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论文_赵晓黎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论文_赵晓黎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赵晓黎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此可见,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更应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以提高能力。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体会。

一、努力创造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和谐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环境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教学环境和学习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的构成、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他们认知的“潜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认知材料,从他们耳熟能详的事例入手,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问题情境,使他们易于产生疑问,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同时还要注意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努力营造愉悦、宽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为每一名初中生都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就是课堂的小主人。因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少讲,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有些数学问题只要点拨就行,绝不给出答案,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要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去探索、去交流,把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启发初中生主动设疑,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能力,而质疑是积极思考的前提,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巧妙置疑,让初中生充分展现主动参与的个性魅力。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设疑,而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他们的独到见解,并且要想尽办法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要传授给他们质疑的方法,例如推证法、反问法、演绎法、联想法等。只要我们不断坚持,必然会提高学生主动设疑的兴趣,增强他们主动设疑的勇气与信心。

三、必须适时引导,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适时引导,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要着眼于引导,通过适时适度的引导有效激发初中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以产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良好效应。

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巧妙设计教学导入,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带入最好的学习状态,这对整节课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在讲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章节时,准备了学生熟悉的教科书、铅笔盒、足球、杯子、板擦、可乐瓶、苹果、玻璃杯等,让他们对这些物品观察后,提出问题:老师准备的这些物品哪些形状与球体、柱体相似?哪些与长方形相似?这样设疑从实际问题入手,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去探究新知。

2.加强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初中生关注社会、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因素,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样就会使初中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进而增强他们学习知识的信心,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有效激趣,我们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趣味性,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原有知识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个别辅导;对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我们还要降低要求,树立学习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以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

4.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他们在教学中提出的新见解、新观点、新问题,我们不要急于表态和否定,而是要他们在讨论探究中再去思考问题,反馈问题。我们要积极保护学生这种质疑、创新精神,在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上,还要想尽办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真正做到乐学、善思。

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中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有趣,使他们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学模式,他们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善于思考、乐于发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特长,真正体现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我们要创设开放式课堂,强化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境,进而使自主学习意识高效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应提倡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心理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问题。只要给以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在学生心中播下自主探究的种子,就能发掘学生个体的自我潜能,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结论,习得方法,丰富体验,进而在“再创造”的活动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瑾. 基于预习环节的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裴红冰,张国楚. 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研[J]. 数学教育学报,2005,02:94-96.

[3]孙慈根.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上),2011,08:158.

[4]潘立新. 提高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案构思[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04:75.

[5]赵绪昌.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10:48-51.

论文作者:赵晓黎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论文_赵晓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