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初探_劳动生产率论文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导言 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整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5年以来,出口一直增长很快,已经成为出口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仍然要依靠出口的快速发展,但是中国今后面临的国际竞争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因为今后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欧美各工业化国家,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经济增长强劲的发展中国家。这就意味着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是使中国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有利地位的关键。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主要是由制造业生产的, 根据OECD 的研究(Fukasaku和Wall,1994)在1981年到1991年间中国商品出口增加的90%是由于制造业的出口发展带来的,因此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可以表现为多方面,例如作为后发展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速度与途径,这些后发展国家在工业结构与比较优势方面的演进,以及贸易结构方面的变化。一个国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决定于几个因素,即生产率(包括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等单要素生产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价格水平(包括产出相对价格水平、投入相对价格水平或相对单位劳动成本水平)和质量水平。只有通过对这几个因素的全面与综合的分析,才能获得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分析性成果。在世界范围内,运用大量数据和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以上诸方面分产业部门地研究和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为我国贸易政策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并可提供定量分析的信息,为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制定有关出口的产业政策和提高我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比例的战略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自1983年开始,在荷兰格林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建立了国际产出与生产力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 Project,简称ICOP),展开了对世界主要 国家的制造业的系统国际比较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和研究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1.范围包括了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和强国。

2.已将各国制造业的分类按同一分类体系标准化。 质量对称问题具有一定的保证。

3.利用购买力平价代替汇率已将各国的数量和价格数据折算为国 际可比数据。

4.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 单位劳动成本和价格水平,这些都是研究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参数。

1993年以来,我们与上述ICOP方面的专家开始进行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Szirmai和Ren,1995),在该研究中运用生产法获得的国际可比的时间序列和产出数据提供了探索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可能性,这里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指相关价格水平,分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国际比较和单位劳动成本的国际比较。(请看Pilat和van·Ark,1994关于方法论的研究)。

相对价格水平

测量一个国家的制造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方法是制造业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因为这一指标表明两个国家间同类产品在价格上的区别。这种国际竞争力的比较肯定对中国来说要比比较生产率水平更为重要,因为按照后者的比较测量,可以想像中国还不可能获得优势。

对于价格竞争力的比较,应该比较出厂价格。在利用ICOP方法进行的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中(Szirmai和Ren.1995),已经对产业部门、分支部门和制造业整体计算了相应的购买力平价(PPP)。这些PPP可以被用来算出中国制造业分部门在不同时期的相对价格水平趋向。最初对23个样本产业部门计算了PPP。通过ICOP 的标准方法,这些分部门的PPP被加总到6个主要部门。作为第二个步骤,一九八五年的主要分部门水平的PPP可以用两国的价格指数外推几年。在PPP的外推中使用了中国的主要分部门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相应的美国主要分部门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如果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指定部门的PPP低于汇率, 那么在那一部门里的相对价格水平(定义为由汇率被PPP除)将会低于相比较的国家。 这表明它具有较低的相对价格水平,换言之,它的汇率比相应的PPP 高,就能在价格方面以有力位置与其它国家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六个主要制造业部门的相对价格水平见表1:

表1 中国制造业相对价格水平,1980—1993 主要制造业分部门(美国=100)

食品

纺织品

化纤品

基本及

机械

其它

制造业

饮料

服装和

及有关

复杂金

与 制造业 总和

烟草

皮革 产品属产品

设备

1985 44.96 46.5251.1533.7760.53 39.91

49.38

1986 38.50 40.3145.2131.4452.29 33.14

45.22

1987 38.65 40.0647.5430.9950.23 36.24

44.12

1988 42.36 47.5751.7932.5254.11 39.33

48.95

1989 46.34 56.2160.2938.7462.39 41.54

54.67

1990 35.83 46.0948.6134.7548.88 33.96

43.20

1991 33.26 42.6044.9536.9544.43 31.59

40.96

1992 33.73 40.6843.7741.1845.82 30.74

41.90

1993 35.81 40.4145.2361.4852.49 31.99

49.00

1994 29.63 37.1832.4940.1338.08 22.97

37.17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制造业主要产业部门经历了一个价格竞争力提高的过程,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中国货币的贬值。因为中国持续几年的高通货膨胀以及未来可能持续的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以及中国货币进一步贬值的余地不大,可以预测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相对价格水平将可能逐渐增加。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研究

一、1985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

1985年制造业的增加值两国比较可见表2,在普查的概念基础上, 利用PPP的几何平均数,中国的工业GDP是美国的12.5%。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是使用汇率时所得数字的两倍。相当的程度上,由于中美生产在相同的价格体系进行评估,利用PPP 改正了由于价格扭曲导致的低价而造成对中国GDP的低估。

表2 主要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值:中国和美国 1985

劳动生产率比较见表3。 在电力机械设备一行中可以发现劳动生产率很高(是美国水平的11.4%),皮革制品及鞋类(10.8%),金属制品(9.5%)。在机械及运输设备一行可以发现较低的生产率(2.9%),食品制造业(2.8%),纸业印刷及出版业(3.2%),烟草产品(3.5%),木材业(3.6%)也很低。中国总的制造业生产率是美国水平的4.8%。

即使比较相对粗略, 中国制造业很低的生产率也不是由于过高的PPP引起的。相反,PPP很低。对于低生产率的一个解释是,这个比较包括了中国生产率很低的小规模企业。另一种解释是,在中国没有很好地利用中间投入和要素投入。考虑到劳动力的投入,中国企业的特点就是劳动力的闲置。高度劳动集约型小企业在许多低收入国家存在着。众所周知,小企业劳动生产率要低于中型和大型企业(参见1994年 Szirmai关于印度尼西亚及1991年van·Ark关于印度的研究)。对于中国,本国货币的数字显示出,在中型及大型制造业里人均增加值是整个制造业的1.64倍(参见1985年的普查,1987/1988)。在美国,中型及大型制造业企业中的劳动生产率(定义为20个雇员以上的企业)仅是整个制造业的1.023倍。对这些生产率的差异进行调整后,可以发现, 中国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美国水平的7.6%。值得强调的是, 中国的小型制造业企业的调整可能存在误差。《工业统计指示说明》(中国国家统计局,1993年)提供的企业规模的定义是基于生产能力,固定资本或者年产量等指标。但是,这些分界点对于每一个制造业的行业都是不同的。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可以算出,在小型企业中,每一企业的平均雇员数是94,中型制造业是1636 , 大型制造业企业是4794,按照雇员人数,这说明了分界点是雇佣大约100人而不是20 人或更多。然而,这一数字指的是企业,而不是分厂,因此,每个分厂雇佣20人左右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假设分界点是雇佣100人或更多, 同时假定这也适用于美国数据,在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结果将是美国的7.2%。就现在的研究结果来说, 中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水平的7.2%与7.6%之间。

表3 主要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中国和美国1985

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处于与所研究的其它亚洲低收入国家的同一范围。在印度,冯·阿克(1991)中对大中型制造业1985年所估的人均值是美国的7.7%。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这一相似是很有趣的。 因为中国经济运行与印度的比较是最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之一。1985年印度尼西亚大中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不包括少於20个雇员的小企业)是美国水平的10.5%,这比中国和印度的要高很多。(Szirmai,1994 年)

二、1980—1992年中国制造业人均净增加值

在沙尔美和任若恩的文章中(Szirmai和Ren,1995),他们推出了一个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一个时间序列,它可以表明中国生产率的变动趋向。从1980年到1992年,每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3.4%, 整个工业(包括采矿、伐木和公用事业)增长3.3%。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部门之间明显不同。这个时间序列还说明炼油部门的增长为负(-4%),纺织品部门为负(-1.5%),而木材生产也为负(-0.8%)。高生产率增长出现在机械和运输设备部门(6.6%),电力机械和设备(5.6%),服装业(4.9 %)和不包括炼油的化工产品部门(4.6%)。

三、中国与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比较,1980—1990年

表4 制造业主要分支部门中美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比较,1980—1990

美国=100

在表4中,1985 年的比较已经根据各自国家的相应数据的时间序列资料外推到其它年份。中国的时间序列资料的不足之处,是这一数据为净产值而不是增加值。中国方面的数据包括1980年到1992年,美国的数据得自美国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这一新的动态比较展示了一个十分令人惊奇的发现,即在这些年间,两国之间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相对位置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即两国之间的差距没有明显的缩小。在两国之间,就制造业总体来说,1980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4.9%,而到1991年甚至略有下降,而到1992 年几乎仍然在同一水平上。在各个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各有不同,在食品和饮料部门,服装部门,机械与运输设备部门,电子机器设备部门和非金属矿业部门,中美之间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距都略有缩小。最明显的缩小是在烟草行业。14个产业部门有6 个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了。在纺织业部门,这种扩大十分明显。在化学工业和皮革工业,这种相对差距也有扩大的趋势。

表5表明在中国制造业的所有部门, 劳动生产率都有实质性的增长。之所以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内,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也有明显的增长。很容易看出,那些相对差距扩大的产业部门恰恰是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那些部门。仅仅在纺织行业,在这期间存在中国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下降,同时自然也伴随着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表5 中美之间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比较

(1980=100)

中国 美国 中国/美国

食品和饮料 130.3 118.6 109.9

烟草产品147.8 47.0

314.9

纺织产品77.6

118.5 65.5

服装145.0 122.8 118.1

皮革产品和鞋114.4 114.6 99.9

木器、家具 133.5 109.7 121.7

纸制品、印刷和出版 102.8 111.5 92.1

化工、炼油和煤制品 114.4 180.5 63.4

橡胶和塑料制品 102.8 140.0 73.2

非金属产品 105.7 119.5 88.3

各类金属产品106.1 128.3 82.7

机械和运输设备 216.5 182.5 118.6

电器设备171.4 134.1 127.8

其他制造业 111.7 146.0 76.5

制造业总和 131.5 142.2 92.4

表6希望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发展放在一个多国比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在这个多国比较中,美国作为比较的基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都与美国进行比较。与同样的亚洲大国印度相比,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是比较低的。但有一点需要指出,关于中国的比较包括了小企业,而关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则主要是以大中型企业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发现,如果将小企业排除在外,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相比则会提高到7.2%与7.6%之间。这个水平已经很接近印度的水平,因为印度的大中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大约是美国水平的7.6%。

表6 劳动生产率的多国比较(美国=100)

印度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中国美国

1970 7.0 13.8 58.9 100

1971 6.3 15.8 57.8 100

1972 6.1 14.5 59.9 100

1973 6.0 15.4 61.6 100

1974 6.0 14.3 63.4 100

1975 5.8 17.6 64.1

7.74.5100

1976 5.7 17.3 66.8

8.0

100

1977 5.8 17.8 67.7

8.0

100

1978 6.2 20.6 71.6

9.4

100

1979 5.7 18.4 77.7

9.0

100

1980 5.6 20.4 82.3

10.6

4.9100

1981 6.1 22.7 84.3

11.5

5.0100

1982 6.9 23.9 88.3

10.5

5.2100

1983 7.1 24.4 83.6

9.34.9100

1984 7.1 25.3 83.7

9.94.8100

1985 7.7 24.5 85.0

10.5

4.8100

1986 7.9 25.4 79.7

11.5

4.7100

1987 26.4 81.8

10.0

4.5100

1988 26.7 83.1

11.0

4.6100

1989 28.9 87.1

10.5

4.3100

1990

89.4

10.9

4.2100

1991 4.4100

1992 4.9100

在1980年到1986年间,印度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而中国在同一时期内并没有出现相对的劳动生产率的改善。 而在1980到1992年之间,中国与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基本保持不变。

根据以上的研究可以知道,中国制造业在1980年代呈现了快速的发展,但与世界生产率的领先国家美国相比,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没有出现任何减小。印度尼西亚的发展趋势大致相同,但处在一个相对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由于在韩国和日本,这一期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都相当快,因此与这两个国家相比,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有所增加。有必要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来考察亚洲几个重要国家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所呈现的变化趋势和这些国家之间的相对位置。显然将中国与这些亚洲国家进行直接的比较将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尝试。如果进一步研究能够支持目前的结论的话,如何来解释这里所发现的国际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单位劳动成本

对制造业的主要分支部门计算的PPP 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使我们可以从成本的角度探索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即计算单位劳动成本。美国劳动统计局经常发表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的趋势估计(BLS.1992)。为了比较两国之间的单位劳动成本水平,我们利用了Pilat和van

Ark(1994)中提供的关于美国的人均劳动成本的数据。关于中国一方同样口径的数据首先对比较年1985年估计,然后将之外推到1980年代的其它年份。

在这一比较中,劳动成本指对劳动的全部补偿,即包括税前工资,用于社会福利目标的基金,对养老基金的贡献,医疗保险及其它与就业有关的费用。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向自己的职工提供住房和其他形式的福利项目。这些方面的支出也应该作为劳动成本统计在内。下面介绍具体估计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工业普查资料得到制造业各主要分支部门的1980 , 1984和1985年的工资数据。这构成了劳动成本的一个主要部分。

在第二步,由于1985的工业普查资料提供了在国有企业中奖金与工资之间的相对比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比例去推算包括非国有企业的全社会的奖金水平。

在第三步,对制造业的每一个产业部门需要估计福利所占的比例。根据工业普查资料中,1985年的福利支付额,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福利支付与工资的比例。这个比例适应于1985年。如果假定1980年,1984年与1985年福利支付与工资的比例与奖金支付与工资的比例之间的相对关系相同,我们可以利用1985年的比例去推算1980年和1984年的福利支付额。

在任若恩和陈凯对中国1986年的支出法国际研究中(Ren and Chen,1994,1995),曾经计算出人均的住房支出, 我们可以据此估计出劳动总成本中以住房补贴形式支付的福利收入。在上述研究中,这一数字的计算年为1986年,这个数字可以作为制造业的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并用相应的价格指数将之推算到1980年,1984年和1985年。由于相关数据的缺乏,只能利用这一程度进行估计,这相当于假设在产业部门之间不存在住房补贴的差异,则且在不同年份中,住房补贴只随着通货膨胀变化。在这方面显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以上诸项估算,可以最终获得劳动总成本的估计。最初的数字是对制造业的15个部门估计的,然后进一步加总到制造业的6 个主要分支产业部门,这样的分类就与其他类似的ICOP研究的分类相一致了。以上获得的劳动力总成本是针对1980,1984和1985年的,为了估计1985年之后的数据,我们采取了下面的推算方法。

1、假定在1984和1985 年间劳动力总成本的增长率也可适用于1985到1986年间的变动,同时也可以适用于1986到1987年间的变动,这样就可获得一个关于1987年的劳动力总成本的估计。

2、由于1987年和1990 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提供了分行业的劳动收入的数据,而且分类是相互对应的,因此我们可利用两者之间的比例估计出1990年的劳动力总成本的估计数字。这样就获得了计算成本国际竞争力的一些基本数据。

根据以上计算的劳动力总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估计,可以利用下述的公式将用人民币表示的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估计转化为用美元表示的单位劳动力成本:

式中ULC[x][(u)]是用美元表示的中国单位劳动成本,LCH[x][(x)]是用人民币表示的单位劳动成本,OH是中国劳动生产率,ER[x][(u)]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而UVR[x][(u)]是人民币对美元的PPP。利用美元表示的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与美国的单位劳动成本相比较的比例请见下表:

表7 中美两国单位劳动力成本的比较,1980—1990

19801984198519871990

食品,饮料和烟草 305.9

142.4

104.9

88.182.9

纺织,服装和皮革 99.170.255.748.763.0

化工产品 72.054.948.445.254.6

金属产品 64.932.327.330.536.4

机械设备 118.7

66.750.258.972.3

其他制造业

101.5

59.747.142.460.9

制造业总和

125.4

76.662.165.282.8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的劳动成本是相当低的,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由于中国的某些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因此对这些部门的单位劳动成本来说,两国之间的差距并不十分明显。两国之间相对单位劳动成本的变动趋势并不仅仅决定于劳动成本本身,也决定于汇率的贬值。由于最近几年来,中国已经出现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明显趋势,而汇率进一步贬值的可能余地则并不大,这就说明,为了保持中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结束语

在这个研究中,利用ICOP方法所做的国际比较数据作为基础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如果将这里所得到的三个国际竞争力指标与中国的出口状况联系起来分析,可以进一步考察国际竞争力和出口状况之间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同样有用而重要的是对国际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的解释,这种解释将直接为改进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为了解释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需要考察国家之间在人均资本存量之间的差距,而这种资本存量并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固定资产原值或固定资产净值,

而是在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意义下所估计的资本存量。在一些OECD国家, 利用永续盘存法估计的资本存量数据已经成为官方统计的一部分,同时这一估计对于建立财富统计也是十分重要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表明,在过去10年左右时间,以劳动生产率为衡量标准,中国与其它生产率的领先国家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即没有追赶趋势。考虑到在此期间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增长,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解释,以及对政策制定所具有的意义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

也有一些测量误差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考察。例如随着改革与结构调整的进行,在1980年代的初期与中期,无论是劳动和资本方面,企业都有更大比例的资源被投入到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这些活动的结果可能在生产统计中并没有反映,因此可能对投入的增长有所高估,而对生产率有所低估。

人均收入的增加可能由于两个原因产生,或者由于工作小时的增加和人口中的参加生产活动的人口比例的增加,或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加。由于中国具有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的结构和在1980年代具有一个十分低下的收入水平。这样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人口中从事生产人口的比例的上升,这种现象的产生或者是由于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工业,或者是由于农业中的隐性失业转移到工业中的显性就业。因此工业或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十分特殊的增长,而整个国民经济的人均收入水平却有了较快的增长。

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显然应该延伸到国家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的估计,这将构成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对位置的定量分析结果,并可分析和预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为了进行国家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估计,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应用双国生产函数分析方法。这一方法最初由乔根森与西水(Jorgenson 和Nishimizu,1978)等人提出并用于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因素的比较研究,其基本思想是计算两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并用于解释国家之间的在增长因素方面的不同。计算的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者理论,由于生产函数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形式,对生产技术的描述可以限制在尽可能少的假设的框架中(Christensen,Jorgenson,Lau, 1971,1973)。这一方法可以利用超越对数指数的形式计算,也可以利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计算(Jorgenson和Kuroda,1988;Jorgenson et al,1988)。这一分析框架已用在双国与多国之间的比较,以及宏观和产业部门之间的比较(Christensen,Cummings Jorgenson,1980,1981)。

为了应用这一分析方法,需要国家之间的国际可比的产出和投入数据,乔根森等人是利用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ICP)的PPP数据计算的,但ICP项目的数据是按最终使用分类的, 并不直接对应于生产部门的分类。使用ICP的数据研究分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会带来一些偏差, 原因是由于:

(1)这类数据包括了进口,不包括出口;

(2)数据包括了销售行业,运输费用和间接税, 不能反映纯粹的生产成本关系;

(3)不包括中间产品,因此从分类角度看,不是完整的制造业, ICP的分类与生产率分析的分类并不匹配。

理想的方法是用生产法估计的购买力平价转换产出的数据,而用收入法估计的购买力评价转换投入的数据,但是否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需要的购买力评价的数据是否存在。在转换国际可比数据进行双国或多国生产函数的建立,并分析国家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时,利用ICOP框架得到的购买力评价数据理论上将优于ICP 的购买力评价数据。研究和计算中国的国际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我们还需要在国际可比意义下的资本存量的估计。

在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从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劳动成本进行分析之后,如果能够进一步联系中国分产业部门的出口状况自然会进一步分析中国动态比较利益与出口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亚洲的一些国家,按生产法国际比较传统的比较研究已做了一些研究,显然也可以采用本研究的方法进行相类似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这样就可以将中国放在亚洲这个背景下进行国际竞争力的多边比较。在欧洲国家范围内,同样的方法也已应用于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例如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如果能够将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放在一个国际可比的统一的分析框架之内,就可以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一个更加广泛的背景之下进行研究,这样的多国比较研究将不但对中国的国际竞争环境给出大量有用的信息,也将对国际竞争与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经验性检验的机会。

标签:;  ;  ;  ;  ;  ;  ;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初探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