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公平反映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_财务报表审计论文

审计公平反映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_财务报表审计论文

审计的一个重要要领——公允反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允论文,一个重要论文,要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公允”(Fairness)、“公允反映”(PresentsFairly)

著名会计和审计专家蒙哥马利认为,“审计报告中的‘公允’二字只有与公认会计原则联系起来,才富有内容。”也就是说,单纯地为“公允”下一个绝对的定义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公允必须有所要体现的内容或对象。因此,必须把公允放在具体的使用环境中来定义。“公允反映”是“公允”概念在审计报告中的具体应用,用来表达对会计报表的鉴定结果,所以AICPA对“公允反映”的定义指的是确认会计报表具有下列特征:(1)所选择和运用的会计原则普遍被接受;(2)会计原则是切合实际的;(3)财务报表(包括有关说明)的内容是丰富的,反映了影响使用、理解和解释财务报表的重大事项;(4)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信息已合理地分类、汇总,也就是说,既不太详细也不过于简略;(5)财务报表通过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的财务状况变化的情况,反映了基本的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这里的可接受的限定范围是指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可行的,并可达到的限定标准。

对是否使用“公允反映”来表达审计意见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不应再使用“公允”一词。他们的理由是:针对相同的会计报表,不同的审计人员采用相同的审计程序应能达到相同的结果,但对这一结果的判断会由于审计人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然而使用“公允”一词却掩盖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且也导致不同的审计报告使用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公允”指的是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真实的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的人认为“公允”是指被审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是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但是,真实性不等于合法性,也不等于公允性。由于这样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往往会造成那些相信已审报表而又受到损失的投资者批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使用一些更准确或精确的词语来表达审计意见,希望审计意见能成为企业管理效率和财务状况的保证或保险。可见,依赖于已审财务报表的投资者偏向于用更加肯定的词语取代具有主观色彩的“公允”,以维护自身利益,最起码在蒙受损失时可以以此作为索赔的依据。

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允”一词是必需的。因为它表达了重要性概念———报表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内表达,去掉“公允”显得太绝对。注册会计师们已经认识到,由于审计人员在报表审计中采用的是抽查的方法和程序,不可能查出所有的问题,不可能保证已审财务报表的绝对正确和真实;同时,审计人员只对被审单位特定时期内与财务报表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发表审计意见,并不对被审单位的全部经营活动发表意见;再次,由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不确定,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审计人员面对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出于谨慎的原则,只能从整体上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也就是说,报表只能是合理可信,而不是绝对可信。可见,审计职业界出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仍然会坚持使用“公允”一词。

其实,对于是否保留“公允”一词的争论源于审计期望差,即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审计人员的期望与审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范围由于认识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这一差异将影响审计的目标,其中前者起着根本的导向作用,后者起着决定性的平衡作用。作为财务报表使用者,他们的决策基础是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真实与否将直接决定他们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当然要求财务报表的鉴证产品

———审计报告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可以提供绝对的保证。但是,由于审计本身的固有限制,审计的鉴证效果常常是比公众认为应达到的要低。社会需求与审计职业能力的矛盾决定着审计目标的发展变化,“公允”应该是双方暂时达成的一种博弈结果。随着这一矛盾的演变,审计质量将会越来越高,审计目标将向多元化发展,但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因此,随着现代会计和审计的发展,审计报告的模式必将发生变化,对“公允”的争论无非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用更恰当的词语代替;二是不断赋予“公允”新的含义,并达到一种普遍的共识。

标签:;  ;  ;  ;  ;  ;  ;  ;  

审计公平反映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_财务报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