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_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文

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_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文

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脉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脉络论文,职业教育论文,主体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为满足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在调整中巩固,在改革中发展的时期。尽管政治背景、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不同,以至各国调整与改革的形式和措施多样化,但从中仍可以梳理出四条主体脉络。

一、一个重大的共识:确立需求导向及可持续发展的职教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头十年的技术与教育计划”指出,现在国际上流行的发展模式,对环境、对教育以及对社会福利都有不利影响,不能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今后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未来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不仅要培养适应在信息社会就业的人,而且要使他们成为有责任的公民,成为关注环境保护和关心脱贫的人。该计划特别强调,“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不仅是靠需求驱动的,而且是靠发展需求驱动的。”

这里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职业教育要满足现实需求与发展需求,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在这一职教观念的指导下,世界各国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教育 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为此,各国强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职业资格预测。德国已建立了由最富代表性企业参加的全国性“职业资格早期监测系统”,为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和课程开发提供实时、可靠的信息和数据。欧盟大多数国家也仿效德国制定职业资格预测方案。预测的内容不仅包括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其对职业的影响,而且包括消费者需求、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对经济发展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二是职业指导咨询。美国每年拨专款用于开发职业指导课程和培养学校的职业咨询工作者。法国将职业“方向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系列。德国则不仅在全国建立了180多个国立的职业信息中心,向全民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而且建立了国家职业信息网络,出版《职业现状手册》、《学业与职业选择手册》。

2.职业教育是强化创业的教育 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小企业数量或产值占60%以上的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瑞士及澳大利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近年来特别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开发符合职教特点的创业课程。以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为例,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欧盟委员会在“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通过开设有关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创业意识和精神;政府要为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简化手续,减免税收,为创业开拓宽松环境。非洲的肯尼亚规定所有的大学和培训中心都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实施了“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改革合作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小企业创业技能(ESSB)课程开发”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三个重点项目之一。

3.职业教育是有利环保的教育 环保作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自然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各国职业教育重视环保的措施包括两方面:一是设置涉及环保的新专业,如德国早在1987年就在世界上率先开设了“水供给与处理”专业;法国在“职业学习证书”课程中开设了“化工与污水处理”专业,在“职业能力证书”课程中开设了“城市卫生”专业;西班牙的培训中心开设了“大气、水、垃圾和污染分析”专业。二是在职业培训中注重对环保以及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德国在所有国家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中都写明了环保培训要求,英国也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化工和冶金课程中引入了环保的内容。

4.职业教育是贯穿终身的教育 当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其表征之一,是职业教育不再被看作是终结性教育而是一种阶段性教育,所以职前与职后教育应实现有机衔接,如德国作为一个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也高度重视职业继续教育,将职业继续教育分为改行、晋升和进修三类,对为适应科技进步和劳动组织变化的进修类职后教育,国家正制定规范的进修专业目录和标准。此外,德国还在互联网上提供全国范围内的职业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信息。英国政府规定,所有25岁以下的失业者必须强制性的接受6个月“半工半读”的在岗培训。欧盟则专门为那些已失业者、准失业者及社会不利群体,提供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的培训,以使其重新找到工作。表征之二,是职业教育不再被看作是普教衍生的附属品而是一种主流教育渠道,所以职教与普教、成教、高教应相互沟通。如芬兰在合并85所职业教育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了22所高职院校,职高和普高毕业生均有机会升入高职院校深造。韩国举办2年制的初级职业学院,所有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通过国家资格认证的技师以及符合国家规定工作年限的工人,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

5.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 让所有的人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准备就业,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又能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1999年在韩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能使社会所有群体的人都能入学,所有年龄层的人都能入学,它应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该组织在阐述21世纪头十年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计划的目标时明确指出,要大力提倡旨在保证女童和妇女享有同男子一样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努力使失业者、早期辍学者、残疾人、农村贫民、战争难民和复员士兵有机会接受正规或非正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职业指导和咨询面向社会所有成员。为此,近年来各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纷纷降低或取消入学条件。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员既有土著人、外来移民、母语非英语的人士,又有具有学历但希望更新知识和技术的人员。德国除对残疾人、妇女和外籍人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采取特殊的资助措施以外,还在世界上首次将普教领域的英才促进措施引入职教领域,自1992年起实施“职业英才促进项目”,每年向3千名高技能型青年提供每人3千马克的资助,进行重点辅导、出国学习,以培养职业、劳动世界的“行家里手”。

二、一个重大的定位: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职教运行体系

构建开放的、灵活的、多元化的职教体系,函盖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职教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主要是机制层面与机构层面两大方面。

1.机制层面 ①办学模式多元化:各国根据国情、文化以及传统与价值观的差异,在办学模式选择上呈现多元化趋势,如自由市场经济背景下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企业职业教育模式;计划经济或中央政府调节较强的国家,如俄罗斯、中东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及法国、意大利采用学校职业教育模式;实行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即所谓“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如德国、奥地利、瑞士、丹麦以及比利时,则采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②管理方式多元化: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和改革目标的差异导致管理方式的多样性,其一是职教管理部门的职能整合与分立并存,如英国、澳大利亚将教育部和就业部合并;日本则实施学校职教归文部省,职业训练归劳动省,农业、水产、航空、航海大学校归政府业务部管理的“多元管理”方式;其二是职教资格标准的国家介入与行业监督并行,如美国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德国的“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和“职业培训条例”都是国家标准,而英国的“培训与企业协会”、德国的“工商行会”、“手工业行会”,则行使了对国家标准实施过程的监督与结果的考核;其三是职教立法权利的集中与分散,包括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基本法与专用法。中央立法往往就是基本法,如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的统管全国职业教育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美国政府近年来制定的《职业合作训练法》、《2000年目标法案》,俄罗斯的《联邦教育法》、《初等职业教育法》,丹麦2001年生效的《职业教育培训法》。专用法如美国的《由学校到就业法案》,韩国1999年制定的《职业提高训练法》,法国的《青年就业法》,新加坡的《技能发展税法令》。地方法如德国各州政府制定本州职业学校的《学校法》等。③投资渠道多元化:多渠道筹措经费,发挥政府、企业、团体、私人四方面对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一是政府投资,如英国政府拨款建立“职业教育基金”,占职业学校经费的75%;马来西亚政府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韩国政府拨款建立“人力开发基金”;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投资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5%;美国联邦政府每年用于中职和高中后职教的经费为16亿美元,占职教所需费用的10%,在《2000年目标法案》中决定五年内增加50亿美元用于职教改革。二是企业投资,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投资者为企业,企业不仅承担培训费用,而且支付学生三年的生活费,各州政府只负责职业学校的人头费和管理费用;日本企业内职业教育与培训费用完全由企业承担。三是社团投资,包括各类基金会,如德国的卡尔·杜依斯堡协会、赛德尔基金会、大众汽车基金会等。四是私人投资,如私立学校学费、企业教育附加费等。澳大利亚规定年收入22.5万澳元的企业,其工资预算的1.5%用于培训。

2.机构层面 ①办学功能的多元化:职教为全社会服务的辐射作用增强,使职业教育机构由单一的正规教育向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存、单一的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单一的育人就业向产教结合的教育方向发展,使职教办学机构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最新的改革目标是向职业继续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敞开大门,使职业学校成为区域职业能力开发中心。新西兰的职业技术学院的招收16岁至50岁的学生。而美国的社区学院更是涵盖升学导向与就业导向两类目标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既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又招收成人和在职职工;既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又开展社区服务。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所属德新学院的“教学工厂”,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将生产和经营环境缩微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工业项目与服务、职业教育与训练、能力发展与转移三种渠道,既培养了职业人才,又为工业服务,增强了学院功能。②办学构架的多元化:中职教育机构内部构架的扩展变化,主要是培养目标和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校内培养目标的多样性表现在一校多制,普职沟通,允许不同培养目标在一个机构内并存。如美国、挪威、瑞典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兼有普高与职高培养目标的综合高中,采用普通班与职业班分班不分校的形式,高一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程,高二分流定向,普通班面向升学,职业班面向就业,同时兼顾升学。德国柏林州的高中中心、汉堡州的技术职业学校和商业职业学校、北威州的职业综合学校,将正规职业教育的“双元制”职业学校和职业专科学校、培养技术员或管理工人的专科学校、可按对口专业升入高校的专科高中以及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集中在一个机构内办学。还有丹麦的“双证制”职业学校,法国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的2年制班与招收初中肄业生的3年制班并存,等等。校内办学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在学习时间、教学地点的灵活多样。各国中职领域都发展了全日制、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以及业余或闲暇时间的培训班,采取灵活的学分制完成学业。教学场所既有学校课堂、实习车间、实验室,又有企业培训中心、实习基地、跨企业培训中心。德国在中职领域既有以企业培训为主的“双元制”职业学校,又有全日制的职业专科学校。英国的职业教育包括全日制的工读交替制以及部分时间制的日间教育与晚间教育。③办学层次的多元化:办学层次的纵向延伸,并非只是“高移”一种趋势,而是根据各国国情呈现初、中、高职教“竞相争艳”的多元化局面。“高移”现象包括中高职的一体化,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现有800多所社区学院提供高中后职业教育。加拿大有175所属于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大学。日本五年制的高等专科学校62所,在校生6万余人;二年制的短期大学593所,在校生52万人;二年制的专门学校近两千所,在校生68.5万人。韩国职业高中与二年制的职业专科学院联办的五年制高职已超过145所,在校生57万人。我国台湾的五年制学科学校也有69所,在校生135万人,占台湾专科在校生总数的71%。德国“双元制”职教向高等教育的延伸则起步于70年代,如今已建立22所三年制的职业学院,近年来开始在发展本科层次的“双元制”高等专科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两德统一后,德国东部地区的大多数专科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大学。俄罗斯将9年义务教育后的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后四个层次。与此同时,由于中职机构的规模扩展和功能增强,提高了办学效益,所以中职仍然是多数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欧盟15国中有11个国家接受中职的学生比例超过50%。特别是德国,接受中职的16至19岁年龄组的比例超过60%。职业教育与培训近年来也是东欧国家青年的优先选择,如波兰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在17至19岁年龄组占45%,在斯洛文尼亚占42%。

三、一个重大的突破:开展创新驱动的应用性职教研究

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是职业教育学和方法论的研究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专业职教科研机构的建设 建设高水平的职教研究机构在各国受到了极大重视。如德国的全国性的职教研究网络,其成员有隶属于联邦教育部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由总统任命,研究人员超过400人;有隶属于联邦劳动总署的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有各州教育部隶属的教育研究所职教研究部,如位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州的学校与教育研究所,位于索斯特的北威州教育研究所;有隶属于高校教育系的职教研究所,如不莱梅大学的技术与教育研究所,汉堡大学的职业教育研究所;还有经济部门的研究所,如科隆经济研究所等。美国从事职业教育的高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伊利偌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利福尼亚兰德学院、弗吉尼亚工业学院与州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共同组建了隶属于政府的美国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奥地利、瑞士、俄罗斯、匈牙利、土耳其也都相继建立了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有关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欧盟在德国柏林建立了欧洲职教研究机构(后迁往希腊)。

2.创新性职教科研课题的研究 职教研究成果逐步在下述职教领域里深入:①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求的理念,已为各国职教工作者所接受。德国、澳大利亚提出的关键能力的概念,英国的核心能力的概念,美国劳工部提出的包括资源合理支配、人际关系处理、信息获取利用、系统分析综合、多种技术运用的五种能力以及技能、思维、品德的三种素质,都强调了职业教育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德国最近提出的创新导向(或称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则把被动地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升华为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教育。②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导向。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所以经验在高新技术的条件下显得尤其重要,经验是通过过程而不能仅由课堂教学获得。美国医疗护理专业、德国工程技术专业的职教工作者,通过各自的教学实践,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劳动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这一思想为欧洲10个国家所接受。德国在职教教学中提出了“获取信息、指导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的四阶段教学过程,这是劳动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体现。③开发与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相应的课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的“课程群”,英国的CBET课程。德国则在职业宽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最新的职业学校的课程开发方案——“学习领域”方案。这种课程方案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获得要通过劳动过程导向的学习来完成。

3.应用性职教科研成果的扩散 职业教育中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形式各异、被称为职教论坛的场所,迅速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为近年来职教研究在广泛性、群众性和应用性方面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理论的每一重大进展,都立即在职教领域获得极大反响。德国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德国高校职教大会,与会者来自德国各地和世界各国,人数一般为1500人左右,有专题论坛和综合论坛30个。又如由德国联邦职教所举办的每四年一次的职教专业大会,是世界上高水平的职教研究论坛。欧盟各国,如荷兰、德国、英国、法国等还通过教育博览会组织职教论坛。

四、一个重大的进展:建设互动的国际化合作职教网络

经济全球化的信息社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分工与合作,劳动力的国际迁徙和劳动力的国内迁徙,将成为21世纪不可避免的潮流,这就向各国职教界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课题:发展双边、多边的职教合作,关注国际的、洲际的、区域的、特殊的职业教育问题,建立国际化的职教合作网络和运行机制。

1.多边国际组织开拓新的国际合作领域,将大大增强职教国际合作网络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世界职教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组织者,近年来在内容和范围两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例如在德国支持下建立的联合国职教信息网络,已连接128个国家的192个职教实施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在德国柏林和韩国汉城召开了两届世界性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新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技术教育国际计划,还打算吸收世界银行、欧洲培训基金会、东南亚国家教育部长组织、美洲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与资料中心、韩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共同组建职业技术教育国际联盟。教科文组织已决定在德国波恩建立一个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提供职教研究与发展信息,培训职教人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在曼谷、贝鲁特、达卡尔、圣地亚哥的地区或亚地区组织,为区域和本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而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1994年在澳大利亚召开了“亚太地区小企业创业课程开发”研讨会,1995年在印度组织了“指导各成员国按照各自国情开发ESSR指导手册和ESSB课程开发范例”的研讨会,1996年在北京组织了“亚太地区进一步合作与发展ESSB课程和确认核心教学流程及模块”的研讨会,1997年在中国西安组织了“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的典型教材转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职教教材”的研讨会,1998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召开了“小企业创业技能课程开发教师培训研讨会”。因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地区中心,已成为推进职教发展的驱动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与世界劳工组织合作,一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专门用于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网站,发布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信息和指南,推荐最佳实践范例,提供发展咨询;二是制定两个国际组织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里共同的政策框架,以协调教育与就业的发展战略。

其他一些国际组织,也积极参与职教的国际合作。如世界银行的职教贷款项目。又如“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根据中国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所的建议,将中国、文莱、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泰国、美国及中国台北的职教专家组织起来,就“职教教师标准及其开发方法”进行国际合作,取得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成果。

欧盟在国际职业技术教育领域里的合作更为广泛,在欧洲的活动尤其活跃。欧盟不仅在希腊建有欧洲职教研究中心,而且还在意大利的都灵建有欧洲职教基金会。欧盟正在实施的“莱奥尔多·达芬奇”职教合作项目,对欧洲各国职教的交流,科研成果的推广,具有积极的作用。

2.双边政府部门寻求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将大大丰富职教国际合作网络的内涵 各国政府,特别是美国的国际开发署和德国的联邦经济技术合作部,为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双边职教合作,提供了相当可观的经费支持。如德国在人员和资金两个方面,资助土耳其建立了国家级的职业资格研究所,并与其合作制定了土耳其职教专业目录。中德两国政府在近二十年专题项目合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政府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的综合性职教合作项目。欧盟总结了德国与奥地利对150种专业的职教证书互认的经验,在不改变欧盟各国职业教育体制的框架内,通过评估与考核,承认各相关专业的各国职业教育证书的等值性,制定了适用于欧盟各国的,用英、德、法三种文字印制的“欧洲职业教育通行证”,为欧洲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各国职教证书的互认,必将为新世纪国际劳务合作领域输送更多合格的职业人才。例如,发展中国家可向发达国家输送老年护理人员、家政员。又如,在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招标中,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将使应标方处于有利竞争地位。双边的以致多边的合作办学或合资办学,将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又一新领域。

标签:;  ;  ;  ;  ;  ;  ;  

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_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