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年思想引领的路径探析-基于培训工作视角论文

加强青年思想引领的路径探析-基于培训工作视角论文

加强青年思想引领的路径探析
——基于培训工作视角

蓝艳艳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东省团校),广东 广州 510080 )

摘 要: 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中,引领的方向、内容、方式、效果方面存在一些难点困境。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对思想引领的认识;敏锐挖掘,积累思想引领的素材;不断创新,丰富思想引领的方式;多方培训要素配合,不断完善培训工作,提升青年培训工作的思想引领效果。

关键词: 青年;思想引领;引领路径

新时代之下,社会现象丰富多元,社会思想纷繁复杂,青年思想亦日趋多样,加强青年思想引领十分必要。青年思想引领过程中,存在多种难点困境。针对这些难点困境,在培训工作中,分析探索强化青年思想引领的途径,提升青年培训工作的思想引领效果,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不断促使青年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自觉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使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

一、青年思想引领中的难点问题

1.思想引领的方向:言之无物,不知所向

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首先需要明确,思想引领到底用什么思想对青年进行引领,以及将青年的思想引领导向至何处。在培训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整体都很明确思想引领应引领青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持正能量、正方向,整体基调应与国家一致,不能出现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倾向,这是大方向也是坚守的底线。而再进一步深入到关于青年具体、现实的一些问题,则常会出现言之无物,不知所向的问题。

在模式识别领域中,生物身份识别技术,在访问控制、机器人等领域被普遍使用[1]。目前,基于稀疏表示的身份识别算法[2-4](SRC)是模式识别中的重要算法。该算法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噪声、光照、遮挡等干扰。为进一步提高识别率,文献[2]对过完备字典进行优化,提出基于稀疏表示的Metaface字典学习算法。为解决误差字典的不足,文献[5]采用训练样本减去对应的类均值作误差字典提高了算法对误差抗干扰能力。文献[3]利用向量总变差和Gabor特征对稀疏表示算法作进一步改进。文献[6]测试样本由块稀疏进行表示。以上SRC算法取得了巨大突破,但仍受误差干扰影响较大。

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社会现实的多元复杂性以及新时代青年思维更具发散性与独立性,使得思想引领需要直面许多现实的冲突与难题。如网络流传的各种“各种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情,引发大量青年关于面对类似的事件是该见义勇为还是视而不见的各色讨论与广泛思考。青年思想引领简单的给予结论“学雷锋做好事是我们所倡导的,要扶”,或“为避免纠纷,不要扶”,甚至摸棱两可、含糊其辞、观点不清的现象都存在,如此不能真正达到思想引领的目的,不能释去青年的困惑。“做好人好事是傻子的行为”的价值观依然困扰着青年。而现实中与我们宣传倡导的正向价值观相冲突、相背离的远不止于此、简直数不胜数甚至层出不穷。青年思想引领过程中,类似的言论模糊、观点不清、言之无物、不知所向的情况一直存在。

2.思想引领的内容:空洞单薄,素材缺乏

培训课程中,有些教师对理论本身从逻辑到概念与阐述都熟稔于心,可是青年听来却觉得枯燥呆板、抽象固化。源于理论未能与青年、与现实相联系,理论仅限于理论,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却无现实关联度,完全脱离现实、脱离青年。有些素材的选择不够与时俱进,与时代脱节,与青年脱节,如数据没有及时更新,案例是陈年“旧案”,没有针对性。

明晰青年特点、青年需求以及青年关注的现实与问题,关心青年成长成才的困惑,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青年思想,用青年喜欢的、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表达,而非用空洞的、看似高大上、口号性的话语。更加具有现实性、直接关联性、内含逻辑性、外现亲和力的话语,更具说服力。

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需要有充实清晰的观点内容来指引、丰富多样的素材来辅助说明,而实际引领过程中存在观点内容空洞单薄,素材缺乏的问题。内容空洞单薄体现在缺乏实质内容,仅限于简单的重述官方表述,不解读或仅限于书面理论只言片语的解读,观点孤立、不丰满没有现实感,青年听后依然不理解、不清楚、不清晰、不明白。素材缺乏体现之一是素材本身少,用于说明论证的案例、图片、视频、音乐、数据等屈指可数;另一体现是好的素材少,不够具有现实性、时代感、感染力以及针对性,太过陈旧或者老套,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引领效果。

3.思想引领的方式:单调呆板,趣味不足

无论是痰是瘀,调节一身之气才是化痰散瘀的关键。故祛瘀是治疗喘证的重要手段。刮痧疗法对呼吸疾病有相当的优势[10],可加速气血运行,排出瘀毒[11],且可调节脏腑功能[12],使气血通畅,通达全身。《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说明刺血疗法可清瘀血以达血出邪尽,血气复行的作用[13]。

培训过程中采用其他一些更具有活力、趣味、参与性的方式,如提问、音乐、视频、讨论等方式丰富课堂,调动课堂氛围,但整体而言,在思想引领的方式上存在单调呆板、趣味不足的问题。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无论是进行思想政治引领还是价值引领,虽一直强调“强政治性”“去娱乐化”,但不意味着只能严肃地板着脸、一本正经地照本宣科。面对有活力、有激情、关注现实的当代青年,思想引领的方式应更具多样性与参与性,促发思考。

4.思想引领的效果:收效甚微,效果不佳

培训工作中,青年思想引领工作者无论是教师、团干或者班务管理者、党团支部委员等对思想引领以及引领的对象青年、事件观点等应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久久为功。做思想工作难,做有思想的人的思想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新时代青年成长于网络,与以往认知形成主要源于父母、学校教师、教材的情况不一样,他们的认知渠道丰富、来源广泛,视角多元,看待事情更加具有独立性、新颖性、批判性、犀利性,想法也更加跳跃与多元,轻易不容易被说服。对于新时代新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教师无论政治理论基础再深厚,思想引领上仍需非常谨慎,尊重现实、尊重青年、尊重多样性的,在保证政治性底线的前提下,不轻易“一刀切”。

·交际性公关:主要通过一些线下读者活动,读者交流会、座谈会,或者与部分读者的电话、邮件沟通等这些直接、富有人情味的活动来建立与读者的关系,深化交往层次,巩固传播效果。

二、培训工作中强化青年思想引领的路径分析

1.加强学习,提高对思想引领的认识

思想引领的一大重点难题是引领效果不佳。引领效果不佳,其原因复杂多样,与引领方向、内容、方式有关,也与社会大环境、工作小环境、青年个人的思想意识有关,影响因素众多。有些青年对宣传的政策理论言论表面附和,但内心并不认可、不落实;有些直接熟视无睹,淡漠处之,甚至内心早有排斥、反感情绪。多次在培训课程中做的一个调研,“对于政治培训,如果不是单位安排,您会自愿主动来吗”,每次调研愿意主动学的人寥寥无几,流于形式。对于目的明确的思想引领无论是政治引领还是价值引领,青年本身并不喜欢,再加之思想引领过程中方向、方式、方法等其他问题,大部分青年在接受思想引领时的效果不佳。

思想引领的方式,可用讲座、现场教学、集体研讨、学员论坛、历奇互动、先进典型分享以及在实践中学习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但目前,进行思想引领的方式整体较为单调呆板,以理论讲座讲授为主,其他方式少。对理论的系统化、深入化、深层次的学习需要理论讲座,但讲座不是教师纯讲,青年纯听,讲座也可以有师生互动交流、有现实性、有趣味的,而很多时候存在讲座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员无任何参与性、一个单向“大满灌”状态,理论讲座呆板单调、枯燥无趣,吸引力差,接受度差的情况。

面对这些难题困境,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好的途径,对担当国家重任、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的青年加强思想引领,不断地对青年的思想产生一些正向的影响,统一青年思想,热爱我们的党和国家,充分发挥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先锋队、生力军作用。

其中:努赛尔数: 为平均壁面热通量,de为当量直径,λ为导热系数,Tw为平均壁面温度,Tf为流体平均温度。

2.敏锐挖掘,积累思想引领的素材

对于思想引领素材的挖掘,应具有敏锐性,时时、事事地进行多渠道挖掘和积累。从素材积累的途径看,网络和现实生活都是很好的途径。网络的素材具有丰富性、即时性、多样性、生动性、接地气等特点,同时质量参差不齐,尽量到官方的、具有公众权威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信息平台获取信息。现实的素材,相对而言,因其现实性更具有亲和力和真实感,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适当对素材进行一些艺术加工和信息处理,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全盘托出,既是突出主要内容的需要,也是对涉及的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从素材积累的对象,应多关注与青年相关、青年关注的话题和内容,围绕青年主体,多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年纪、不同背景、不同战线、不同地域的青年的状况特点以及所思所想,积累青年关心的、感兴趣、能引发共鸣的高质量素材。从素材积累的内容看,应具有问题意识。面对青年思想中存在的一些疑惑、想法,针对性地搜集相关素材,说清楚问题、引领好思想。

3.不断创新,丰富思想引领的方式

培训过程中,应不断丰富思想引领的方式,除讲座教学之外,多尝试其他的方式方法如现场教学、集体研讨、学员论坛、历奇体验、先进典型分享、青年群众工作技能展现以及在实践中学习等,尽量探索适合青年有活力、有激情、有创新性特点的引领方式,有更多的参与性、互动性、延伸性、启发性,将思想引领做得有意义又有意思,使青年愿意参与、乐意参与,提高积极性、主动性与吸纳度。

思想引领方式应服务于内容,切勿形式大过内容,甚至太过喧宾夺主、矫枉过正。课堂光是热闹、开心、参与度高,但没有内容与引领性也不行。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是我们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任何形式都是内容的辅助,不应为丰富和创新方法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见形式不见内容。

4.多方配合,提升思想引领的效果。

培训过程中,青年思想引领效果的提升除了教师具有针对性的专题教授引导之外,还有依赖于培训环境、培训课程、培训班主任、培训实施、班级自我管理组织(班委、党团支部等)、课前课后活动等相关培训因素的整体配合。良好浓郁的青年培训氛围的营造如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性标志、标语、展现青年活力状态的歌曲等让学员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乐于接受不同观点;好的培训课程和培训设计互相呼应、富有逻辑,在学习中思想一步步深入,更加认同和赞成;班主任饱含精气神、正能量的精神面貌,时刻对学员的学习状态给予好的影响;而严肃活泼、井然有序的培训实施以及各种班级的自我管理组织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对自我学习提出要求,互相督促提升。培训过程的所有因素、环节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润物于无声”共同对青年思想引领产生影响。

因而,青年思想引领效果的提升需要培训过程中所有相关要素的全力配合,需要注意培训的全方位、全过程。教师、团干等青年思想引领者应不断提升思想引领的能力,使用恰当的、具有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教育性强的素材,不断充实进行思想引领的教育内容,丰富培训教学形式,用青年喜欢的、听得懂、能理解的方式引领青年思想,加之其他培训因素的全力配合与支持,相辅相成,从而不断提升培训效果让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李骥.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优先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3).

[2]冯刚.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质量[J].思想教育研究,2015(3).

[3]贾可卿.思想引领的三种方式[J].贵州社会科学,2016(6).

[4]孙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三重维度[J]. 江苏高教,2018(9).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08-0007-02

收稿日期: 2019-6-24

基金项目: 2018-2019 年广东省青少年研究立项课题“新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研究——基于群团改革视角”(2018WT033);2018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时代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深化及创新路径研究——以广州为例”(2018GZMZYB34);广东青年职业学院2017-2019年度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加强青年思想引领的路径探析——基于培训工作视角”(QN201704)

作者简介: 蓝艳艳(1989—),女,江西赣州人,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青年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  ;  ;  ;  

加强青年思想引领的路径探析-基于培训工作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