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府逸,项琰

关于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府逸,项琰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促使智能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满足了现代人的多元化需求。就现代电力系统而言,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尤其现代自动化技术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推动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智能技术具体是指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具备组织、学习以及适应功能的体系结构,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

1 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

1.1 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其具备着学习、适应与组织作用,运用智能技术可以很好的将产品方面的问题及时的予以解决。电力系统较为传统的控制方式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之中有着诸多方面的不足,运用智能技术可以针对无法根除自适应控制与鲁棒性控制问题无法解决等等方面优势十分的显著。该项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智能技术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情况之下,主要是专家系统、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之中运用这些技术,所取得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充分达到各项实际需求,这对于智能电网的构建而言十分的有意义。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人工操作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手段,这在以往的电力发展中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社会的电力需求问题。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下,电网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和复杂化,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不仅很难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提出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概念。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是指电力能源的生产阶段、转换阶段、输送阶段、结算阶段以及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不仅能够实现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自动调度以及自动监测,还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远程监测,使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得到有效保障。

2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2.1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非线性的特征,属于现代化的信息智能技术。在对大脑的运行和思考模式进行分析之后,模拟大脑的运行模式进行计算的模式。这种技术相比较其他的技术来说,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加强,并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很好地控制电力系统的有效、稳定运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能够将人工的操作简单化,并进行随时随地的实时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能够将电力系统中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和诊断,并促进各项功能的有效结合,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2 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技术在构建了模糊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这种技术在操作上更加的简单、便捷,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空调、风扇、电饭锅等家用电器应用模糊控制技术。这种技术将对于其他技术来说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的价值。模糊控制技术能够对不确定的信息进行模糊处理,将模糊的心机转化为可靠的信息,例如,在电炒锅的使用时,经常会出现电炒锅内的油温过热而发生断电的情况,这种现象就是模糊控制技术在有效地规避电力系统中的风险,对其中的变量问题进行掌控,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3 专家控制技术

专家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这种技术融合了相关的技术专家的专业知识,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的操作,有效的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技术可以将专家的知识进行数据化和数字化的处理,转化成计算机运行的一种程序,电力系统一旦在运行中出现了故障,专家控制技术可以快速的发现问题并对出现的故障进行自我修复,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专家系统控制主要应用于大作业的机械,这种对技术和资金量的要求都比较高的系统主要应用于大型的企业和商业大厦,能够保证再出现问题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专家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并给予电力系统技术上的保障。

2.4 线性最优控制技术

线性最优控制技术起步较晚,但其技术有着很多的发展前景。现如今,在很多领域上都有着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影子,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也越来越趋于成熟。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相比较其他的技术来说,更注重电力系统的质量性运行,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电量运输中的最小的电力浪费和电力损耗。但是,线性最优控制技术需要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应用,并且十分的难以操控,不仅对技术层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应用环境上,也要保证其可行性。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的发电机和大型器械,它能够控制十分微小的电压,改善发电机的控制效果,强化发电机的控制,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最优控制。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调节电压和输出之间的转换,并根据PID计算法计算出电压中存在的偏差,从而使电力系统实现最优化的控制。

3 综合智能系统的运用

3.1 智能控制与现代控制相结合

现阶段我国智能控制环节将只能控制与现代控制法结合起来,这两种方法共同形成了神经网络控制结构与模糊技术控制结构。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工程中,综合运用两种方式能够取得较大成效。

3.2 神经系统与专家系统融合

当前电力系统中已经研发出多种智能技术综合运用的方式。比较常见的为神经系统与专家系统共同协作。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对于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搜集,分析,运用时可以广泛运用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加入专家系统进行纠偏。专家系统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可以帮助神经系统不断完善,帮助电力系统做到统筹兼顾,各项事务共同行进。

3.3 神经网络与模糊技术相结合

神经网络的功能可以进行部分简单运算,低层次运算,对于部分非统计性的,变量较多,或者影响因素较多的问题进行处理时,则可以运用模糊技术进行处理。模糊逻辑可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运算,带有推理性质。当技术人员将两种技术融合起来时,能够起到互补作用。例如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用户用电感受,用户最担心的就是停电或者出现用电事故。在测算输电线路是否安全时,神经网络运算可以设定基础值,某个参数(电压,单位输电量)超过标准值时要采取措施避免问题发生;模糊技术则可以根据当前输电情况和周围环境情况进行测算,是否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会出现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问题发生或者恶化。两者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复杂的输电安全问题。

结束语:

总之,目前,在我们国家电力建设事业高速发展形势之下,人们对于电力系统的要求也愈发的严格,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可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要积极的运用各项实际可行的措施来进一步的加大具体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莉.郭立.胡燕南.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0):116(2017-10-26).

[2]蒋蔚.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7(01):93-94.

[3]肖云峰.刘立英.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1(15):45.

[4]贾斌.吴东华.胡伟.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0(33):60.

论文作者:府逸,项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关于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府逸,项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