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_素质教育论文

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_素质教育论文

时间: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时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是一种要求很高的教育,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必备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同时还必须要有充足的实施时间。当然,有了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一般都能做到从时间上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主要从时间与素质教育关系这一侧面谈谈时间保证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意在引起人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思考。

一、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

素质教育能不能得以有效落实,我们目前的教育水平能不能逐渐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关键是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必须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情感,有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高度责任感;有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强,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善于学习,业务知识经常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提高等。教师队伍拥有这样的素质,除了“先天”条件外,主要靠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后天”培养。有远见的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和学校校长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如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青年教师培训规划,分批安排在职教师脱产进修;为教师在职进修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时政学习活动,及时地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和我党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经常有效地开展师德教育等。有些抓教育工作的领导是想方设法从时间上保证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然而我们有些学校则不然,很少安排教师脱产进修。近两年由国家和省出一部分资金启动的“骨干教师培训工程”有些学校根本就不愿实施,很少划出专门时间组织教师学政策学理论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整天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不能离开校园半步。有不少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沉重。有些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每周多达18~20节,教师整天绕着讲台转,熟悉的仅是教材、教参,教材、教参以外的知识了解甚少。在教学工作中只有知识的“支出”而没有知识的“收入”。只有旧知识的反复使用,没有新知识的大量补充。有不少家长和学生说现在的一些老师是书愈教水平愈低,教了多少年,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观点和教育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这种说法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这种不良状况是不可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的。通过这支队伍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难以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予以保证。对学校来说招生规模不能太大,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要合理,教师编制要为教师分批出去进修留有余地。

二、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的全面落实

课程计划,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从属于课程计划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这两者都是国家教育部门,根据社会主义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发展战略和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青少年成长规律经专家在反复实验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已几经变化。目前正在使用的两个计划和即将全面实施的“课程纲要”,有力地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和其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说现行使用的两个计划和即将全面实施的“课程纲要”是一幅比较完整的、立足培养新世纪、新时代人才的素质教育蓝图。

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我们只要做到不折不扣地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并努力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展课内外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就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时间上要予以保证。长期以来中小学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严重不平衡的情况。如在中学,语、数、外、理、化等主要学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一般都能保证。在一些重点中学这些学科的教学时间不仅用足,而且还超出教学计划规定,另加额外时间,而对历史、地理、生物、美术、音乐、劳技等副科课的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则远远不到位。有些学校为了给“应试教育”让路,随意取消美术、音乐、体育等这些有利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学科课,即使把这些副科的课安排上课表,教学时间也不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例如,中学高一历史课每周应开三课时,而有不少学校每周只安排两课时,教学任务根本就难以完成,导致有些教师赶进度,学生学得囫囵吞枣,这怎么可能通过历史课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史素质呢!历史学科如此,其他如地理、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的教学时间则更难以保证。有不少学校到了毕业年级,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等一些所谓与高考无关的课一律被取消,国家法定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根本得不到有力的贯彻。

出现这种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法制法规意识不强,办学思想仍是“应试教育”的思想。纠正这种不良现象最根本的是要靠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自觉努力,要清醒地认识到任意取消课程和随意增减教学时间是一种违法行为。近几年,有不少同志感到素质教育比较难搞,甚至感到高不可攀,提了许多诸如办学条件不足,资金不足等客观原因。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把这种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并不难,只要我们能做到不折不扣地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从时间安排上保证课程计划和教学计划到位并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就一定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全面健康地发展

由于我们不少地方和不少学校在不顾一切地抓“应试教育”,学生在校基本上没有什么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在夏季,有些学校的学生六点半就开始早读。早读只能按教师规定的内容读。上午四节课和下午的一二节课都是老师的,难得的自习课不是用于辅导就是用来做练习。放学前各科老师都要布置一大堆作业,就是非毕业年级的学生做家庭作业也要做到十一点左右。毕业年级学生更是苦不堪言,有不少学生做作业要做到十二点以后。到了双休日学生本可以调整一下,但在双休日学生的作业往往更多,弄得不少学生不愿过双休日,不愿过“五一”节,不愿过寒暑假。我们的学生整天是被动学习,被教师和作业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什么时间来“生动活泼地发展”,看自己愿看的书和做自己愿做的事。去年的春节期间随便到一些新华书店走走,发现现在的书店里又出现一新“奇观”,有不少学生在摘抄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或名著的“内容提要”。老师要求他们每人在假期至少读一到两本名著,并且写下一到两篇“读后感”。他们有无数的作业要做,哪有时间读名著,是难以完成这一“素质教育”任务的,只好到书店里来搞摘抄。有不少人在埋怨现在的中学生不肯读名著,我看不是孩子不肯读,而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时间读。哪本名著不是几百页甚至上千页,认真地读一遍哪本不要花上十天八天时间?而现在的“应试教育”哪有那么多时间来让孩子读名著呢!

现行的高中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可以说为中学生发展兴趣和培养能力开辟了很好的途径。有不少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研究小组,自己确立选题,其中有不少选题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问题。对这些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很有意义。通过研究学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然而,由于开展研究性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课本学习和繁重的课堂作业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由他们亲手确立的选题只能束之高阁,这也是不少学校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想象力最旺盛的时期。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他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如果我们能安排或提供较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健康地发展兴趣爱好,他们的学习生活一定会非常快乐,他们的个性一定会得到充分的张扬。

绝大多数男生喜欢足球,我们就应该安排一些时间让他们过过“球瘾”;有些学生喜欢音乐,我们就应安排一些时间让他们从事一些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些女同学喜欢剪纸,我们应加以保护,从教师到家长就应创造条件让她们保持这一爱好,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中华一绝”;有些同学爱好文学,我们就不应该随便地收缴他们爱看的文学书籍,挤占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有些同学爱好物理,我们就应安排一些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进出学校物理实验室,让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永久地保持下去。

四、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中小学生休息好、睡眠好,从而为他们的体育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业负担太重,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休息时间严重不足,已成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又一大“奇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在重点中学还是非重点中学,无论是毕业年级还是非毕业年级,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抑或小学生,不少学生每天睡眠只有六七个小时,有不少学生在许多时候睡眠仅有四五个小时。由于睡眠不好,休息时间严重不足,现在不少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明显下降,学习成绩是欲速则不达。由于睡眠不足,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柳斌同志在一次关于素质教育的谈话中引用了一位初中生的来信比较典型地反映了睡眠不足休息不足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和痛苦:“我们在初三学习期间,每天睡眠不足七小时,每星期假日只有半天,从来不敢奢望双休日,不知上高三后还要压缩到何种程度,除了参加中考的课程外,其他的体育、美术全免了。多病,近视持高不下,稚气未脱的脸上戴一副酒瓶底厚的镜片,一副未老先衰的样子。”

当然中学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健康的问题早就引起社会的关注。去年初,《人民日报》《中国教育》《光明日报》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多篇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披露和讨论。有关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出示有关数据和理论依据;有不少学生和家长通过切身感受谈这一“违规”现象的危害;广大教育工作者其中包括校长、教师也谈了自己工作的严重失误,表示对这一问题的产生负有一定的历史责任。然而尽管舆论造得震天响,我们仍有不少学校丝毫没有动容,仍然我行我素,作为教育工作者眼中只有升学率,无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把学生当成了永不停止运转的“学习机器”。

在人的各种素质中,身体素质和体能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身体,存在着疲劳症、神经衰弱、高度近视等各种疾病,接受和提高其他素质就难以取得明显成效。为此,我们仍需要大声疾呼:“给学生足够的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让孩子多睡一会儿”,“让孩子再玩一会儿”,把“双休日、节假日还给孩子”要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识。去年北京市首先带头,其他如广州、浙江、青岛等省市积极响应取消初中等低年级学生早读,推迟学生第一节课上课时间,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做法,但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校都能这样做,并长期地坚持下去,并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孩子睡足、休息好,让他们的学习生活过得十分美好。

时间是宝贵的。时间被“应试教育”占多了,素质教育自然就占得少了。时间的最大特点是一去不复返。在人的一生中,学生时代是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也是形成各种素质的黄金时节。我们应该赋予学生形成各种素质的足够而宝贵的时间。不能把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消耗在给他们带来无限痛苦的“应试教育”上。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增创时间资源的最大效益。

标签:;  ;  ;  

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