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护理分析论文_蔡淑芬

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护理分析论文_蔡淑芬

(湖北省大悟县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 湖北 孝感 432800)

【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18.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284-02

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的结石类型,其发病机制大多为胆囊结石未彻底治愈而引发胆总管结石[1]。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选择开放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虽然具有良好疗效,但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恢复。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中,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备受患者青睐。本研究分别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8.2±8.1)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3.5±0.8)月。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8.8±8.3)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3.8±0.5)月。纳入标准:符合胆囊并胆总管结石诊断标准[2];18~80岁;与本研究配合者;严重免疫性疾病者;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严重免疫性疾病者;合并肾、心、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严重血液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干预:术后及时告知患者结果,多与患者沟通,给予积极暗示,使其保持良好心态。②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治疗内容等,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④并发症预防:保持患者衣物及床单干燥清洁,定时辅助患者翻身,骨突出使用专用气垫进行保护,防止褥疮发生;注意全身保暖,对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按摩,防止出现深静脉血栓;遵医嘱给予足量抗生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腹腔镜术后患者创口较小,不需长期卧床,护理内容较为简单。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排气,减少术后住院时间。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切开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②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率(%)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 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切口长度为(3.15±1.05)cm、术后排气时间为(22.51±6.47)h、住院时间为(5.84±1.32)d,对照组切口长度为(10.25±3.08)cm、术后排气时间为(38.17±11.58)h、住院时间为(8.14±1.8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07、7.741、6.542,P均<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发生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4.65%,对照组术后发生胆漏3例,切口感染4例,胆管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1,P<0.05)。

3.讨论

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常伴有胆管狭窄、胆管感染、胆管梗阻等,极易诱发其他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手术切除病灶,对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理念不断深入,使得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有学者认为[3],腹腔镜或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性,更加符合胆道生理结构,不仅能减少手术创伤,也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创伤较与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这是因为腹腔镜下操作,切口分散,且切开较小,能减轻患者疼痛感。内镜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利于早期下床活动,经过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肠胃蠕动及伤口恢复,对预防术后感染、伤口疼痛、气腹等并发症均有满意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术后心理干预、饮食护理与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针对性预防并发症也能最大程度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4.65%,进一步证明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综合上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安全性高,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俞海洋,王金婷,张华国等.ERCP并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6):647-649.

[2]王功锦,王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4):266-268.

[3]刘学停,蔡军,孙登群等.腹腔镜与开腹再次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6):903-906.

论文作者:蔡淑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护理分析论文_蔡淑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