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孙雷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孙雷

天津市宝坻区妇产医院内科 301800

摘要:目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66例,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苯扎贝特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时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获得了显著提升,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血脂达标率、HDL-C血脂达标率、TC血脂达标率均显著更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性更低,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统计学意义存在且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理想。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阿托伐他汀;苯扎贝特;临床疗效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上多发病,属于冠心病疾病中分型疾病,治疗难度较大,发病率较高,病情较为复杂,可继发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或者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66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基础性临床资料

在我院采取自愿参与原则选取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参与本次探究,就诊时间是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组别是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3例。研究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3例、10例,患者年龄在74岁至52岁不等且中位年龄是(59.23±7.21)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2例、11例,患者年龄在72岁至55岁不等且中位年龄是(60.32±6.21)岁。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对比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组间数据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以及一般病情变化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存在。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等。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苯扎贝特治疗:用药剂量是每次100mg,用药次数是每天2次;研究组患者治疗时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其中苯扎贝特用法用量与对照组同,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是每次20mg,用药次数是每晚服用1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低脂饮食并避免饮食对患者血脂水平产生影响。给予2组患者3个月疗程并注意副作用反应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TC、TG、LDL-C、HDL-C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处理

给予本次参与探究的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所有临床数据深入分析,分析软件是SPSS19.0软件,表示计量资料时利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且行t检验,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表示计数资料时利用率的形式且行X2检验,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给予2组患者3个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分别是(3.34±0.28)mmol/L、(1.11±0.22)mmol/L、(1.90±0.14)mmol/L、(1.60±0.25)mmol/L,对照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分别是(4.05±0.38)mmol/L、(1.61±0.28)mmol/L、(2.17±0.08)mmol/L、(1.15±0.19)mmol/L,经统计学检验,t值分别是8.6408、8.0661、9.6190、8.2324,P值均小于0.05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研究组的LDL-C血脂达标率、HDL-C血脂达标率、TC血脂达标率分别是72.72%(24/33)、90.90%(30/33)、78.78%(26/33);对照组的LDL-C血脂达标率、HDL-C血脂达标率、TC血脂达标率分别是36.36%(12/33)、48.48%(16/33)、48.48%(16/33),经统计学检验,X2值分别是8.8000、14.0609、6.5476,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者侵袭导致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发作性胸痛、胸闷是本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导致患者猝死。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药物治疗给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效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其临床作用是抑制患者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表达以降低LDL-C以及胆固醇的合成量,具有降脂作用、拮抗作用以及改善血管内皮组织、抑制血栓形成等临床作用,因此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LDL-C以及TC水平,其临床作用以及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肯定,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这可能与该类药物的抗炎作用以及稳定斑块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贝特类药物作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其临床作用是有效调节患者体内主导脂质代谢的蛋白活性以促进患者血脂水平恢复正常,同时具有降脂、降低血浆黏度的作用,起效较为迅速,不良反应较少。据相关临床文献报道,将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可起到协同作用,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

但是,临床上经过大量研究后确认将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药物联合使用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因此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通过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促进患者临床疗效提升。

综合以上理论可知,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对显著降低患者的HDL-C水平,同时显著升高患者的TC、TG、LDL-C水平、LDL-C血脂达标率、HDL-C血脂达标率、TC血脂达标率存在一定积极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血脂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可将其作为有效联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勇,刘先霞.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6):637-640.

[2]高远,关启刚,孙宇姣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汀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3):235-239.

[3]李斌,张奇峰.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518-520.

[4]梁燕敏,靳瑾,姜晓梅等.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1):39-41.

[5]黄兴红,杨永曜.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患者心肌灌注、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1851-1852.

论文作者:孙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孙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