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_企业架构论文

架构理论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脉络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架构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设计、管理和协调由大量活动组成的大规模复杂系统(如经济机构、复杂产品或组织等),已经成为管理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西蒙对复杂性架构的论述(Simon,1962)是分析此类复杂系统的属性以及整合一般设计原则的核心基石。西蒙认为,复杂系统具有层级性、可分解性和快速演化等特点,但又会形成稳定的自生形态。近年来,关于模块化和一体化设计逻辑的争论重新激起了学界对西蒙上述观点的兴趣(Gharajedaghi,2011)。

复杂系统“由大量以非线性方式相互作用的模块①组成”(Simon,1962),一个复杂系统可以被预设为一系列通过相互依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模块的集合(Steward,1981;Pahl等,1996;Baldwin和Clark,2000和2006a),而系统架构(system architecture)就是复杂系统各种模块相互联系的方式,它可以是物质的、能量的或者是信息的。一些系统架构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而另一些系统架构则会减损甚至负面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Baldwin和Clark,2000)。由于系统架构会影响系统的功能、稳定性、适应性、柔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因此,架构理论有助于理解、设计和管理复杂系统,形成设计标准和协议以主导复杂系统的演化(Crawley等,2004;Gharajedaghi,2011)。

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和理论检讨,力图理清架构理论的研究脉络,解析架构的内涵,并从产品、组织和产业层次来探究产品架构、组织架构、知识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不同研究视角的核心概念与研究重点,以梳理现有架构理论研究的演化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架构研究概念框架,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二、架构的内涵与外延

架构在工程技术领域不仅指建筑物的架构,而且还包括物质产品、软件、计算机网络、大型工程系统等的架构(Grove和Baumann,2012)。架构这个概念被引入管理学以后,马上就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因为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系统也应该有自己的架构,管理系统的架构会对管理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Shen等,2010)。

Ulrich(1995)把架构定义为“功能模块和物理模块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图式(scheme)”,并且认为架构知识包含有关系统功能以及系统中不同模块对系统功能作用的知识;而Baldwin和Clark(2000)则把系统架构定义为“系统的组成模块以及模块间的作用关系”,并认为界面独立于架构,界面的作用在于详细规定模块间的交互关系。事实上,一些学者更倾向于把功能—模块配置以及系统的界面都包括在架构中(Fixson,2005)。例如,Jacobides等(2006)把架构定义为是对经济系统中经济主体以及经济主体之间关系的具体规定。该定义下的架构知识包括:(1)系统如何履行其功能(功能—模块组合);(2)模块如何相互连接(模块间界面);(3)在不同的环境中系统有计划和无计划的行为(Baldwin和Clark,2006;Betz,2011)。

所有这些关于架构的内涵都没有超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统系架构委员会(MIT Engineering Systems Department Committee on Architecture)对架构所下的定义。该委员会把系统架构定义为系统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认为系统架构包括以下四种架构中的一种或者几种(Crawley等,2004):(1)功能架构,反映为满足系统要求所需的活动或功能;(2)物理架构,反映物质资源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3)技术架构,具体反映为满足系统要求所需的物理模块间的匹配、连接和依存关系;(4)动态运行架构,反映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而进行的模块间交互运行的动态演化过程。

模块化架构(modular architecture)和一体化架构(integral architecture)是常见的系统架构分类方式(参见表1),这在系统工程理论中有明确的定义(Crawley等,2004)。当一个系统包含许多模块,每个模块又有一个或者多个独特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若干简明的界面连接在一起时,我们就称这种系统的架构为模块化架构(Hoetker,2006)。这种架构的极端情况是所有模块间的交互关系都发生在预先定义的界面上,系统的所有行为都围绕模块行为和基于定义好的界面进行交互。模块化架构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产品制造柔性和战略柔性(Bald win和Clark,1997;Carliss等,1997;Worren等,2002),并且可以根据功能、设计规则、顾客感知等进行解构和重构(Baldwin和Clark,2000;Ulrich和Eppinger,2000)。一体化架构则包含若干通过多个界面(有些是由管理者设计的,有些由模块化行为引发)进行交互的能够履行多种功能的模块,其极端情况就是不存在可辨识的模块。一体化架构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但是设计和构建的难度较大(Fixson和Park,2008)。

三、战略管理领域的架构理论研究范畴

在战略管理领域,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开展架构理论研究,并推动架构理论不断向前演进。早期的架构理论研究(如Ulrich,1995)主要集中在产品领域。后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组织层次(如Hannan等,2003)和产业层次(如Jacobides等,2006)的架构问题。不同层次的架构理论研究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呈现出不同的核心概念和研究范畴。本文分别从产品、组织和产业三个层次,对产品架构、组织架构、知识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视角研究的架构内涵与外延以及研究重点进行述评。

(一)产品层次

在产品层次,架构理论的核心研究视角是产品架构。产品架构是“产品功能和物理模块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图式”(Ulrich,1995),包含功能模块设计、功能模块与物理模块连接以及对界面的详细规定(Ulrich和Eppinger,2000)。产品架构也可以被理解为对产品特征的具体规定,包括模块类型和数量以及模块间界面的类型和数量,能够反映产品的基本结构(Fixson,2005)。因此,产品架构可以通过测量其特征(如模块性、通用性和产品平台等)来解构(Fujita和Yoshida,2004;Simpson和D'souza,2004)。Fixson等则从另一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借鉴价值的研究框架——基于功能—模块的配列(arrangement)和界面(界面强度、界面不可逆性和界面标准化)的二维度测量模型(Fixson,2005;Fixson和Park,2008)。根据这个模型,产品架构除了可分为前文提到的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以外,还可以根据产业层次模块标准化界面的数量(Schilling和Steensma,2001)被分为封闭型产品架构和开放型产品架构(参见表2)。

(二)组织层次

组织层次的架构理论研究主要运用组织设计理论、知识理论和价值创造理论来考察组织架构、知识架构和价值创造架构等问题。事实上,组织层次的不同架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犹如“盲人摸象”般地剖析组织架构,倒也取得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架构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1.组织架构视角。组织架构决策是组织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请参见《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年第6期《组织架构的战略与设计》专辑)。但近十年来,组织架构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Soda和Zaheer,2012)。现有的组织架构研究主要基于系统视角和制度视角,系统视角下的组织架构研究基于西蒙的复杂性架构理论,强调作为复杂系统的组织架构具有层级性和可分解性特征。这里的层级性是指组织的决策分别在不同层级进行,而且下一级决策受上一级决策的制约;而可分解性则指系统各模块之间以子系统的形式进行互动(Simon,1962)。组织复杂系统的这种二元性质始终主导着系统的演化进程(刘洋等,2011)。根据Simon(1962)和Perrow(1972)的相关观点,复杂组织系统可以被定义为由大量模块以非线性方式组合而成的组织系统(Ethiraj和Levinthal,2004;Gokpinar等,2010)。制度视角下的组织架构研究(如Hannan,2003)主要基于Weber等(1968)对科层制结构的论述,强调组织架构作为组织本身及其治理的正式规定可以被解构为本体论(如组织架构的构成模块)和规则(如模块之间的控制和被控制关系)命题的集合,并且根据组织的不同特征(如模块间的关系、组织内部的奖惩规则等)建模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分析。

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帮助复杂组织的管理者优化解决组织所遇到的重大问题,把组织的复杂性分解为可全面管理的商业模块和IT模块,有利于组织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更好的交流和解决问题(van der Raadt等,2010)。通过对组织架构的进一步探索,未来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化现有组织理论;另一方面能够为企业实践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2.知识架构视角。知识架构是基于知识衍生而来的架构,知识流以及知识存储是其组成部分。知识架构作为组织的一个属性(Evers,2008),明确规定了组织获取和传递知识的地点与方法,即知识架构暗含了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组织学习方式(Lasnik,2000;Jafari等,2009)。知识架构的构成因素包括人、程序、行为、技术和内容等(Jafari等,2009)。在这里,人是指组织成员特别是知识员工,程序是指知识员工用来完成组织使命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流程,行为是指知识员工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行为,技术是指使知识在组织内部得以识别、创造和传播的信息技术,而内容则是指组织的知识基础(Jafari等,2009)。

组织通常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推进知识管理流程而设计自己的组织架构的(Wickramasinghe,2003),而知识架构则能够保证组织的知识管理取得成功(Tang等,2010),因为知识架构是为隐性知识编码和显化所必需的特定制度框架(Evers,2008;Tang等,2010)。在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架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传统产业通过获取和整合知识来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而且还有助于揭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通过创造新的知识来实现创新的内在机理。

3.价值创造架构视角。为了理解由市场结构决定的企业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竞争优势的不同构成因素,Dietl等(2009)提出了价值创造架构的概念,并且把价值创造架构定义为“在把产品或者服务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各市场参与者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结构与竞争关系”(Dietl等,2009)。这里存在两个层面的竞争:一是不同架构之间的竞争,焦点指向价值创造,关注哪种架构能够占据相关市场的最大份额;二是架构内竞争,焦点指向价值获取,关注哪个企业能够获得最大份额的价值。

另一个相似的概念——“垂直架构”——用来描述企业层面的垂直结构(Jacobides和Billinger,2006)。垂直架构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价值链上的定位;二是在价值增加过程中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交互;三是构建垂直和水平关系以获取价值。采用垂直架构有可能改变企业的行为,同时为企业带来三种动态利益(Jacobides和Billinger,2006):一是帮助企业通过树立竞争标杆和监控价值链来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二是通过构建更加开放的组织结构来实现创新(Sabel,1994;Hanschke,2010);三是允许企业通过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来实现持续增长。

价值创造架构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该概念可把价值创造过程和价值获取过程联系起来,同时考虑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外部网络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能为相关的战略管理研究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综合考虑构建竞争优势的不同因素和理解竞争优势的获取途径。

(三)产业层次

产业层次的架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架构问题上。产业架构是关于产业内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在产业不同参与者之间分配的模式和规则(Jacobides等,2006;Jacobides和Billinger,2006;Luo,2010)。产业架构能反映产业参与者的专业化程度(即组织边界)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Pisano和Teece,2007)。产业架构包含两个核心内容:一是定义价值创造和劳动力分配模式;二是定义价值获取和利润分配模式(Jacobides和Billinger,2006)。

产业架构的产生不仅由作为产业参与者的企业的能力变化所驱动,而且还受到法律、管理权威等的影响。新产业出现之初,有较多的可行架构。而后,产业参与者间的界面系统逐步定型,产业因此而变成各参与者相互依存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成员(即参与者)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进行交易,试图通过单方面改变产业架构来进行负向反馈,并且逐渐导致产业架构成型并趋于稳定。由于产业架构会受到政策法规、资源和信息等的制约(Jacobides等,2006),因此,一旦定型,就难以改变。

产业架构研究大多聚焦于产业架构、产品架构和技术架构间的强联系上(Henderson和Clark,1990;Christensen,1997;Baldwin和Clark,2000),研究产业内部边界如何演化的文献显著增加(Langlois,1992;Jacobides等,2006;Jacobides和Billinger,2006)。也有学者(如Pisano和Teece,2007)研究了产业架构如何影响通过创新获取利润的问题。总之,产业架构概念本身涵盖产业经济和技术创新两个领域,研究产业架构对于理解产业间差异以及产业内部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组织间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四、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构建

架构理论对于理解复杂系统,特别是复杂产品、复杂组织和产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近20年来,学者们已经对架构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并一致看好架构理论的发展前景。

就目前架构理论研究取得的成果而言,现有研究根植于复杂系统理论,基于组织设计、知识管理、价值创造、产业组织等视角深入剖析了产品、组织和产业层次的架构现象,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根植于复杂系统理论,架构理论研究为理解和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并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框架。其次,基于产品、组织、知识、价值创造、产业等视角大大扩展了架构理论的研究范畴,一方面深化了基于这些视角的现有研究;另一方面也反过来丰富了架构理论。最后,现有研究通过引入生命周期理论来解析架构创新的做法,很好地揭示了架构创新的发生机理和影响企业行为的作用机制。

尽管架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理论框架构建和实证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现有研究对架构的前因后果及其作用机理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其次,架构理论的研究范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统一。尽管架构理论根植于复杂系统理论,但现有研究大多从不同视角出发,没能达成统一的研究范式,甚至得出了相互矛盾的实证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一个架构理论多层次研究框架来统一现有架构理论的研究范式。首先,根据Fixson和Park(2008)提供的研究框架(参见图1),产品架构与产业架构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产品架构会从一体化架构向模块化架构演化(图2中的过程e)(Baldwin和Clark,2000;Shibata等,2005;MacCormack等,2008),这个演化过程不但伴随着产业架构逐渐向高度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图中过程b)(Sanchez和Mahoney,1996;Jacobides,2004),而且还伴随着朝向高度一体化的反模块化趋势(图中过程f)。例如,Schilling(2000)和Christensen等(2002)通过案例研究详细剖析了企业产品架构逐渐朝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并且发现通过转移系统绩效、减少界面标准等途径可以使产业内企业变得更加一体化(图中过程c、d、f)。事实上,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类型的产品架构和产业架构都有各自的特点,深入挖掘一体化架构和模块化架构的适用情境以及产品架构和产业架构共同演化的驱动因素,有可能是未来相关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次,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未来相关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产品架构与组织架构相互关联的前提假设是:产品架构中标准化模块的界面能大大减少管理授权行为,从而实现产品开发的嵌入式协调(Sanchez和Mahoney,1996)。事实上,关于产品架构影响组织架构的研究主要是理论推导(Sanchez,1995和1996;Sanchez和Mahoney,1996),而且大多表明,由于组织单位间的紧密联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交流便利性和降低机会主义风险,因此,应该通过组织一体化来开发一体化架构的产品,而通过采取自治、松散耦合、容易重构的组织结构来开发模块化架构的产品。但是,许多现有实证并不支持产品架构影响组织架构的假设(Brusoni等,2001;Langlois,2002;Sosa等,2004),这可能是因为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是两个不连续的概念,或者没有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Sanchez和Mahoney,1996;Hoetker,2006)。深入剖析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企业组织的产品生产过程,同时深化组织理论。

最后,产品架构、知识架构与价值创造架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第一,知识和信息处理结构反映产品设计结构(Henderson和Clark,1990),而知识架构包含的隐性知识事实上是支持产品架构的企业知识。第二,企业的知识架构可通过影响组织活动系统、组织惯例、组织设计和个体层面的高管流动等来影响产品架构和价值创造架构(Karim和Williams,2012)。第三,特别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研究企业产品架构、知识架构和价值创造架构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1 产品架构与产业架构关系研究框架

至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参见图2)。产业架构对于企业制定竞争战略非常重要,特别是产业价值创造模式和价值获取模式会对产业参与者产生重要的影响。组织层次的组织架构、知识架构和价值创造架构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企业能够顺应所属产业架构演化趋势,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在产业形成之初就主导产业架构,并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产品架构可通过影响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决策来影响企业能否获取超额利润。当然,产品架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受到其所属产业架构以及企业自身的组织架构、价值创造架构等的影响。

图2 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

五、研究启示

现有研究深入探究了产品架构、组织架构、知识架构、价值创造架构、产业架构等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本文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层次架构理论研究框架,一方面旨在描绘未来的架构理论研究全景;另一方面也希望对未来研究指明方向。未来研究有必要向纵深和系统方向发展,具体可以从架构创新和架构关系两个方面展开。

(一)架构创新

架构创新最早由Henderson和Clark(1990)引入管理学研究。他们把产品架构创新定义为改变产品构件连接方式而不改变核心设计概念(构件的基本知识不变)。也就是说,架构创新是指用新的连接方式重新配置模块之间的连接,进而通过一个维度或者多个维度来提高系统绩效(Baldwin和Clark,2006)。架构创新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产品、组织和产业层面探讨了架构创新的作用。在产品层面,产品架构创新研究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导设计。主导设计通常是指获得规模经济或者外部性优势的设计(Anderson和Tushman,1990)。在技术发展的早期,主导设计尚未出现,各组织竞相尝试不同的技术,这时的产品模块和架构知识对企业来说都很重要。而一旦主导设计出现,就意味着某一特定产品架构得到广泛认可(Clark,1985),这时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稳定的架构知识来完善现有部件知识,模块知识就变得更加重要(Clark,1985;Henderson和Clark,1990),而架构知识就会转变为有关策略、渠道和信息筛选机制等的隐性知识并变得相对稳定。由于组织对既有架构知识的路径依赖,学习新架构知识需要花费昂贵的成本,因此,架构创新必然会困难重重(Henderson和Clark,1990)。进一步,突破式创新会导致现有模块失去用途,并且通过重构系统来实现,通常会引发新的产业技术变革(参见图3)。事实上,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与架构创新只是程度问题(Henderson和Clark,1990),未来应该进一步关注如何通过产品架构创新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根据Eom(2008)的文献改编。

图3 系统生命周期曲线

产业架构的演进与产品架构的演进密切相关。新产业出现之初,有可能呈现多种不同的架构,但产业架构会随着新产业的发展而逐步稳定下来,产业参与者之间的界面系统逐步显现。产业架构会基于能力较强的企业定义的界面而逐步成型(Jacobides和Winter,2005),并且逐渐催生由少数几个主导产业架构的发起者、组织者或核心参与者构成的竞争平台(Gawer和Cusumano,2002)或者共同专业化(co-specialized)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s)(Iansiti和Levien,2004)。相关产业因此而成为一个参与者相互依存的系统,此时产业架构创新就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未来的产业架构创新研究应该更加关注新产业产生过程,特别是相关的产业政策问题。

组织架构创新也仍将是未来相关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Galunic和Eisenhardt(2001)认为,架构创新发生在动态共同体(dynamic community)的组织形式中。他们把动态共同体定义为模块化公司结构,竞合文化,动态能力以及作为企业家、局部环境设计师和文化守护人的公司领导的混合体。采用这种组织形式的架构创新,其实就是“宪章变革”(charter changes),即重新配置各部门资源(部门比较稳定的技能集合和管理系统),以便创造新的组织架构,并使之与不断变化的产品市场相匹配(Galunic和Eisenhardt,2001)。组织架构创新研究对于组织理论特别是新组织形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Hannan等,2003)。

总之,架构创新概念对于理解不连续创新、突破式创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Christensen,1997;Christensen等,2002)。架构创新对于组织能力(如适应能力或者组织柔性)的影响现已成为战略管理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但企业如何进行架构创新以及架构创新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战略等问题,仍有待未来研究去探讨。

(二)架构关系研究

架构关系研究可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一体化架构和模块化架构之间的关系。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选择的影响因素至今仍不未解释清楚(Campagnolo和Camuffo,2010)。正如Pil和Cohen(2006)指出的那样,模块化产品架构、模仿和获取可持续长期绩效的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分析。模块化架构可能会加快渐进式创新进程,提高设计可靠性并促成突破式模块创新(Pil和Cohen,2006),但在开放型系统中,模块化架构使模仿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可通过模块提供商来阻止架构改进和架构创新(Galvin和Morkel,2001)。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架构孰优孰劣、多大程度的模块化对于企业有益等问题仍可能是未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产业因素、主导设计选择、环境因素和价值链架构等对于选择模块化架构还是一体化架构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同时,把生命周期曲线引入模块化和一体化选择同企业边界界定(如外包)间关系研究也很有现实意义。其次是产品架构、组织架构和产业架构之间的关系。如前文所述,产品架构和组织架构之间的关系还不甚明晰,未来研究仍有必要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关于组织架构选择的前因后果研究在近20年里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这与组织架构选择在高层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极不相称,因此,未来应该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此外,产品架构和产业架构的关系,以及产品架构、组织架构和产业架构对于企业创造和获取价值的影响等问题仍需要大量的实证探索。

①不同文献用“模块”(module)、“组件”(component)、“构件”(constituent)、“元素”(element)等不同的称谓,但它们的内涵基本一致,外延相近,故本文统一采用“模块”。

标签:;  ;  ;  ;  ;  ;  

建筑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_企业架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