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新进展论文_谭忠良

我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新进展论文_谭忠良

(上海市金山区医疗救护站 上海 201599)

【摘要】艾滋病已经成为临床上危害严重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艾滋病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进而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不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笔者通过阅读近年来关于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献,将我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进行了简单综述,希望为我国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进展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007-02

青少年时期乃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处于童年和成年之间,一般指14~21岁的人群,这个阶段人群性不断趋于成熟,性行为非常活跃,但是思想还不够成熟,自制力和约束力均较差,因此非常容易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目前,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抑制艾滋病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1.艾滋病流行性现状

艾滋病又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该病主要是因为人类的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主要表现为T淋巴细胞损害的一类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免疫功能降低、全身衰竭从而引起各类机会性感染,据相关资料显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为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三类。高立平[1]认为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性现状主要表现出四个特点:第一,艾滋病的疫情的发病率有一定减缓,艾滋病综合防治初现效果;第二,艾滋病主要传统途径为性传播,并且近年来同性间的艾滋病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第三,就全国范围来看,艾滋病整体表现出低流行势态,但是个别地区比较严重;第四,艾滋病的流行模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2.对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青少年已经成为易感人群,据统计,全球新发现的近50%的艾滋病感染者为15~24岁的年轻人。罗洁和叶兰香[2]通过统计发现:2011年—2015年,每年年龄为15~24岁的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增长49%,除去每年受检数量增加这一影响因素外,该年龄段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净增长为35%。男生数量是女生数量的11倍,并且在这些感染艾滋病的男学生中,有82%的学生是通过男男性行为感染的。之所以要将青少年作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群体,原因有:一是青少年缺乏对性和生殖健康的正确认识,缺乏了解和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二是个别青少年缺乏对艾滋病和性别的正确认识,认为这些疾病跟自己生活无关;三是随着我国青少年不断早熟,性成熟年龄也不断提前,性行为的开端逐渐表现出低龄化,再加上很多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加强通过对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能够极大地提高他们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抵触和歧视。

3.我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

3.1 学校教育

郭彪[3]指出:学校乃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在学校中,教师通过向青少年学生普及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知识,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学校教育可以通过班级讨论、课堂讲授、阅读作业向青少年学生讲解艾滋病的基本信息、传播途径、预防以及治疗等,跟其他健康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待青少年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艾滋病基本知识后,又可以发挥出辐射作用,向朋友、家庭、社区等传播相关知识,因此辐射作用显著。

3.2 发放宣传资料和制作宣传展板

制作宣传展板和发放宣传资料不仅可以用于校内青少年群体,还可以运用于校外青少年群体。通过小手册、折页等形式介绍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内容简单,便于携带,方便青少年随时观看。但是这种健康教育模式的知识量有限,关于艾滋病知识不够全面和系统。王翠侠[4]等通过研究发现:以参与者的原形或者运用参与者自己的语言来设计出的健康教育材料更生动真实,教育的效果也更为显著,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同伴教育

宋玲等[5]为了探讨对校外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效果,对104名校外青少年持续开展1年的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具体方法为:招募表达能力强、工作热情、社交能力强且文化素养高的青少年学生作为同伴教育骨干,通过组织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生殖健康、性健康以及提供相关服务信息,帮助他们掌握同伴教育技巧和方法,消除自身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排斥和歧视,鼓励他们自觉成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人员,积极向同伴传播艾滋病相关知识。在教育前后分别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艾滋病防治、防治资源利用、危险行为、艾滋病态度等情况,结果发现:同伴教育后,校外青少年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教育前的14.3%增加至37.9%,传播途径知晓率从教育前的39.3%增加至78.%,愿意同艾滋病患者一起工作的人也由教育前的56.3%增长至85%,且P<0.05,由此笔者得出:通过开展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基础知识、服务知晓情况以及行为意识。

3.4 网络教育

针对青少年,特别是流动青少年群体,通过网络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开展,还能对教育效果进行动态评估。潘池梅[6]等为了探讨对校外青少年群体实施艾滋病网络教育的效果,选取了30个青少年自愿者,将其分为15个小组,每个小组建立一个QQ群,协同建立一个宣传网页,通过基线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QQ号加入各个QQ群中,通过网页公告、人际关系等扩大QQ群数量。然后以艾滋病流行现状、艾滋病传播途径以及艾滋病的检测和治疗为主题,分阶段在群内开展干预,干预的方式有(知识竞赛、专题讨论、播放影音材料等)。在网络教育前和网络教育后分别采取面对面询问对605人和在线调查对500人发放问卷。结果发现:网络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网络教育后,校外青少年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74.8%,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48.31%、同情并帮助艾滋病的人数比例13.9%明显高于网络教育前48.8%、35.15%、37.7%,且差异显著(P<0.05),证实了网络教育运用于校外青少年群体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3.5 依托当地共青团开展健康教育

李佳等[7]指出:当前我国有部分地区按照政策的相关规定,依托所在地区的共青团开展了“青春红丝带”行动。例如:河南省在省共青团设立了自愿者服务总会,充分利用广大志愿者的力量开展了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该省各市级共青团委在该项目的指导下,通过组织并培训自愿者,发展同伴教育员等方式,由共青团委和乡村团干部专门负责对14~28岁的农村青少年的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

3.6 观看电影和动画

通过组织广大青少年观看艾滋病防治为主题的电影或者动画,特别是选择某位艾滋病感染者的亲身经历和感想作为电影和动画进行观看,会增加内容的真实感,教育效果更显著。当前,电影和动画已经成为大部分青少年消遣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何青青等[8]为了总结电影课在大学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运行模式,首先分析了艾滋病的流行形势,总结当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山西医科大学为例,介绍了该校连续三年山西省开展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其中电影课便是一大亮点,通过组织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来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对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的梳理笔者发现:虽然研究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文献较多,但是这些文献主要停留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阶段,主要比较前后调查的效果,持续的时间有限,缺乏中期、长期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然而青少年行为的改变本身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该重点加强对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因素、干预方法和效果等方面的探究,进一步探索出更加符合青少年特点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高立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进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7):37-40.

[2]罗洁,叶兰香.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6):572-573.

[3]郭彪,秦侠,胡志.我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效果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10:1156-1159.

[4]王翠侠,张强,王月霞,等.参与式方法在制作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材料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8):688-690.

[5]宋玲,杨炬,查干花,等.艾滋病同伴教育对校外青少年的预防效果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6):520-522.

[6]潘池梅,田小兵,宋湛,等.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网络干预效果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10):840-841.

[7]李佳,刘宇婧,周郁.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政策落实情况调查及建议[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4):312-313.

[8]何青青,陈璐,魏梦晓,等.电影课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模式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124-125.

论文作者:谭忠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  ;  ;  ;  ;  ;  ;  ;  

我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新进展论文_谭忠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