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实施课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实施课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实施课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石冬梅

(内蒙古扎兰屯职业学院 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

摘 要: 职业学院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实施新课改,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促进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前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丧失人文精神、忽略阅读本质、忽视个性发展、精神吸引缺失等诸多顽疾,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制约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针对阅读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学院通过教学改革,在阅读教学中全面实施课改,是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重要前提和途径。用充满诗性与理性的教学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催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中文素养。

关键词: 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实施课改 问题 策略

1 中文阅读教学实施课改面临的问题

1.1 以丧失人文精神为代价获得短期“效益”

在新课改的实施中,中文教师掌握了大量的全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彻,运用的不恰当,没有真正理解阅读教学的实质和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盲目的认为,阅读就是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让学生记住并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而导致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色,学生对阅读产生厌弃心理。如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课堂表现,课堂设计,更多考虑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表现能否吸引眼球,能否标新立异,能否控制全局等,而不是从学生学习知识、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另有部分教师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不能从根本上教授学生懂得阅读的本质,乏味单调的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泯灭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2 极端模式探索弱化了文本内容挖掘

在现行的学校教学模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全面实施新课改的教育意见和方针,并且首先从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入手,摒弃枯燥乏味、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教师和学生们似乎都看到了,教学改革给他们的课堂学习带来的新感受,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被激发和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知识的课堂氛围有了极大的改观。然而我们也发现,如果教师过于极端地追求和探索教学模式的新概念、新形式,会必然导致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学文本内容学习的缺失和深入挖掘。文本内容的本质是什么,是文章作者所要传递和传达给阅读者的真正思想内涵和情感真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要失去原有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广大中文教师,切不可以追求课堂模式为主旨,而忽略了对阅读教学中文本内容本质的挖掘和探索。通过长期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我们知道,课堂教学要从整体出发,不流于形式,不追求华丽的课堂模式和表现,不刻意在表面上做文章,而是要以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为辅助,深入探索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内容的实质和内涵,让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都能得以顺利实施和实现,并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属性更新对于要素来说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在检查中发现有错填或漏更的现象。例如,一条省道在影像上明显已拓宽改造,通过与专业资料对比发现其属性由省道升级为国道。此时,可能会出现只更新了道路的类型、路宽,而忽略了其车道数的变更;有时还会出现只更新了一部分道路的属性而遗漏了其余道路的属性变更。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专业资料的深入分析及作业时的细心。

1.3 合作探究造成盲目的导向牵引

在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告诉我们所有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不能再延用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固然有它的不足之处,但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既有优点好的一面,也有存在缺点的一面。因此没有绝对好的事物,所以我们在分析和看待课堂教学问题时,要学会发现和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保留好的对的一面,袪除不利的一面。如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传授为主,而新课改实施后,多数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在课堂学习中,实施并引入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需要教师适当并合理的运用,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辅助,才能充分显现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和作用。因为课堂合作探究的目的、时机和过程都有很大的随意性。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并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这种有名无实的合作探究,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浑水摸鱼的学习倾向,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充分利用废水再利用,不但有效节约用水,还可以变废水为可再利用资源,有效缓解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适合大力推广。在循环水系统中,如今方案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还不能真实的展示出来,但是随着国家对水资源价格和污水排放愈加重视和投入,经济效益将会越来越显著。

1.4 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和心理世界的差异性

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不是单纯的泛泛阅读,也不是教师把已有的阅读情感、阅读认知和阅读体验强加于学生,并按照阅读文章的既定教授模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因为这种教育观念,存在着极大的主观性和束缚性,忽视和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和心理世界的差异性,违背了学生自然情感和意愿的表达,忽视了学生认知过程中,对于人生价值、人生体验的正确形成。

部分人追求美观效果,喜欢加湿器喷出白雾,而白雾的实质是水中矿物质随水雾喷出的结果。这些含有矿物质的雾滴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雾滴吸附细菌、病毒或装修时残留在室内的有毒物质,这种带有致病因素的“毒雾”被孕妇吸入过多可能是加湿性肺炎导致呼吸系诸多统疾的发病根源。孕、产妇这一易受疾病的群体,如果冬季室内过于干燥,可尽量选择无“雾”加湿器,并剂量在室内配置湿度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5%~50%之间,此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湿度过高容易致病[8]。而不使用加湿器时,务必将加湿器中水倒掉、擦干,防止细菌滋生,危害孕妇健康。

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读者、文本、作者三者合一,从而产生心灵碰撞和情感的共知,文本内容本身它不会说话,但通过文字向读者传达,作者是通过文字向阅读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自己的创作意图,如果阅读者在阅读文本后,没有情感的冲击和感悟,那么这样的阅读活动是失败的。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分析和认识到同学个体情感认知的差异性,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读后的感想,把阅读的真正体验和感受归还于学生,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成功的阅读。

2 中文阅读教学实施课改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我们总结并归纳了,阅读教学中实施课程改革后出现的问题,那么针对问题我们也制定出了策略,如下。

2.1 回归阅读教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实质,切实以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辅助,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把个人情感、个体认知通过阅读学习来自由的表达,不能剥夺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探索能力的发展和发挥。要通过教师正确的阅读指导,让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和阅读体验,并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技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中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桥梁,教师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精神底缊和素养。

2.2 走出极端教学模式的探索误区,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验学习快乐

教师要走出极端教学模式的探索误区,在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运用适合学生阅读学习,提升学生阅读学习自信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多阅览课外读物,提升阅读量和阅读水平,丰富阅读体验和感受,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会阅读学习的快乐,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和技巧,开拓探索思维的空间,拓展自己的视野,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学会积极应对一切问题和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积极阅读开始,认识美好事物,去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樊帆.新课程背景下中文阅读教学改革探索问题[J].文学教育,2016(12):56-58.

[2]刘晶.新课改下如何实施中文阅读教学[J].科学教育,2018(9):189-191.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9)09(b)-0143-02

DOI: 10.16661/j.cnki.1672-3791.2019.26.143

①作者简介: 石冬梅(1970,8—),女,蒙古族,内蒙古武川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院校语文教育教学。

标签:;  ;  ;  ;  ;  ;  

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实施课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