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建设的框架、层次与失衡_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

高校学科建设的框架、层次与失衡_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框架、层次及不平衡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高等学校论文,不平衡论文,框架论文,层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基础建设工程,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和核心。高等学校应当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随着学科发展,不断调整学科建设思路。学科建设应由传统的规模发展转向更注重质量的内涵发展。

九十年代,在我国高等学校实现多学科融合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一个十分具体而又重要的课题摆到了高等学校面前:在高等学校的组织框架中学科功能应当如何体现?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深入探索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一般的大学都成立了学院,学院无疑是介于学校与系之间的机构,其学科容量基本上为1.5—1级学科,若以2级学科作为衡量尺度, 学院显然是若干二级学科群体架构,这正是学科群的雏形,由于各种科学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等往往都带有多学科特征,因此,只有学科群才能承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任。同时,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内在动力,这就是提出学科群建设问题的缘由。

学科群如何构成?这一问题最初由南京大学提出,南京大学从学科框架的构建出发,认为应当建立带头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带头学科是学科群的核心,学科群的主要研究方向、主攻目标基本上由带头学科而确定,而带头学科是根据国家科技优先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前沿,以及学校学科自身发展情况进行选择,因而学科群是一个相对变动的科学组织。这一思路的形成,正值中国高校竞相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关键时期,而且恰恰与“211工程”的总体规划一致,成为高校的基本共识,由此高等学校将学科群的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任务列入“211工程”项目。从此, 学科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日益成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热点。

一、学科建设中的两条工作路线

在一般概念中,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有关学科理论的探讨,似乎与高等教育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往往将其纳入科学学的范畴。其实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学校的两项主要功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恰恰都是以学科作为载体,因此,对于学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研究,正是把握了高等教育的关键,这就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真实涵义。从这个意义出发,学科建设的具体实践,应当在两条工作路线上进行拓展:人才培养路线与科研工作路线。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强烈而紧迫的形势,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生产知识,也就是对知识进行物化,这是现代大学与传统大学的分水岭。人才培养路线应当贯彻一级学科拓宽基础,前沿领域选择课题,推行跨学科联合培养的指导思想,这就将学科发展的机制有效地介入到人才培养路线之中,让高层次人才在学科的发展中成长。

在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学科建设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与提高,向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即通过设点、组团、集群、联网四个层次调整基础研究的工作结构,进行学科群建设,形成重点突出、逐级支撑、上下贯通、富有高校特色的基础研究体系,从而将科研工作路线导向一个新的层次。

这一思路可以进行以下描述,设点:以三级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着力于学科前沿的纵深开拓,使之成为重点学科领域的核心力量。组团:以新型研究所、研究中心为支撑,有选择地在二级学科或学科交叉范围内及现有研究机构的基础上,聚合集结、整合重组学科相关的优势研究力量,加强学科组织的“一体化”功能。集群:以学科群为生长发展带,即在主攻的重点研究领域组成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主体的带头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三个层次构建的学科群,形成在重点学科领域进行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的“生长带”和“辐射圈”。联网: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开放的网络型的新型科研组织,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合理分工、共同发展为原则,促进科技资源的最佳配置与充分利用,提高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包括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高技术发展和国防科技项目的承接能力,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作出重要贡献。

基础研究必须瞄准国家中长期战略目标,上述过程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主攻学科,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研究体系,从而达到以下目标:实现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三者有机的联动发展(一体化建设),以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创建国家级科研基地;建成跨学校、跨学科的基础研究体系,形成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强有力的逐级支撑格局;改革高校不合理的研究组织结构,打破小而全,增强承担国家科学大工程项目的整体实力;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加强高校科技协作网络建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二、学科发展中的层次性问题

学科建设的最新发展趋势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学科建设上力求从这样几个方面取得突破:原先保点、争点(博士点)的外延式的微观竞争转向对一级学科的内涵式的宏观竞争;单一封闭的行列式型的院系结构的学科组织形式转向多元开放的以学科群结构为主导的组织形式;单学科类别的学科群建设转向多学科类别甚至跨文、理、工等大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的学科群建设;学科队伍建设从原来意义上的二级学科的队伍建设转向一级学科或学科群队伍的建设。

据此,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多重选择,最重要的是学科层次的定位,这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问题,它包含水平层次、组织层次、内涵层次。

1.水平层次

重点学科由于自身的优势和力量,在选择研究方向和争取课题经费中,展开激烈的竞争,通过充分显示科学价值的竞争,培养造就出一批跨世纪的具有坚定宽广理论基础、系统深厚专门知识、能够总揽全局、勇于开拓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学科正是通过在科学前沿的突破,取得发展的。这种突破,就其科学的内部动因,存在着几种可能性:学科群内部存在着更富生命力的生长点;移植了其他学科的先进的研究方法;引进了新的理论概念,对原有的学科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因而导致了两种结果:一是突破现存的概念要素,扩大学科领域,从而分化、衍生出新的学科;一是学科发展改变自身学科的传统的概念要素,最终完成对现存概念要素的根本改造,即完全推翻原有的概念体系,或者以扬弃方式予以改造。其外部动因,则涉及到整个社会对科学发展的制约,即一方面取决于这门学科在科学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这是科学价值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该学科与实践活动领域联系的频繁程度,这恰恰体现了学科存在的经济价值。

因此,确定学科水平层次,其实是为提高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努力目标,学校可根据学科的水平层次进行支持、投入和管理,以及规划学科发展方向。

——国家重点学科,作为“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学科, 应当提出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建设标准,其最具典型意义的是所谓“五星级”学科,它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高等研究中心或工程中心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它们基本具备了形成具有强大推动力的主攻学科的条件,因而一般是所属学科群的带头学科,当然,这并不排除其他优势学科作为带头学科的可能性。

——省重点学科,博士点学科,其目标是力争国内先进,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的高科技学科,在“211 工程”学科建设中是学科群的重要支撑力量,如果从学校的学科框架考虑,这些具有生机勃勃上升势头的重点学科,将是第一层次学科的主要后续补充力量。

——由学科交叉、综合形成的新兴应用学科、边缘学科或横断学科,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与新兴产业的强烈需求,这些学科的产生往往通过学科群中各学科的相关生长而实现,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优势基础学科的前沿部分向高科技方向和应用领域的延伸,同时也常常出现在学科群间的交叉与作用的过程中,在综合性大学中这一层次的学科最具活力,一方面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能向更高的学科层次跃迁。

2.组织层次

学科组织与学院、学系既可能出现重合也可能有所交叉,不能完全归为同一概念,后者具有强烈的行政职能,而学科组织则更多地表现为学术功能,对于学科群组织更为明显,学科群是由若干学科模块进行功能整合而构成的,学科模块可能是整个二级学科,但更多的是二级学科的某些方向,正因为如此,它不会是一个系,同样学科群也不应当囿于某一学院,它是变动的、发展的,基于这种思想,形成了学科群由带头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构成的学科递进型的组织框架。

学科群的组织问题主要在于带头学科的选择,即选择那些属于国家优先发展领域、具有传统特色和竞争力、在学校的学科发展中能够起示范、推动作用的优势学科;带头学科所必备的条件是:层次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优秀的学科带头人、“211 工程”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以及承担着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带头学科的研究方向应当是:代表本学科前沿与发展方向,在一定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结合学科与学校的实际,定位适当。

学科群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必须有带头项目的牵动,带头项目与国家重大项目相衔接,保持学科群上、中、下游连续的基本特征,使上游学科不断地释放能量,向其他基础学科及中、下游学科辐射。因为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能量得不到释放,就会形成无效积累,其结果将会使学科改变发展方向,达不到预期目的。南京大学“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功能配位化学”学科群,从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可形成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两方面进行突破,集中体现在功能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以及表面、界面化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可望取得标志性成果。重大项目将提供学科发展的机遇、课题、经费,将有效地促进构成学科群的各层次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学科群内部资源的再分配,进一步优化学科群的资源配置。学科群以带头项目牵头,将打破原先各不相关的小项目、小课题的“小作坊”式的各自为政的层层壁垒,加快学科群发展的进程。

3.内涵层次

目前,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于拥有门类较为齐全的各类学科,综合性大学的基本特点是以基础学科为主导地位,采取基础-高科技-应用学科的学科延伸方式,这一局面可以通过“两个主攻”、“两个延伸”得以实现,即遴选主攻学科:其条件是,必须围绕国家目标;拥有优秀的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已经形成层次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精选主攻项目:研究方向瞄准学科前沿;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趋势;进入国家科学技术优先发展领域。同时,在实施主攻项目过程中能够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增强高校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两个延伸:加强基础研究向高科技领域延伸;基础研究向应用领域延伸。这是基础研究取得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延伸得以实现的条件,应当充分营造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以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新的学术思想的产生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综合性大学还应当追求基础学科、高技术学科、应用学科的和谐与协调,这三者的平衡关系,最终会影响大学进步与发展。

三、学科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进程,不难发现在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着学科发展的不平衡特征:

1.学科不平衡发展的趋势

学科发展中存在不平衡,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既然存在不平衡,就有可能在一些关键点产生“后发效应”,应当指出,这种“后发效应”,其实是一种高起点的平衡,不平衡发展一般呈波浪型推进方式:不平衡——平衡——不平衡,这一发展模式的描述,基于优先选择的“最有效秩序”的原则,在高起点上实现不平衡发展的战略意图。由此,可以提出在一些关键点产生“后发效应”的构想,这就是所谓新的学科生长点的问题。

学科的不平衡发展主要建筑在三个支撑点上:一、集中投资经过优先选择的关键学科,以期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二、采取“向上拉动”机制,通过学科群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将学科建设提高到较高的层次;三、发现和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这就需要确定具有强大推动力的学科,密切跟踪学科的发展前沿。因此,必须充分考虑优先投入的流向问题,即,应当是具有学科的互补性、交叉性、边缘性的相关区域;具有强大推动力的学术活跃、成果频繁的优势领域。

不平衡发展趋势的形成,是由于学科间相互运动的结果,从其运动过程角度来看,如果将其视为能量的转移,可以观察到不平衡发展大体上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能量的扩散,优势学科将其“溢出”部分转移到其他前沿领域,这可能就是新的生长点赖以成长的根据;一种是能量的收敛,学科的发展方向朝着效益良好的区域转移,自然所谓效益是指符合国家创新体系、科学技术前沿、社会发展趋势。因此新的学科生长点正是学科发展的凝聚点、收敛点。

学科发展机制不健全;发展速度与学科水平的不协调(学科水平跟不上社会需求),其反作用是降低学科水平;上、中、下游学科结合不紧凑,缺少相互支撑;学科整体发展速度对单个学科的影响;研究方向不明确,在社会发展与学科前沿中定位失当,拉长战线,乱铺摊子;投资力度与发展水平不匹配(投资主体的意志、对长期目标与短期效果的认识不一致,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等对学科作用的认识、要求反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求,最典型的是高校“211 工程”建设的投资问题)。

2.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形成与发展

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受其内部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又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新的学科生长与发展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主动型 自主式(学科内部发展规律起主导作用),根据学科的自身发展需要,将其他学科的技术运用到本学科中,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嫁接),如:生物物理学;或者若干学科生长的交叉点(杂交),如:生物化学等。

被动型 他激式(来自外部的被动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批新的学科点应运而生。如:科技情报、应用社会学、环境化学等。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不同类型学科生长点的发展速度表现为明显的不均衡:

应社会需求产生的新学科点发展速度最快,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信息经济、投资经济等学科点,1990年全国共27个硕士点,1996年增加到70个。但这类学科发展往往会随需求市场萎缩而减缓,随机涨落幅度较大;基础向应用延伸的速度与其延伸的程度密切相关,应用程度越高,科技转化率就越高,学科的发展速度就越快;基础向基础以及基础向应用前沿延伸的主要受国家和学校投资力度的影响,同时来源于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尤其是第一种类型,主要策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因而,更具备持久性、影响力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新兴学科主要分布在高科技及应用学科领域,从国家投资、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需要恰如其分进行统筹安排,因为这些新兴学科往往是以基础学科作为上游带头学科的学科群中的下游学科,这些学科一旦与产业接轨,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对学科群发展的重要的支撑力量。因此需要选择那些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能够形成对大的项目及课题的承接能力,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潜在科学、经济效益的新兴学科,进行优先建设。

3.基础学科必须以质制胜

研究方向处于学科前沿。以南京大学的凝聚态物理学科为例,该学科建点早、实力强,在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博士点评估中名列高校同类专业第一,在国家计委、科委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次评估中均名列前茅,这些成就均与该学科研究方向前沿密不可分。该学科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微结构的构型、组态、分布、相互作用及形成与转变规律,提示其与材料性能的内在联系。每当凝聚态物理领域出现新的发现或重大进展,该学科都能敏感地抓住机遇,占领学科前沿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近来,该学科对于“一维准晶的研究”已引起国际科技界的较大反响,Science 杂志审稿人评价这一成果“代表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引人注目的是,企业管理学科在1985年时,全国只有3个点,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企业的进一步搞活、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高层次管理人才的质量要求更高。到1990年企业管理全国的硕士点增加到21个,1996年增加到45个,博士点1990年4个,1996年增加到9个。

现代技术革命成果有90%来自基础研究。西方国家在R&D 的分类“战略研究”中,为支持国家的长远需求,将研究引向以期得到有望发现的特定研究领域,或者为解决已发现的实际问题而提供所必须的知识基础,其属性就是瞄准国家目标的基础研究。我国在进行了长期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优先发展研究领域,即基础性研究计划——攀登计划。基础学科只有瞄准国家基础学科优先发展领域,才能取得国家支持,才能取得发展空间,也才可能在学科前沿的突破中,产生带头学科。

高等学校要保持学科建设方面的领先优势,就应当在学科建设上不断追求创新,在高等教育的每一个转轨时期,都能够恰当地调整学科建设的思路与战略,这也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标签:;  ;  ;  ;  ;  

高校学科建设的框架、层次与失衡_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