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创新策略_教学过程论文

课堂教学创新策略_教学过程论文

课堂教学创新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是学生创新精神成长的主要园地,学校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所以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创新,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教学理念创新,二是教学策略创新。在这里,主要谈谈教学策略的创新问题。

第一,教师示范策略。这是课堂教学创新的一个前提,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自己首先要是一个创新者。自己要敢于创新,而且能够创新。事实上,教师在课堂里表现出什么样的创新状态,整个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就会处在什么样的创新水平。照本宣科、循规蹈矩的教学活动,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学生也不太可能表现出求新求异的精神面貌。教师要打破过于依赖书本、过于依赖教参这种简单的搬运工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所有东西都是由教参搬到教案上,再由教案搬到课堂上。教材上没有讲的不敢讲,书本上没有说的不敢说,认为书本上的一切都是真理,都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教师抱的是这样一种认识和信念,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是不会真正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强调教师要建立两个信念(或者说具备两种精神):一是要坚信一切未经自己确认的知识都是可以怀疑的,就是要有一种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但这不是盲目的怀疑,只要不是经过自己验证的、不是经过自己确认的,当然是可以怀疑的。书本上的道理讲得对不对,原理讲得是否合理,教师完全有怀疑的权力,教师要善于去怀疑,要有一定的怀疑精神。这是科学进步的一个基础。二是要坚信,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因此都有改进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具备一种批判精神,对现存的事物要能够批判,要敢于批判。这是创新的一个必要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能经常从创新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很多新的想法。教师的一点变革,都会引起课堂里更大范围的变革。例如,一个美术老师在教学生画画,原来的题目是《画太阳》,就是要求学生按照课本的要求照着画就行了。可是这个老师在设计和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把题目变成了《我心中的太阳》。这样一调整,整节课的思路就不一样了,因为学生想象的空间被打开了:首先我心中的太阳是什么样的?不同的学生对太阳的感受与体验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有的学生把对不同季节的太阳的感受画下来,表现出了独特的想象。他把夏天的太阳画成一个面目狰狞的恶魔,因为他认为夏天的太阳烤得大家无处可躲,汗流浃背,像恶魔一样;把秋天的太阳画成一个慈祥的母亲,因为它像母亲一样在呵护着我们,把我们照得暖洋洋的;把春天的太阳画成一个公主,因为春天的太阳像一个美丽的公主催生了大地,使大地复苏,使大地变绿。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如何设计教学,在设计时能不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创新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这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能不能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第二,减少约束策略。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统一约束和整齐划一的要求。无论是在课堂管理上,还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应该把学生解放出来,减少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不要对学生约束太多。特别是不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设置过多的禁区和限制,这涉及到能否从深层次上解放学生,激活课堂,鼓励创新。长期以来,教师往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预先设定标准答案,预先设定解题思路,真正能够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够自由想象的,能够探究发现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虽然我们在课堂里也在进行启发,课堂里气氛也很活跃,但这种活跃的气氛下面隐藏的是学生的思路被老师牢牢控制:问题提出以后,老师很快就会以诱导性的、暗示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他已经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框子中,很快引导学生向这样一个标准化的答案迈进。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这样,这确实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如果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普遍对待所有的教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空间就很小。创新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这在我们的教学中随处可以表现出来。比如有老师教《火烧云》,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把火烧云描绘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本来这位教师的设计是在课文教完后,让学生对照课文中关于火烧云的描述,联系他们对火烧云的实际认识,把对火烧云的感受也写出来。这本来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写作,完全可以发挥学生的自由想象。但是这个老师布置完作业后,又附加了一个要求,说也要像作者那样从描写动物的角度来写。这样一来,一个开放的题目刚刚给学生预留的想象空间,由于老师最后这样一个多余的要求和约束而重新被关闭了。于是所有的作文都是从描写动物这样一个角度来写:火烧云像一匹马、像一个大猩猩、像一个小兔子等等。虽然写得活灵活现,但学生没有跳出老师设定的框架。另一个事例是,一般教师讲《失街亭》,都是在讲马谡如何不可取,从批评的角度来谈。有位教师感觉到这样讲把学生的思路给框住了,他给大家作了新的提示: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马谡有这么多不是的地方,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后,大家的思路就放开了。有个学生写出了很好的文章,题目叫《壮哉!马谡》,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觉得马谡这个人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比如说勇于承担责任,失了街亭后,他没有推卸责任,自己承担责任并负荆请罪。另外觉得他是一个可以慷慨赴死的大丈夫,街亭失守后,他完全可以投奔到敌方去,保全自己的一条性命,说不定还可以混个一官半职,但是他没有,他立下了军令状就决不违约,主动去见诸葛亮,请求一死。这样一种气概,是值得肯定的。再就是对国家的忠诚,他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请求抚养成人后,继续报效祖国。对于马谡,戏曲也好,小说也好,都是从反面来说。但是换一个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可以挖掘出他诸多可取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约束,把捆绑学生思维的一些绳索解开,把学生真正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头脑,解放他们的双手,这样的教学才可以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第三,鼓励质疑的策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对儿童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的问题很多。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孩子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题来,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是相联系的,包括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很多荒诞不经的问题,我们常常采取的策略是呵斥制止,不予理睬。这样时间长了后,孩子的质疑问难的精神会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要使孩子能够不断提出问题来,教师和家长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和方法。如何应对学生的发问,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根据长期的研究,他把家长和教师应对学生发问的方式按水平的高低确定为七级。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发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他把外界的经验通过问题问出来,在教师、家长和成年人的帮助下,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然后把这种经验再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待问题,如何回答问题就很重要,这种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中介作用。帮助孩子把这种问题经过整理,经过讨论,使他尽可能快的把外部经验内化成为内部经验,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家长和教师回答问题的水平越高,这种中介的意义就越大,对孩子的帮助就越大。按照斯腾伯格的研究,成年人应对孩子提问的水平、中介的意义和价值由低到高分为七个级别:

第一级是回绝问题,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不予回答。由于小孩的问题太多了,所以家长和教师采取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命令孩子闭上嘴巴,不许他们乱问,给予训斥、给予拒绝。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也是最低级的水平。这种回答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使小孩变得不会发问,最终会变得排斥学习。根据斯腾伯格的调查,这种水平的回答非常普遍的存在。大部分的家长和教师都有过这种方式的回答,当然程度不同。

第二级是重复问题。孩子问出的问题做家长的或不知道或简单的给与应付,或者是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作认真的思考,只作简单的重复。比如说,孩子看到一个人疯疯癫癫,就问他的父母,那个人为什么疯疯癫癫,父母可以简单的告诉他,这个人疯疯癫癫是因为他是个疯子。这样的回答看起来也是一种回答,但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是一种废话。说那个人个子为什么那么高是因为他长得高。有时候教师为了简单的应对学生,就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把学生给打发走了。当然,这个比那种简单的拒绝甚至呵斥好得多了,但是长期这种回答,对于孩子认识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种回答的中介价值很低。

第三个级别就是承认自己无知。这种回答就是为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不知道的情况下,承认自己无知,这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回答虽然没有直接的中介价值,但它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给孩子一种自信心。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问得老师不知道的时候,这个孩子会是怎样一种心态,他会感觉自己是了不起的。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有鼓励的价值。但这种问题,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发生,如果每次提出的问题我们都不知道,对孩子成长还是不利的。但它比不懂装懂要好得多。如果不懂却要编出很多理由来,完全是一种哄骗孩子的态度,不但使孩子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也使孩子从成人这儿学会了不懂装懂。

第四个级别是鼓励发问者寻找资料。这种情况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了解得不够确切,教师鼓励学生查询资料,而且给与查询资料的指导。这种情况在中学阶段,特别是在高年级是比较经常的出现的一种回答问题的方式。

第五个级别是提供可能的解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是十分确切,可以给出几种答案供他们选择。比如说山东人都长得很高。孩子有可能问为什么山东人都长得那么高,这种问题我们很难找出确定的答案。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给出几种可能的答案,让学生去选择,比如说有地域和气候的关系,有饮食的关系,有人种的关系等等。让学生选择后判断一下,为什么是这种情况。

第六个级别是鼓励儿童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评估。教师提供了几种可能的答案,由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通过资料的收集、通过研究性的探讨,对问题进行评估,对答案进行评估。不是做简单的选择,通过实证,通过评估,通过资料的收集,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的共识。

第七个级别是鼓励学生在评估答案的基础上,对可能的答案一一加以验证。这就更进了一步,实际上是把对问题答案的获得设计成一个研究项目,学生进入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状态。让学生对问题加以研究和验证,这就把对问题的简单回答引入到一个高层次的研究了。实际上我们说的研究性学习,就是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中间是一个研究过程。到了第七级实际上是把一些高难度的问题、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让他们独立地去思考、研究、探询,最后对答案作出验证。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应对学生的发问,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不同的应对水平,不同的回答方式,对学生的帮助和影响是不一样的。另外就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的建议是延迟作出判断。而不像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教师马上要给一个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式地给予否定。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老师不经意间就可能受到伤害。比如有这样一个课例,老师讲完摩擦力知识以后,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把一个很紧的瓶盖拧开?按照常规的思路,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无非是集中在这么几点上:使用一块比较粗糙的布或借助于这样的工具,增加手掌和瓶盖之间的摩擦力,把瓶盖打开;用力加大对瓶盖的压力,把瓶盖打开。这些方法都是考虑如何增加手与瓶盖之间的摩擦力,加大摩擦力后把瓶盖打开。但还有同学提出,可以把瓶盖放到火上烧,烤一烤后可以打开:还有同学提出在瓶盖和瓶口之间滴几滴润滑油也可以把瓶盖打开。对这样的答案,老师没有给予肯定。因为老师认为这种回答跟这节课所学的摩擦力没有直接的联系,烧瓶盖是热胀冷缩的问题,加润滑油也无关,所以当时很快就把这几个答案否定了。但事后这几个同学不服,下课后找老师来争论,讲道理,我们也使用了摩擦力的原理,你前面讲的是增加摩擦力,讲的是手与瓶盖之间的关系,我们考虑的是瓶口与瓶盖之间的关系,瓶口与瓶盖之间刚好相反,减少摩擦力可以使瓶子更容易打开。滴了润滑油后,瓶口和瓶盖之间摩擦力减小了,拿火烧一烧,是热胀冷缩,瓶盖膨胀,也是减少摩擦力,所以他认为这个答案也是与讲课内容相关的,后来老师在同学的启发之下,认识到了自己的评价有错误,把它更正了。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老师如何对待学生中的不同意见,需要我们作出更加冷静的判断,特别是对于那些我们把握不准的问题,在没有十分把握的前提下,宁愿延迟作出判断,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思考能力的形成。

第四,加深理解策略。加深理解主要是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创新氛围的角度提出的,因为目前来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师生、同学之间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同时“理解”本身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教学的效益。也就是说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良好的理解状态,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在不同的思考环境里面,学生理解问题的水平,智力水平也是明显不同的。所以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理解型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的创新,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加深这种理解,我主要是谈两点建议,一点是要求要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换位思考,要真正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我们不能总是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价值观、成人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去看待学生所做的一切。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客观上的差别是存在的,并且因我们的世界观、人生阅历、年龄状况的不同,在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总是用成年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来对学生强求一律,把这些东西强加在他身上,师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就会不断加大。当然这样讲并不是一切迁就孩子,完全按照它们的标准来对待他们,而是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适当调整思考的方式。在有些情况下,有些在老师看来不能支持的事情,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你会觉得很正常的,应该去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如果总是按照成年人的意志强求一致,我们去主导他们的一切,到头来师生之间的这种紧张,甚至教育教学效率下降都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是他们不愿意听,不能理解的。我在江苏的时候听过这样一个实例:“七一”党的生日快到了,幼儿园里要搞个活动庆祝一下,后来老师就灵机一动,设计了一个活动叫《给党过生日》,小朋友们很高兴,都欢呼雀跃。上课后,老师发现这些平时很听话的孩子怎么也坐不住,总有下面小朋友在交头接耳,唧唧喳喳,安静不下来。最后终于有几个小朋友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溜到门口,把门打开了往外张望。老师很生气,把他们拉回来,批评他们:你们往外看什么?小朋友们都嚷嚷,给党过生日,都这么长时间了,党怎么还不来?在小孩子眼里,给党过生日,党就应该坐在那里,大家要一起唱生日歌,吹蜡烛等。后来我想,这个活动不能放在幼儿园,如果放在小学和中学去做,可以搞得有声有色。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党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设计这样的活动,明显脱离了实际,这是我们成年人一厢情愿的,我们成年人认为好的东西,小朋友不一定就喜欢。这就是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如果从成年人的眼光,这种活动有什么错呢,一点错没有。在我们现实教学中,这种实例很多。我们很多事情都是一厢情愿的,我们认为好的,学生一定会喜欢,其实不是这样的,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一种障碍。所以,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虽然这条要求很朴素,但是真正去实践的话,并不容易做到,应当说对教师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第二点要更深化一步,把要求提得高一点,就是向孩子学习。在课堂里面,我们还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师生共同成长。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获益和成长,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师也在不断成长。课堂里发生的事情都是双向的,是师生互动的。过去我们认为课堂里只有一种学习,就是学生向教师学习,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课堂里的学习是多种多样的。起码主要的学习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主导性的学习,即学生向教师的学习。另一种是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在家庭里同样存在这样两种学习),这是一种互动过程,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学习发生在潜移默化中,是在无形之中形成的。教师向学生学习,主要表现为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一些特征、品格、行为方式无形中对教师产生的深刻影响。青少年群体对新事物的高度敏感、旺盛的学习欲望、好奇心、同情心、纯真善良以及特有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感染和影响教师的。就这一点而言,成年人相对孩子来说是要差一点。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对外来的变化越来越迟钝,孩子为什么问题多,是因为外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它对外界抱有很强的好奇心。这样,他的大脑才会在不断的思考。整个世界对他而言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而成年人则不一样,我们对很多事情都见怪不怪。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好奇性会变得越来越淡漠。但是我们跟学生在一起,在这样一个交互的过程中,教师无形中会受到影响,所以作为教师这样一个职业,教师的好奇心、教师对新事物的追求跟其他职业比较起来,应该胜出一筹。这就是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是这种学习的结果。

第五,环境支持策略。实际上前面所讲的这几种策略,都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具有创新色彩的环境。但在课堂创新方面还有必要从环境的角度作一些思考。理解本身具有潜在的教学效益,环境本身也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教育教学效益。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句话:他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学会说话。意思就是把学校可利用的环境因素充分利用起来,让它对人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创设什么样的教学环境是很重要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创新中非常关键。教学环境从大的方面来讲,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心理环境,一个是物质环境。这两类环境如果我们给与适当的改善,都有助于课堂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创新的气氛。从心理环境来说,课堂里有没有一种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的气氛,对智力活动,特别是对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只有在身心松弛的状况下,他的创造力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如果这个环境是一个充满着高紧张焦虑的环境,不要说创造,人的正常智力活动都会受到障碍。举个简单例子,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有些胆怯的学生在老师提出问题后,跃跃欲试想回答,当老师真的点他之后,由于高度的紧张,他可能会出现正常思维的中断,张口结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等他放松下来,平静以后,他又会想起来。所有这些都可以充分的说明,心理气氛对人的智力活动、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采取一切手段来形成一种对学生没有心理上压抑、威胁的心理安全的环境,这是进行创新活动的一个前提。另外就是在课堂座位的布置,课堂的设计这些方面也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现在课堂座位的安排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课堂从小学到大学,几乎看不到什么区别。课堂的形态都差不多,光光的四堵墙,中间横成排竖成行摆着桌椅,小学和大学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教室。教学环境设计个性化的问题,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特别是我们搞创新,就一定要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个性化的设计。特别是座位的编排方式,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对人在课堂中的行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在国外收集了很多这样的资料,的确是如此。秧田式的编排方式,横成排竖成行,大家都面对老师,教师高高在上。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这种方式最容易突出老师的权威地位,这样的编排方式最有利于老师发挥,它会把老师置于一个核心的地位,这种空间的特点,本身即决定了老师的权威地位,而且老师在讲台上的时候,会给学生形成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压力,这样的编排方式,课堂纪律比较好保持,但同学之间的横向交流的渠道,基本上是被阻断的。所以学生之间要讨论、要说话、要干点别的事情,不容易。但是变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是马蹄形的,或者是圆形的,或者是一会议桌型的,也就是现在分小组,是小组型的,四五张桌子围在一起。这种空间形态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感在不断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威胁感大大的降低了。所以学生实际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测试下来与传统的秧田式的课堂里的学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这是空间特点客观上决定的。我们现在搞课堂的创新,要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班级的规模,但是这一点上我们现在很难做到满意的程度。我们的班级规模都是超大班额,一个班五六十个人,这是一般的,多的七八十个人,一百多人的我都见过。一个班级满满当当,下课十分钟了,挤在最边上的同学还没来得及去上厕所,上课铃就响了。这样的班额不要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课堂的机会,实际上他们的很多基本的权利被剥夺了,包括刚才讲的上厕所的权利都不能实现。所以班级规模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超过五十个人的班额都属于非人道的。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势必有许多学生基本的学习权利都被剥夺了,学习机会就不均等。45分钟能参与讨论的,能与老师交往的毕竟是少数同学,有些同学永远处在课堂的边缘,成了课堂学习的边缘人。这都是过大的班级班额造成的,同时这种班额又是不利于小组讨论、小组学习的。而现在确实证明小组讨论、小组学习是有利于学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进学生的交往、有利于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所以韩国就明确规定所有的中小学要增加小组学习,把小组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大力推行。但是我们现在这么大的班额,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确实有困难。这在无形中也对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他们的机会太少。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搞一些实验,搞一搞小班化教学,在小班里学生研讨、探究、发现的机会要多得多。现在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在搞小班化教学,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在人口密集地区这个目标还很难实现,但是我觉得只要有可能,应该尽可能缩小班级规模。从创新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必要的基础条件。在一个七八十人的班级里,常规教学都维持不了,怎么谈得上去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最后一条策略是教学开放策略。所谓教学开放,主要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认识和基本过程的变革,使得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和学习状态,使教学向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和现实教学情景开放,有效增强教学的弹性、灵活性、选择性、创造性和价值生成性。通过变革,尽可能改变教学的封闭、僵化和按部就班的固有特点,改变教学游离于现实学习之外的表演式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堂由教向学、由钢性体制向弹性体制的两个根本转变,使教学过程在动态、发展、生成、创造的过程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要做到教学的开放,首先要在认识上作一些必要的反思。按照过去经典的认识,我们对教学过程有这样一些基本的认识:即它是一个可以预先设计的、由若干既定的环节和过程严密构成的、以及由教师严格控制和掌握的过程。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它的基本程序是不能变更的。这种认识导致我们在实践中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高度预设、高度精确化、程序化、程式化的标准生产过程。这种认识及其实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与背景。由于班级授课制是在近化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形成的,因此,其教学体系的形成无形中受到了工业生产的影响,或者说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近代工业生产的一些原理,如批量生产、标准化、高效率、程序化、精确化等。其中有些东西我们仍要坚持。因为这是班集体教学所固有的特征,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完全改变。但在创新目标之下,我们在合理继承的同时还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把教学过程仅看作一个高度严密的、预设的、不变的和机械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成长的要求越来越突出,教育过程的整齐划一和高度标准化与人的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内在矛盾,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正视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就教学过程而言,我们既要看到它程式化、标准化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的一面。教学过程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的过程,变革和创造是随时会出现的,因为它是由活生生的人以及人的活动构成的过程,而不是由死的物和机器构成的生产线。所以必须把握住教学过程动态、开放、变革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更贴近于学生的现实,贴近他们的真实,避免那种过于僵化的、过于机械的、表演化的教学。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课堂教学的开放和创新实际上要求我们在基本的教学常规的基础之上实现新的突破,或者说在“入格”(这个“格”就是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再“出格”。你要创新,就要在入“格”以后再出“格”。所谓课堂教学创新无非就是一个“入格”和“出格”问题。对于教学质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学质量比较稳定的一些学校和地区来说,入格已经不成问题,大家已经都有一整套教学的常规、规范。那么入格以后,一定要出格,出格就是创新。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按照常规的要求把握教材、把握教参,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同时还要留下必要的调整和创造的空间。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采取一种框架式的设计,就是把基本的东西如目标、内容、重点难点、基本环节等设计清晰,但是不要搞得过于具体,过于琐碎。如果一个教师,把教案设计到了剧本的程度,把每一句话都转化成台词,那么他在课堂中除了按照剧本表演,基本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应对那些课堂里出现的新情况,也没有机会随机应变,适时创新。很多情况下新出现的情况可能是教育的一个最佳时机,一个教育转化的契机,教师应善于捕捉这种契机。教学应该搞结构式的设计,这是我一直在倡导的。写教案时如果具体详细到说每句话用几分几秒,解决一个问题占时几分几秒,规划到这样一个详细的程度,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必然会被窒息。课堂教学创新一定要讲求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内容的处理,师生关系的建立、时间空间的安排到教学成果的呈现都应该是开放式的。这种开放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生此时此刻的真实状态及课堂中现实的情况,在遵循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状态,在互动、生成、创造、发展的过程中来推进教学。过去有些观摩课,我觉得设计得过于精致、过于精巧,过于机械和程式化,表面上给人无懈可击的感觉,实际上一点生气也没有。学生完全在老师的控制之下,非常被动地配合老师进行演出。课堂中真正应该有的创造、应该有的生气、应该有的创新精神都在这种精巧的设计、严格的控制和严密的程序下被牺牲掉了。我听过一节语文课——《小小的船》,可以说教师的表演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节课里,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师的表现,就象我前面所讲到的,事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比如,要三个学生发言,绝对不能出现第四个,多出一个学生可能时间上就会出现问题。所以老师完全在按照设计好的环节控制和掌握这节课,整节课在老师设计、诱导之下、学生很乖地配合老师的演出,双方配合得非常好。从表面上看来,一节课进行的非常流畅,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衔接得非常紧密,环节之间的转换也非常明显。应当说这个老师是个高水平的老师,教学的基本功、水平是很高的,一切挑不出问题,达到了完美精致的程度。但是问题只有一个:机械僵化、目中无人。一节课学生完全在老师的掌握之中,不给他们任何自由放开、去想象、去实际感悟的机会,完全由老师领着一路小跑,问题点到之后,马上转题,学生始终处在很紧张的状态之下。虽然课堂气氛很热烈,但很压抑,好像一个被老师紧紧捂住的火山。在这节课的中间教师曾提过一个问题,应该说问题不错,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黑板上有一个挂图,是一个小女孩在月亮上荡秋千,他的问题是假如你是这个小女孩,你在月球上荡秋千,你会看见什么?这是一个激发想象的问题,但是,学生还没展开的时候,老师估计设计的时间已经到了,在让两三个学生简单谈了几句后就马上打住,转入了下一个问题。结果在快下课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老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一个男生站起来回答完问题后,老师示意他坐下,但是他不坐,却突然用手指着挂图,说如果我是那个小妹妹……这时老师很紧张,已经发现这个男孩把问题倒回去了,所以赶快打手势示意他坐下,但他不坐,坚持要说。这说明这个小男孩半节课的时间都沉浸在这个问题里,沉浸在在月空中看到了什么。因为老师没有给他机会,想象没有发挥出来,他就感到很难受,所以好不容易有一个机会回答问题,他就说:如果我是那个小妹妹,我会看到天空中晚点的飞机、发射的火箭、划过的流星……接着还要往下说,这时老师已经是忍无可忍,几步走过去,把他一把摁了下去。教师所以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打乱了既定的程序,影响了表演过程的精确性。这实际反映的是教师的观念问题。我认为课堂的生命力是在动态、变化、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学的价值、教学的目标、教学的任务也都是在师生互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实现的。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理念来看待它,是让教学服从于死的程序和人为的条条框框,还是服从于学生真实的需要和变化的过程,这是至关重要的。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教学的开放是实现创新的一个基础,只要我们在认识上不断转化并采取有效的策略,课堂教学的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深化下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一定会在不断创新课堂中得到成长。

标签:;  ;  ;  

课堂教学创新策略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