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应突出“五要素”_部门预算论文

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应突出“五要素”_部门预算论文

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应突出“五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预算执行论文,五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审计范围要集中。以往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面面俱到,将财政部门的所有内设机构、下属单位全部审计一遍,这样一来,工作量大,力量分散,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审计查出的一些问题不深不透,审计效果并不见得好。正确的方法是,应当围绕本级预算执行情况,重点加强对财政、地税、金库及拨款收费数额大、所属机构多的预算执行部门进行审计,就财政部门来说,应当有重点地选择与预算执行密切相关的财政预算、综合、国库、国资、政府采购等部门集中力量开展审计,这样便于查深查透问题。

二、审计重点要突出。应当改变过去收入与支出审计并重,平均使用力量的习惯做法,突出财政支出以及与之相关的财政改革措施和部分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加强政府债务审计。财政支出审计,主要审查财政支出是否严格按预算、按程序及时拨付,有无超预算、无预算和改变支出用途的拨款,用款单位是否按规定用途正确使用财政资金,效果如何,上级财政拨付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财政改革措施执行审计,一是审查市本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主要是对部门预算编制、批复、调整、执行的全过程和单位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核查,审查编制与执行两者是否相符,不符的原因是什么,审查单位的所有收入是否全部纳入部门预算,有无隐瞒,编制部门预算是否坚持“人员经费按人头,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看财力”的原则,核定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指标是否科学合理,单位是否按年初核定的专项经费、专项支出使用财政资金,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现象,部门预算执行效果如何,反映到临时预算上较以前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同时审查当年预算调整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全面反映“部门预算”实行后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从推进和完善“部门预算”的角度,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二是审查市本级“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实行政府采购是预算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采购审计是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根本措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算执行单位是否按规定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是否将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都集中报送采购机关统一采购。采购计划是否具体,如采购品名,采购时间是否一应俱全;审查采购部门的采购资金是否落实,是否合规,有无挤占、挪用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审查政府采购方式和政府采购程序是否规范,应当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是否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有无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问题;审查采购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采购预算的要求,采购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合同要求;审查采购物品是否经验收合格并按规定及时登记入账,有无囤积和损失浪费的问题。三是国库集中支付审计。审计中要注意审查是否存在一库多户问题,检查各项收入核算是否清楚,是否存在混库情况;各项退库和资金的拨付依据和审批手续是否合法齐全;对专项资金和大额款项的拨付,要以国库账户和财政专户资金拨付为源头,以资金流向为主线,开展跟踪审计。审计工作应把监督的目光转到“集中收付”上来,要审查财政专户管理是否有死角,是否有预算外资金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以及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规问题,各部门、单位是否贯彻实施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建设资金是否由财政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有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主要是围绕国家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地对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这些资金是否按预算和有关规定及时拨付,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的问题。此外,随着地方财政事权的增加,支出规模的扩大,财政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日益显现,为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应当加大政府债务的审计工作力度。这同时也是财政效益审计的一个方面。

在税务审计方面,作为财政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变过去将税务审计等同于审计税务部门、查税务部门自身的问题,把税务审计混同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满足于查几个违纪违规问题的习惯作法,在审计思路上,要把税收工作提高到加强财政经济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服务宏观大局的高度来认识。从一个地区税收收入对财政工作的影响,包括税源结构的稳定性、可持续性、税收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合理性、税收征管工作的科学性、严密性、纳税人税负的均衡性、公允性等方面来分析和把握,审查税源结构是否合理,税务部门组织收入是否依法有度、是否坚持依率计征,是否存在有税不征或征过头税现象,在税收征管问题上规定是否明确,措施是否得力,办法是否具体可行,实际执行是否有效,是否存在行政干预过多现象,税务部门在依法征税的同时,是否注意涵养税源,是放水养鱼、还是竭泽而渔,是否善于培育和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三、审计方法要改进。一要注意抓大放小,突出审计重点。为了体现财政审计高层次监督的地位,突出财政审计的实际效果,预算执行审计应尽量避免“齐抓共管”,眉毛胡子一把抓,应着重就人大、政府或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要事项进行重点审计。二要改变过去就事论事、就账查账的做法,应当在核查有关账务的基础上,增加延伸审计的比重,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对税务部门和纳税人执行税收政策情况进行跟踪审计。从历年来财政审计的情况看,财政问题多出在预算执行单位,如隐瞒、截留、坐支财政收入,挤占、挪用、贪污、滞留财政专项资金等,因此,财政审计在方法要注重延伸审计。在延伸审计方面,一要延伸二、三级预算执行单位,围绕财政预算资金和实物两条主线实施延伸审计,做到资金到哪里,实物归哪里使用或所有,就延伸审计到哪里。二要延伸纳税人。通过检查纳税人的税款解缴、账务处理,以及财政、税务机关的检查监督及其结论执行情况,监督评价财政、税务机关的依法行政情况,努力体现高层次监督作用。三要注重对审计查出的个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财政属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审计出的问题,多是经济领域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要善于综合分析,从问题的表象中把握其内在的本质,进行理论拔高,从政策上、制度上、体制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揭露危害,从宏观的高度提出改进建议,切实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

四、审计手段要更新。随着形势的发展,财税等部门信息化建

设发展很快,税务部门“金税工程”,财政部门“金财工程”已进入运行阶段,预算执行单位也普遍实行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业务和数据处理及资料存储,而地方审计部门限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情况和原因,利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还很有限,应用水平不高,仍然大多采用手工查账等传统的审计手段和方法,这与信息时代很不合拍,也不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在今后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应当充实和加强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

五、审计报告立意要高。预算执行审计是高层次的监督工作,审计对象比较特殊,其直接对象是财政税务部门,间接对象是本级人民政府,地位重要,而审计报告上报对象,一是本级人大,二是本级政府,层次较高,因此审计报告立意要高,讲求质量。审计报告应体现出宏观性,综合性,前瞻性,主题突出,文笔精炼,分析要透彻,逻辑性要强,同时,提交两个报告时,应注意把握好不同的角度,审计结果报告,侧重于反映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晓以利害,从宏观层面上提出加强管理、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建议,为政府管理财政预算收支提供决策依据。审计工作报告,侧重于揭示和披露违纪违规问题尤其是对这些问题的纠正情况、处理结果以及有关部门落实审计报告、决定的整改情况。

标签:;  ;  ;  ;  ;  ;  ;  ;  ;  ;  

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应突出“五要素”_部门预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