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张子佳

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张子佳

摘要:随着英语课程改革席卷全国,活动化教学的思路开始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线,由此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活动化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听、说、唱、画、玩、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大胆表达,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度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活动教学能很好地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并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活动课;研究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是有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形式,儿童在活动中成长,从获得中学习交流和交换信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而且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大脑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活跃敏捷,对知识就能够产生强烈的欲望,并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会达到最佳状态。活动使小学生课堂上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充满生机,对学习的效率和学习效果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事实表明: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和交际能力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

1 小学英语活动课的涵义

对于“活动”一词的解释大约有数十种,其中四种解释最为体现小学英语活动课的精髓:(1)“活动”即物体或人的运动(Exercise)[2]。小学英语活动课要求学生和教师都要动起来,通过各种活动、游戏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当然,不仅仅是人要动,相关的课件、展示品最好也能活灵活现动起来的。(2)“活动”即有一定目的的行动(Operation)。一节好的活动课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不是盲目的“动”,而是带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规则有计划有组织的“动”。(3)“活动”即不固定;灵活(Flexible)[2]。小学英语活动课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再到课程评价都在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4)“活动”即参与、办理事物(Activity)。小学英语活动课需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活动课真正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不断模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活动课是一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过程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课程组织形式。

2 小学英语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活动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移情,而且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活化教材内容和教学情境,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可以说活动教学是教学中的金钥匙。但并非所有的活动教学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成功的活动气氛热烈,学生兴趣浓厚,常常下了课仍意犹未尽。相反,不成功的活动则成了华而不实的空架子,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活动教学的效果呢?

2.1 活动设计目的是否明确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在教“Where’s the cat”这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老师选择学生熟悉的歌曲“Number Song”来导入,这其实违背了活动的目的性。还有些老师为了体现课程的“活动性”,一节课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形式力求新颖,可是对活动的目的性、必要性以及内在逻辑关联等问题缺乏思考和研究。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避免活动设计偏离教学目标,为了活动而活动,只有活动形式而缺乏活动价值的做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活动方式是否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

小学生具有儿童纯真好奇的心理状态,思维模式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所以要设计多样性的活动形式将课堂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比如说低年级的活动宜以具体形象为主,可采用“唱唱”“跳跳”等活动形式,在学习“Number”时,可利用“Ten Indians”编成“chant”,边唱边跳,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教师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可以逐渐增大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2.3 学生是否全部参与了活动过程

如在教“Shopping”时,只请个别同学扮演售货员或顾23客买东西来训练句型,其他同学有可能东张西望,感觉无所事事。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应创设条件,力求全体同学都能够参与,让每个同学都能经历活动过程,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四)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发生改变如在学习“My hobbies”这单元中,将全班分为六组,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的活动,但有少数底子较差的学生用汉语和同学交流,这完全违背了教师的初衷。所以,在开展活动教学时,必须始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活动质量。

3 小学英语活动课开展方式

以真实有趣的活动激发兴趣小学英语活动教学是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产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3.1 游戏情境,感知意义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非一般的知识。脱离一定的情境,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述,难以发挥其表达进行交际活动的本质作用。情境教学法之所以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它能创造接近生活的语言情境,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所在。例如“Daming is stronger than Sam”,在“掰手腕”的游戏中让学生感知stronger,更具有说服力,更有趣味。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2 生活模拟,掌握新知

笔者在教学上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优化英语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动物的单词时,笔者就把几个动物,特别是学生熟悉的dog、cat等做成头饰,并把它们的声音录下来,编成一个故事。当要教的动物登场时,就放录音让学生听叫声,让带头饰的学生上台,再教此动物的单词。每个学生过关后,再继续讲故事。学生既听了故事,又学会了单词,心里自然很高兴,充分发挥出爱模仿的天性。

结束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乐中学”!

参考文献:

[1]陕倩倩.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7(6):104-105.

[2]李文英.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引、探、练、伸”四步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8(15):117-118.

作者简介:张子佳,身份证号码:320581199904111522,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育

论文作者:张子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  ;  ;  ;  ;  ;  ;  ;  

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论文_张子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