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论文_牛巧林

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论文_牛巧林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8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飞快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也逐渐走向公众的视野已然成为了一种贴近生活的基础性工程。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大于此前,相应的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也相应增加。这也就使得电力行业部门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本文主要讨论的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主要特征,并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完成电力传输工作。

关键词:用电工程自动化;输配电;基础性

引言

电能的配置是确保现代社会综合资源稳定发展的前提,电能的科学应用在科学产业和工业上具有较为重要的体现。为了有效完善电力企业的现代输配电管理过程,促进企业综合信息化发展,实现电网的合理输配电过程。在供电过程中配置电网是有效的输配电方法,通过自动化系统调节,降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作用,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配电技术,加强电力设备的供电调节过程,确保电气企业合理生产运行,提升电子信息的快速稳定发展,确保供电局的电力能源输出,保证电力资源的稳定性。

一、电力企业输配电现状

中国电力企业在输电和配电工作中,由于起步晚,速度慢,对传输和分配工作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电力企业输配电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改善输电和配电的水平。在输配电过程中,电力企业大都是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输配电工作的管理,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需要,使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滞后,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在电力企业中,人才流动性大,专业性的输配电工作人员经常会出现调动现象,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组织结构缺乏较高的稳定性,无法进行有效的输配电管理工作,对输配电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输配电工作,缺乏高层次的复合技术。为了保证供电企业稳定,我们必须有一个科学,高效的输配电技术。然而,在电力企业中,人才、资金的动力不足,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要较高端的电力输配电技术的综合应用。这时,在电力输配运行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复合型技术的开发工作,对输配电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输配电及自动化与运行特点

(一)智能、方便

现代信息技术是供电企业配电及自动化运行的基础,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要用准确的数据,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合理化,有效避免由于人工操作错误,导致错误现象的发生。同时,智能操作可以24小时进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具有以有效性和及时性,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调试、维护,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二)安全

对电能的应用使生活和生产变得更加便利,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危险。用电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供电企业输配电及自动化运行,应该尽量减少人工使用,从而有效避免由于人工操作上的疏忽,提高用电安全性。

(三)灵活、高效

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使输配电及其自动化运行的灵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自动化的合理应用,能够实现完成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问题加以解决,灵活性高,提高了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同人工操作进行对比,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省了精力和时间,而且提高了运行效率。同时,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全面统一管理,使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当前输配电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电力输配运行的技术开发不到位

提高电力工程的输配电可以有效地促进电力资源的规划发展,可以为电力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但是由于对相关输配电环节资金以及技术研究投入的不足,直接造成电力输配电运行的开发不到位,这样一来会直接影响电力工程输配电环节的工作效率,进而对电力企业的稳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电力输送搭配管理混乱

科学有效地电力输送搭配管理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电力输送搭配环节均是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系统化的操作,加大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管理的效率。但是即使这样,仍然会造成电力输送搭配管理更加混乱复杂。另外电力企业在电力输送搭配管理环节上也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来对相关操作进行约束,就会非常频繁的造成电力传输以及配点环节的混乱现象。

(三)电能损耗严重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是建立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所以电能损耗的问题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困扰,因此必须要提高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效率,从而解决电能损耗严重的问题。

(四)电力工程团队专业素养不够

电力工程中的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环节的工作岗位都担负着相当大的责任,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技能本领和工作责任感。但是现阶段由于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企业内部电力传输人才大量的流失,工作岗位安排也极其不合理,这都会造成电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管理的不科学。

四、提升输配电运行工作的措施

(一)积极保障电力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在高峰期是最有可能造成电力短缺的现象,如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随着需求的增加导致电力短缺的情况,这对于输电和配电自动化操作方面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因此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积极加强输电线路和相关基础设施设备的维护,并按照相应的调节和控制用电需求,确保电力有序进行。总之,要保持输配电线路的稳定性,应尽量消除因停电因素造成的不稳定因素。

(二)加大先进技术的引入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输配电和电气工程自动化起步较晚,缺乏自动化专业技术。因此,我们应该把相关资金和技术发展到创新的自动化技术,并继续适用于输配电网络,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的电力传输和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三)加强输电气工程标准化的完善

加强输电和配电和电气工程标准化的发展,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管理的规范,因此要积极加强输电和配电和电气工程标准规范的开发管理完善。此外,国家还需要发展输配电的电力企业和电气工程标准化发展的有关规范,并严格执行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生产的有关规范,从而有效地促进输电和配电和电气工程标准的发展。

(四)加强人才的教育培养

目前,我国的输配电基础设施发展起步较晚,使得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储备和培训方面存在不足。为了保证输电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创新的自动化技术,还加强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储备。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优先具备良好的电力传输和分配技术的操纵人才,并通过专业技能评估的选择,科学管理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并采用激励制度的措施来留住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力输送和配电工程自动化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电能资源运输的安全性,不仅需要电力企加强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树立科学管理意识,重视专业素质高的人才,要意识到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电力能源的消耗,大力开发输配电技术,保证电力企业能够得到安全、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蔡连斌.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科技视界,2017(22):180+184.

[2]孙得刚.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6(34):138-138.

[3]甘洪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200-200.

[4]刘鹏.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3):90-91.

论文作者:牛巧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论文_牛巧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