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论文_张绍金,唐诚,徐其显,杨林,陈红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论文_张绍金,唐诚,徐其显,杨林,陈红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摘要】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与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诊断准确率:MRI为93.8%,CT为81.3%,χ2=10.3621,P=0.0000。(2)诊断失误:MRI诊断失误率6.3%,CT诊断失误率18.8%,χ2=4.2615,P=0.0231。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诊断准确率方面比较中,MRI检查方式更占优势,MRI与CT检查方式可以结合应用,提升临床诊断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075-02

作为临床中的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其髓核或者纤维环突出,从而压迫神经根造成的。通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腰痛、行走困难等。腰椎间盘突出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临床上一般通过MRI与CT检查手段对该疾病进行诊断,以上两种的检查方式各有优缺点,现就对其诊断价值展开详细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临床诊断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男患45例,女患35例,年龄范围在27~68岁之间,平均年龄40.7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5个月。80例患者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有不同程度的腰痛,活动时疼痛感强烈,稍作休息后得到缓解。80例患者均接受MRI与CT检查。

1.2 方法

80例患者均接受MRI与CT检查。其一,MRI检查:80例患者均采用西门子MAGNETOM Essena 1.5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指导患者仰卧位,扫描参数矢状面设置为T1WI和T2WI,常规横轴位为T2WI,对椎间盘突进行观察。其二,CT检查:全部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检查机,指导患者仰卧位,层厚0.625mm,层距1mm,对腰椎间盘连续扫描四次,对腰椎间盘突出位置、形态以及密度等进行观察[1]。

1.3 评价标准

对比MRI与CT检查方式的正确诊断率以及失误率[2]。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软件SPSS18.0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检查结果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值检验法(x-±s)和χ2检验法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值小于0.05则代表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诊断结果分析

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诊断率,其中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36例(45.0%)、椎间盘脱出18例(22.5%)、椎间盘结节8例(10.0%)和椎间盘游离13例(16.3%),诊断率为93.8%(75/80);而CT诊断中腰椎间盘突出33例(41.3%)、椎间盘脱出16例(20.0%)、椎间盘结节5例(6.3%)和椎间盘游离11例(13.8%),诊断率为81.3%(65/80)。明显MRI诊断率(93.8%)高于CT检查诊断率(81.3%),χ2=10.3621,P=0.0000。

2.2 诊断失误结果分析

诊断失误分析中,MRI漏诊3例(3.8%)、误诊2例(2.5%),诊断失误率为6.3%(5/80);而CT检查中漏诊10例(12.5%)、误诊5例(6.3%),诊断失误率为18.8%(15/80),由此可见,MRI诊断失误率(6.3%)低于CT检查诊断失误率(18.8%),χ2=4.2615,P=0.023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之一,患者临床表现可为腰部出现疼痛,从而使该部位的纤维环坏死,导致髓核组织突起,最终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以及周边韧带是相互连接的,会形成一个生理性弧度,腰骶椎交汇的地方需要承受较大压力,因此人在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下很容易出现劳损,增加椎间盘出现问题[3]。腰椎间盘突出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或者是长时间的腰部劳损,使得脊柱内外力失去平衡,椎间盘髓核破裂,进而突出,压迫周边腰脊神经。患者不宜长时间查站立或者是走路,特别是疾病较为严重者只能卧床休息,就算是仰卧位也可能会出现腰疼。疼痛感主要从腰椎间盘突出部位,涉及到下肢躯体。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那一节段,一半要看是那一部分受到压力大小以及活动大小,青壮年患病率高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左侧椎间盘突出的概率比右侧的高出很多[4]。该病主要表现在患者腰部疼痛、行走障碍等不适感,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甚至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因此临床需重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本次重点对MRI与CT诊断方式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纳入80例研究例数,全部接受MRI与CT检查。

传统临床上诊断需要通过X线检查,该检查方式可以将椎间隙异常显示出来,除开脊椎滑脱、肿瘤等疾病,X线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还是比较的低,并且出现较多漏诊的情况,临床上已不建议应用该检查方式对椎间盘突出进行检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MRI与CT检查已经被应用于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中。其中CT检查可扫描范围广,可以将突出物清晰的显示,扫描速度快,检查费用较为合理,可以对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CT检查对椎间盘游离方面的诊断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而MRI检查扫描时间稍长,可以通过多方位对椎间盘进行扫描形成图像,可以通过图像观察椎间盘突出或者是脱出情况,成像较为清晰,利于观察患者疾病进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诊断准确率方面:MRI为93.8%,CT为81.3%,χ2=10.3621,P=0.0000。在诊断失误方面:MRI诊断失误率6.3%,CT诊断失误率18.8%,χ2=4.2615,P=0.0231。提示MRI检查在诊断椎间盘突出方面更为优秀,清晰展示纤维环破裂的情况,有利于后期治疗。

根据相关研究表示,CT检查优势也不可忽视,CT对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或者是髓核钙化有较高的敏感度,而MRI则在诊断脊髓变形、椎间盘变性方面具有较高诊断率。CT不能清晰的显示脊髓或者是神经根受到压迫后出现水肿时的情况,即使图像经过处理,其分辨率也没有MRI的高,因此CT检查在空间细微结构显示方面无法与MRI的优势相比。临床诊断还要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全面体检后,开展影像学的检查,CT检查在骨组织检查方面效果佳,而MRI则是在软组织方面的检查占有优势[5]。

综上所述,诊断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检查各有优点,前者诊断率高于后者,同样也有出现诊断失误的情况,诊断费用方面,CT检查费用相对少,MRI检查费用稍高,临床上MRI与CT可结合使用,确保诊断率。

【参考文献】

[1]刘锋.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15):72-73.

[2]刘宏波.MRI与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8):57-58.

[3]刘旭平.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比较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60-61.

[4]杜红,胡含明.腰椎间盘突出症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1):86-87.

[5]刘永,滕云.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9):1734-1736.

论文作者:张绍金,唐诚,徐其显,杨林,陈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论文_张绍金,唐诚,徐其显,杨林,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