸氧浓度,以防吸痰因其低氧血症,嘱患者将气管内痰液和积血轻轻咳出,保持气管通畅,咯血时轻轻拍击健侧背部,嘱患者不要屏气,以免诱发喉头痉挛,使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导致窒息。

1.2.7大咯血的护理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出现大量咯血时,帮助患者取头低脚高的俯卧位,轻叩患者的背部,及时清理患者咽喉以及鼻部等的血块,如果出血量较大,则要立即应用鼻导管抽吸呼吸气管内的血液,对于咯血严重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理,尽量清除残留的血液和血块,同时遵医嘱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和止血药物等[4]。

1.2.8心理护理 支气管扩张患者由于病史时间长往往会出现恐惧、紧张、抑郁等情绪。患者因对疾病的情况不了解,加之病情反复发作,尤其是反复咯血时表现出了担心、害怕以至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情绪,主动与患者进行解释和鼓励,帮助患者和家属对本疾病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使其明白本病虽然不能被彻底治愈,但是在积极的治疗下能够有效的改善症状。让患者情绪稳定,消除顾虑。同时让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最终对于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1.2.9健康教育 教会患者体位引流的注意要点和方法,日常生活中注意采用有利于体位引流的体位,有效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5],咳嗽时捂好嘴,不能随地吐痰,以防细菌传播。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身体状况力所能及地进行活动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呼吸功能。注意保暖,及时清理口腔异物,防止呼吸道感染。避免烟雾、灰尘和刺激性气体吸入而诱发咳嗽,对吸烟者,劝说其戒烟。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了解和自我监测病情,出院后一旦发现病情加重,要及时就诊。

1.2.9.1疾病预防指导 支气管扩张症与感染密切相关,应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慢性病灶,应避免受凉,预防感冒,减少刺激性气体吸入,对预防支气管扩张症有重要意义。

1.2.9.2疾病知识指导 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护理过程,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长期防治计划。

1.2.9.3康复指导 强调清楚痰液对减轻症状、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习和掌握有效咳嗽、胸部叩击、雾化吸入及题为引流的排痰方法,长期坚持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1.2.9.4病情监测指导 指导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学会识别病情变化的征象,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状患者明显,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患者处于焦虑状态,丧失治疗信心[6]。因此,应针对性地对患者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措施以及针对性的治疗对策,做好各项有关护理,进行关于疾病知识的健康指导,增强患者信心,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调动患者能动性,激发积极的心态,提高对生活的信心。缓解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焦虑及情绪紧张的心理[7],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临床治疗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率,对疾病的治疗和愈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郭秀焕.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5(2):42-43.

[3]黄桃香.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下旬),2014,(11):44-45.

[4]李丽娜.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2015,9(20):219-219.

[5]李春玉,李瑛,颜永清. 咯血病人护理干预前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4):9-10.

[6]王萍.综合护理干预对心电监护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8-9.

[7]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5,5(1):62.

论文作者:任晓波, 杨蓉(通讯作者),李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支气管扩张的研究及分析论文_任晓波, 杨蓉(通讯作者),李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