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科技论文

上海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科技论文

上海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上海论文,高校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上海高校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全国、上海科技大会的“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改革,不断开拓与实践,使上海高校和科技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在改革与发展中,也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在推动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联合进行科技开发,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并重视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究,分期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为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上海高校科技改革的实践与特点

(一)贯彻拨款制度改革,开拓技术市场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拨款制度改革和开拓技术市场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上海高等学校认真贯彻,取得了重大进展。

近十年来上海高校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多渠道承接科研任务,1998年上海高校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科研总经费达到10.18亿元。 尤其是通过为社会企事业服务而得到的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有大量增加,1998年为6.22亿元。1998年与1991年相比,高校科研总经费增加了5.27倍,企事业委托经费增加9.15倍,省市经费增加3.56倍。企事业委托经费占高校科研总经费的比例从1991年的35.2 %上升到1998年的61%。

上海高等学校组织了80%以上的科技力量,投入到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战场,广泛开展科技成果推广,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高等学校通过开拓技术市场,积极开展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贸易活动,把高等学校和生产单位联系起来,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据高校技术合同登记站统计,1998年上海高校合同登记金额为1.87亿元,达到了历史的新高。超过100 万元以上的合同有28项,上海交大承接上海汽车集团公司“液压变矩器焊接技术开发与研究合同金额达到了1200万元。

(二)推进产学研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

1.组织高校科技力量投入重点工业科技攻关。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强工业发展的后劲,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组织实施桑塔纳轿车、精密组合机床、彩色显象管、光纤通讯等重点工业科技攻关,这是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攻关项目为桥梁,以产业化商品化为目标,以招标、投标和合同制为手段,采取鼓励政策,突破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实行厂校联合。上海市高教局和有关高校积极响应,发挥高校优势,组织跨学科的协作,并与工厂企业联合,通过竞争,从1988到1992年承接了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三分之一以上。

上海市重点工业科技攻关,由企业根据主体工程和配套项目所需提出,改变了过去科研选题脱离生产实际,科研成果鉴定后再找推广应用单位的弊端。在攻关过程中自始至终体现了联合,从机制上加强了科研与经济的结合。科技攻关也促进了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推动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据不完全统计,高校从市重点办和有关企业直接获得科技攻关经费约3000万元。科技攻关稳定和巩固了高校科技队伍,攻关人员中高中级职称的人员占71.35%,中青年占攻关人员84.1%, 并与培养人才结合,组织了研究生参加攻关。

2.产学研结合,联合进行科技开发。1989年起上海市经委每年组织一次生产技术难题招标,上海高校积极参与活动。1992年上海市经委、上海市教委、上海科学院、中科院上海分院四家联合组织上海市产学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组织重点产品开发和生产技术难题解决的产学研计划,推动高校与研究机构和大中型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开发。上海高校动员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投标,据近几年统计,上海高校列入市产学研计划133项,占全市产学研计划的50.6%,如1997 年在上海市经委下达的56个项目中,有10所高校承担了32项,占总数的57.14%。

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实现强强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的项目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活塞厂联合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轿车活塞关键制造工艺设备及技术》,经过3年辛勤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替代进口, 可节汇562万德国马克,1997、1998两年已新增产值3500万元,利税700万元。上海医科大学一项抗癌药物,1991年以来已获产值9000万元,利税4000多万元。华东师范大学与武汉钢铁公司、上海振泰化工厂协同攻关,实现了硅钢氧化镁的国产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上海建造的大剧院,要把6000吨钢结构屋顶从地面整体提升到38.3米高度,难度非常大,这项任务是由同济大学与江南造船厂等结合,联合承建完成的。这些项目已成为上海市产学研结合的典范。

上海高校产学研结合取得了显著效果,1995、1997年上海两次产学颁奖,高校有72项获得奖励,占全市获奖总数的61%。

3.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探索多种模式联合。近几年上海高校与大中企业合作,探索多种模式的结合,逐步发展到设立专项基金,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实验室和联合的经济实体等多种模式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新发展具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特点。经国家计委批准,已组建依托华东理工、上海交大、同济的“超细粉末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模具工程研究中心”、“城市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其中“超细粉末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在与上海中联高技术产业公司合作基础上,又与上海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组建国家首家股份制形式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精密机械学科与上海市经委合作,投资约上千万元,组建机器人机电一体技术中心,建立了产学研结合基地。由上海市科委组织,上海交大牵头,联合同济、上大、中国纺大等4所高校、5个研究所、8 个大中型企业组成上海先进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1996年建立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设立6000万元基金每年约有600万元支持高校研究和开发, 为汽车工业服务,至今已立项100余项;在复旦、上海交大等6所高校现有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基础上,还共建13个产学研基地,总投入3000余万元。中国纺织大学研究开发的细旦、超细旦、丙纶丝及其产品是上海市和国家产学研项目,1996年初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中华第一棉针织厂和上海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三方共同出资组建“上海蒙泰高科技纺织有限公司”,已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1998年,新黄浦集团与复旦大学,上海住宅集团与上海交大,虹口区与同济大学携手以多种新的合作形式,探索实现知识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

(三)组织校际联合,加强协作攻关

为了克服高等学校科研项目重复分散,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发挥高等学校在地区的整体优势,在管理上加强了校际合作。

1.建立科研协作组。1981年上海市高教局针对高校环保课题较小,力量分散,社会经济效益不大,而治理环保问题要求综合、配套等特点,把有环保专业和研究机构的高校组织起来,成立了由华师大、同济等16所高校参加的“上海高校环保科研协作组”,并承接了“黄浦江上游地区综合治理方案”研究,为上海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1988年还承接“上海市市区工业街坊环境污染状况与防治对策”研究课题,组织23所高校参加协作,历时一年零九个月,获得了约40万个数据,首次对工业高度密集的70个工业街坊的工业经济生产布局、污染状况及对生态和人体健康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系统分析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提出标本兼治对策,得到市有关领导部门和专家的好评。华东师范大学等61个单位、15个专业和学科协作完成的“上海市海岸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已被用于上海市污水处理、海涂开发、水产养殖、新港建设等方面,取得经济效益已有1000万元。近些年为了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综合优势,已分别成立东片8校、西片7校科研协作组,合作开展科研为上海市经济建设服务。其中东片8 校已与所在地区杨浦区科委、科协及几十个企业建立了产学结合科技促进会。

2.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开展联合学科建设。在上海市教委安排的重点学科建设中,共建设了环保、计算机等4个虚拟性的联合学科。 联合学科建设实行滚动形式,以项目为纽带,根据需要,选择相关学科实行强强联合。近3年中,共设立12项联合课题,组织近20 个不同学科进行联合攻关,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四)重视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究,推出曙光计划

上海高等学校认真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重视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并与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稳住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和相应的科研基地。1998与1991年相比,高校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经费从1695万元上升到10576.9万元,增加6.2倍。

1.科学基金制促进了高校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科学基金制的建立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上海市科委在“八五”期间设立了自然科学专项基金,并制订扶植中青年工作者的启明星计划,为促进基础研究发展,培养人才,贯彻落实“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发挥了重要作用。

2.设立青年学术基金,推出曙光计划。上海市高教局于1991年设立青年学术基金,5年来共资助约400个项目,起到了稳定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形成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氛围的作用,促进了优秀学科带头人的成长。

上海市教委在总结青年学术基金的基础上,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合作,联合推出科技与人才紧密结合的“曙光计划”,重点资助高校中40岁以下高学历、高职称、 高起点(称三高)优秀中青年教师。 从1995年设立以来,4年共资助了131名学者,同时成立“曙光学者”联谊会,每年组织有关曙光学者学术交流、讲评和考察活动,并组织他们开展科普讲座等社会活动。

曙光计划的实施,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极大激励了这些青年学者的发奋进取精神,据对前三届83名学者统计,由于自己努力,再加上学校关心,有39名学者不同程度的在职务上得到了晋升,总晋升率为46.99%。他们在承担曙光项目的同时,还承担或参与了379项国家和省市的各类科研项目,平均每位学者承担或参与4.6项。有280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有80人次出国、出境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科研。撰写或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1058篇,主编、合编、参编著作76部。有曙光学者主持或参加的项目中已获得各级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46项,仅1998年度上海科技进步奖就有11人获得。

3.建设重点开放实验室和联合研究机构。“七五”以来,通过国家计委投资或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以及由国家教委等其他中央有关部委、上海市教委支持在高校中建立了52个国家级或部门级的开放研究重点实验室,实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相结合。部分实验室已设立开放基金,发布基金指南,吸收国内外学者前来研究或合作研究。为了体现“联合、流动、开放、竞争”特点,上海市科委会同上海市教委、中科院上海分院等,组织有关高校、研究院所成立联合研究机构:建立了挂靠在复旦大学的上海市应用物理研究中心;挂靠在中科院系统的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上海材料科学研究中心;挂靠在上海大学的上海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在浦东张江科技园区,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部门建立了由有关高校、科学院、研究所参加的南方基因中心。

(五)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高校整体水平

重点学科建设是增强培养高层次人才及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加强高等学校建设的战略性措施。重点学科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一体,肩负着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上海市从1985年起,每年拨出1000万元,首批资助市属21个重点学科建设,经5年实施, 在学术梯队、实验室建设、教学和科研的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在总结第一期重点学科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市政府又决定以同样的投资强度,从1990年起集中优势兵力,突出重点地建设第二期21个重点学科。至1994年底,第二期重点学科的五年建设周期已结束。199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有关高校和学科点在自查、总结的基础上,经同行专家和管理专家进行实地评估,全部通过验收。

1994年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三重工程”建设计划,从1995年上海市每年拨款2000万元进行第三期重点学科建设。第三期重点学科建设以“科教兴国”、“科教兴市”精神为指导,促进教育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在加强基础学科、高新技术学科的前提下,重点扶植与上海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适当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比例。第三期重点学科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兼顾部委属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注意抓重点、抓关键;发挥高校多学科综合优势,开拓联合学科建设;突出“上水平、出人才、重效益、作贡献”等特点,体现上海高校总体改革的思想和战略。根据建设方案,在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等6所市属高校中建设26个重点学科,在17 所部委属院校中建设49个重点学科,同时进行4个联合学科的试点。 上述学科中理工类学科38个,医学类学科13个,农学类学科3个, 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21个。

上海高校重点学科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在争取更高层次的学位授予权,提高学科层次;加强科研基础建设,提高实验室现代化程度;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强化梯队建设,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科辐射能力,促进高校科技发展,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增强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尤其是通过前两期重点学科建设,42个重点学科共新增博士点17个,硕士点2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产生了6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同时为市属高校缩小与重点院校的差距,甚至某些学科超过重点院校中同类学科的水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能跻身“211工程”是与重点学科建设密不可分的。 在第三期重点学科建设中,又有12个学科新增了12个博士点,其中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等3 所高校还成为博士点新增单位。

二、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思路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上海高校科研工作特点,近期发展的主要思路是:

(一)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推进产学研结合。

目前高校许多科技成果,离产业化尚有较大距离,中试开发和转化放大工作较薄弱;高校科技的创新程度及市场性还不能满足自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对高校科技人员的权益保障及实施转化的激励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等。为此,上海高校及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科技工作的领导与协调,推动上海高校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高校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速上海高校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发挥上海高校的科技、人才、研究基地的综合优势,为上海市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教委将推出上海高校科技产业化行动计划简称“993 计划”。“993计划”以上海经济发展需要为根本,以项目为抓手, 以人才为核心,以学科为依托,以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的。在上海建设若干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一批高校中符合市场需求、具有产业化前景的中试性开发项目;重点支持若干个在上海经济当前和今后各阶段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项目,并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组织实施产业化。通过“993计划”的实施, 力争在上海高校中培育出一批符合21世纪上海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尽快提高高校学科建设的水平;能较大力度地促进经济发展新生长点的产生;形成一批重大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

为实施这项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将加大与经济发展部门的沟通、协调、合作,并将集中部分财力,重点支持高校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上海高校科技产业化,推动高校科技、人事、师资、产业工作等改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企业界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建立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不断创造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鼓励高校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允许技术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新的机制重点建设好上海高校浦东实验室。

(二)组织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基础性理论研究

高等学科担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重大任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源头,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传播的主要基地。基础性研究是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与前提,是增强科技实力,进行科技储备,保持强大经济后劲的关键所在。因此,基础性研究在高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海高校是上海基础性研究的主力军之一。要切实稳定和加强高校的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及其基地和队伍建设,要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科技产业化提供源泉与后劲。

高校的基础性研究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突出重点,克服分散,提高水平,加强联合,瞄准世界学科前沿和高技术研究的制高点,精心选择对国家、尤其是对上海社会推动力强、渗透面广、影响重大的基础问题,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研究,争取有所突破。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调整与分流,在上海高校中优选一批重要领域、优秀学科和优秀人才,作为上海高校基础性研究的发展重点。

高校的基础性研究要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立足于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成果要不断地融入学科建设,而学科的发展又能在基地与人才方面给予科研以有力的支撑。高校的基础性研究应突出“以人为本,以项目为纽带,以学科为依托”的思想,加强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要重点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结合“曙光计划”、青年基金项目等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上海高校有关重点学科点和重点研究基地的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范围与力度。使上海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能不断地保持发展。努力建设好一批基础性研究基地,有选择、有重点地强化一批重点学科点的基础性研究基地建设,鼓励学校打破围墙,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会同有关部门建设一批国家级研究中心、重点(开放)实验室,更新、改造和充实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运行机制,形成科研网络。

要加强多学科的结合,促进新增长点的产生与发展。要探索各种进行有效联合的体制与机制,积极推进联合。争取在上海高校中,逐步形成一批孕育新生长点与重大突破的学科群、研究基地和研究群体。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基础研究具有探索性、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任何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做法都将阻碍基础研究的发展,应选准目标,长期持续支持,为基础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协作。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的合作

上海高校与中科院上海分院是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两大主力军,又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及知识创新体系中在上海的主要力量,但双方在体制和整体格局中基本处于条块分割状态,不利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共同发展和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目标的实现和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中高校和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应进一步加强联合,优势互补,促进发展。

中科院上海分院的主要优势有:学科专业集中,科研总体层次高;高水平人才集中,优势明显;专业基础深厚等。高校优势有:高层次人才主要培养基地,研究生参加科研量大面广;基础教学水平高;学科齐全,人才济济,有利学科交叉、渗透,形成新的增长点;科研综合实力强,与社会经济总体结合比较紧密等。高校与科学院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在上海高校与科学院已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要模式有:

1.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如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中,拆除“科”、“教”间“围墙”,集中优势成立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是由不同系统的10家单位参股组建,40多名科研人员分别来自上海二医大瑞金医院、中科院、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和肿瘤医院等,分属教育和科研系统。该中心聚集国内生命科学各路精华,实行一系列新的运行机制,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了重要进展。

2.联合建立研究学院。如上海交通大学与中科院上海分院联合建立“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建立科研实验基地。如设在复旦大学内的国家高性能计算机中心等。

3.互聘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开发科研等。如复旦大学杨福家院士兼任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中科院上海分院杨雄里等3 院士分别兼任上海大学3个学院院长等。

标签:;  ;  ;  ;  ;  ;  ;  ;  

上海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