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课的无穷魅力论文_吴发芳

在游戏中体验数学课的无穷魅力论文_吴发芳

吴发芳 (四川省旺苍县东河小学 四川 广元 628200)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11-035-02

近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对一个婴儿讲国学经典,他能听得懂吗?"由此,我便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讲,无论你讲多么深奥、经典的问题或是奥数竞赛,也许,他们压根儿不感兴趣,没有兴趣自然就不会有好的结果(教学成绩)。于是,在教学中我便想:可以让游戏走进课堂,或许学生会感兴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下面就我所授课的几个片段展示,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片段展示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例子时,我没有直接出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是用多媒体播放孩子们非常熟悉稚气的儿歌,视频中还出现了青蛙跳水的画面: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

我没有让同学们跟着读,但是,他们似乎情绪高涨,便齐读起来……

由于大屏幕上没有出现字幕(其实是我做课件的时候故意处理了的),当他们读到7只青蛙七张嘴,……有些学生读的不流利了,倒也还是能慢吞吞的说下去,这时,我打断了:为什么说不流利了呢?如果是70只、80只、100只青蛙呢?

生:老师这里要用到乘法,要计算,所以说得慢些。

师:哦。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吗?

生1:一只青蛙只有一张嘴,所以青蛙的嘴数不变,眼睛数依次加2,腿数依次加4。

师: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生2:1只青蛙有2只眼睛,2只青蛙就应该2×2=4只眼睛;

1只青蛙有4条腿,2只青蛙就应该2×4=8条腿……

师:你的回答非常棒,掌声鼓励他。哪位同学还能照他那样说一说?

生3:青蛙的嘴数和只数一样多,眼睛数是只数的2倍,腿数是眼睛数的2倍(腿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

师:真是个观察仔细的孩子。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规律了,如果继续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4:说不完。

师:对呀,这是一首永远都说不完的儿歌。

那如果用a表示青蛙只数,你能用含有字母a的式子说一说吗?

生1: 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

生2:应该是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a声扑通跳下水。

师:为什么要用2a表示青蛙的眼睛数?用4a表示青蛙的腿数呢?

生:a代表青蛙的只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因为"青蛙的嘴数和只数一样多,眼睛数是只数的2倍,腿数是眼睛数的2倍(腿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所以它就有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师:真聪明,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a声扑通跳下水。

师:这里字母a可以表示哪些数?

生:任何数。

以孩子们熟悉的儿歌作为本节课的素材,学生在素材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中切身体验数学中的奥妙,初次接触字母的乘法,原本就是一个难点,这样一来,倒显得生动、有趣,学习也变得轻松愉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学片断展示2

(一)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摸球游戏。(板书:课题)

2、体验"不可能"

师: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盒子(空盒子),猜一猜老师会摸出什么东西?(学生猜想)

师:请认真看(倒转空盒子)老师有可能从盒子里摸出东西吗?为什么?

生:因为盒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不可能摸出东西。(板书:不可能)

3、体验"一定"

师:现在老师把1个黄球放到盒子里,猜一猜老师会摸出什么东西?

生:黄球。

师:一定是黄球吗?

生:一定,因为盒子里只有黄球。(板书:一定)

4、体验"可能"

师:如果再多放1个白球到盒子里。然后继续摸球,你想一想老师会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猜一猜。

生: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

师:也就是说,这次摸球出现两种可能。可能是……(生齐答),也可能是……(生齐答)。(板书:可能)

(二)老师这里有9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

1、猜想:

黄球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白球的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少,这只不过是我们的猜想[板书:猜想],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2、实验:

就采用大家的办法,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板书:实验]一下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成立?

老师也为每组准备了装有9个黄球和一个白球布袋,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做摸球游戏好吗?课件出示

学生小组内摸球,教师巡视指导。

3、验证:

请各组的记录员汇报一下你们组摸取黄球、白球各几次?(教师填写记录表)让我们把全班摸球的结果和起来看看吧。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

4、推测:

我们用验证的结果来推测一下,要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变大一些,可以怎么办?

(学生各抒己见)

5、总结规律:

通过这个活动,验证了我们的猜想。黄球的数量比白球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白球数量比黄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也可以说我们很可能摸到黄球,偶尔能摸到白球。

6、如果再增加一种颜色,是否仍然符合"物体数量多少决定摸出哪种物体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呢?

(1)出示:袋子里有2红、4黄、8白三种颜色的球,一共有14个球,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猜测)

(2)实验验证:(学生现场摸球,教师及时记录)

(3)深化结论:通过这次摸球,你有什么新的的发现?

(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我几十年的数学教学经历感悟,小学数学其实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每一节课,我都要力争创设和谐、有趣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还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以,一直以来,我的教学都很轻松,而且学生的成绩一直很优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诚然,看似我们在想办法让学生学好,更多的是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自己的成长,让游戏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体验数学课的无穷魅力,也让我的教育生涯更有意义。

论文作者:吴发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在游戏中体验数学课的无穷魅力论文_吴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