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质量空间与质量原则_社会结构论文

质量、质量空间与质量原则_社会结构论文

质、质空间和质学原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理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质”和“量”是一对古老的范畴。迄今为止,研究质和量的学科与分枝学科已有很多。其中,专门以“量”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经久不衰,发展成具有几十个分枝学科的大学问。与数学原理相对应,似乎也应有专门研究“质”的大学问,即质学原理。

虽然人们强调“质”的重要性的议论,时时处处都能听到,但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中对数量的片面追求和对质量的忽视,仍然是个严重问题。

本文试图批判地汲取东西方哲学当中富有启发性的思想,融汇系统科学的新发现,提出系统哲学关于质、质空间和质学原理的基本构想,作为一种探索,就教于大方。

质学原理概述

1、 质是同对象的存在联系在一起的由它的质料和结构决定的功能和属性的统一。这个定义将西方哲学传统中对质下的定义——质是“某物区别于它物的内在规定性”——展开、扩大、丰富和具体化了。根据本文的新定义,质不仅是指“限定”和“区分”,而且还包括“功能”和“属性”,不仅回答“是什么”,还回答“做什么”和“怎么样”,当然就能发展为一门学问。

2、质具有多维属性,须在三维和三维以上的多维空间中确定。 基本粒子是最简单的物质实体系统,它们都是在电荷、质量、自旋和平均寿命组成的四维空间中确定。人的素质至少要在德、智、体的三维空间中确定。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表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时间具有了新的质的规定性,时间转化为人类发展的质空间。时间的利用方式和质量,体现着人的文化素质高低。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应当用多维综合的人文发展指数来确定。

3、质具有层次性,具体到物质实体系统, 它们有六个层次的质:(1)物质基质(质料)的质,(2)结构的质,(3)功能的质,(4)第一性属性(体积、形状、重量、数目等)的质,(5 )第二性属性(颜色、声音、气味、滋味等)的质,(6 )在更高层次系统中的系统质。〔1〕

4、质具有非加和性。用自然语言表达就是L.冯·贝塔朗菲引用的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整体大于各部分的和。”若符号化,可表达成质学的加法公式:A>A[,1]+A[,2]+A[,3]……+A[,n]。所大于者,就是n个部分组成一个系统后突现的质——整体的结构、功能和属性。

5、质能以少胜多。一支训练有素、 装备精良的军队能打败十倍于己的乌合之众,同样,一只优质的灯泡也能顶好几只劣质的同类。这条原理也可以写成质学的乘法公式:A=nA。这个公式可读做A等于n乘A次,A次是质量低于A的另一个A。

6、质具有累积性,原因是系统的进化都是形成多层次的等级结构 ,而质又是同这种等级结构联系在一起的。一种高精尖的工业产品,必是高质量的原料,优良的设计,高水平的工艺,严格的质量管理,一层层地累积起来的。这条原理提供的教益是:提高质量要从基础抓起,变革则须触及深层结构。

7、状态和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过渡的。 状态是系统足够全面的瞬时代表,是质的变动不居的外在表现,质都以状态演变终其一生。在一定的尺度内,状态变化并不危及系统经久不变的结构,被称为量变;达到一定的尺度(质量交错点),状态的变化就危及到系统的结构,后者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全部改变了,出现了新的结构、功能和属性,这被称为质变。量变是渐变,质变是突变。量变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变突然的发生则是质的飞跃。这条原理已由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做过详尽的说明。

8、质变和量变有相对性:相对于某一层次是质变, 相对于另一层次则仅仅是量变,即状态变化。许多教科书在讲所谓“质量互变”这条规律时大都以水为例,说水的温度下降到0℃,发生质变成了冰; 上升到100℃,又发生质变成了汽。可是,物理教科书都讲物质有三态:固 态、液态和气态。因此,上述变化在水的宏观层次上看是质变,但在微观层次,即在水的分子层次上看则仅仅是量变,即状态变化,因为水分子H[,2]O的结构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9、人工控制可将某些质的飞跃转变成逐步渐进的过程。 多次定向爆破夷平一座高大建筑,生物基因工程造成物种发生局部性状改变,极有可能取得成功的受控核聚变,则是工程方面的佳例。

10、质有稳定性,就人造系统来说,它是相应的物质实体系统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的时间长度的度量。两种电视机,其收视功能、画面色彩、 音响效果等等都一样, 唯无故障工作时间的长度不一样, 甲种为3000小时,乙种为8000小时,当然是乙种的质量稳定性高,因而总的说来质优于甲。

11、质是有程度的。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实体的质都有好坏、虚实的程度。自然物一般不会有意识地作伪,但即使是自然生成的许多产物,其质量仍有高低的等差。人对自己,对自己生产的产品,都可能作伪,甚至可能挖空心思、不择手段的作伪。所以,人和人造的各种物品,不但有质量高低的程度,而且有名与实二者的真伪和虚实的程度。

12、多层次的、多维的质的程度,都必须而且可能用各种方法量化,从而获得明确的表征。经常采用的对质做定量描述的第一种方法是给出成分结构的百分数,如对食品、饮料、药物做介绍。第二种方法是给出物质实体系统功能和属性的多维数据。如对各种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做定量描述。第三种方法是打分儿。老师给学生打的分儿所显示的是学生学习某门功课所达到的质的高度,体操、跳水等竞技场上裁判给的都是运动员完成一套动作的质量分儿。第四种方法是评定等级,如优、良、中、差、劣,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等外品。

13、“发展”这个概念在“进化”的意义上是指在质空间中质的上升运动。当我们把“运动”、“变化”和“发展”这三个范畴摆在一起时,它们有可以明确区分的含义。“运动”是指牛顿空间中质点(刚体)相对于时间发生的位移,是连续的和可逆的,遵守牛顿三定律。“变化”分量变和质变,其中量变指在状态空间中状态的运动,质变在物理学中表现为相空间中的相变,它们有连续或非连续,可逆或不可逆,种种各不相同的情况,迄今尚未发现一般规律。“发展”一是指增长,二是指进化。在进化的意义上,“发展”是指新质飞跃式的、突现性的产生,以及质在质空间中非连续的和不可逆的上升运动,有唯物辩证法及其具体化的现代形式——一般进化论,描述其一般规律。

14、心灵和精神的质空间就是中国传统哲学讲的“境界”。“真、善、美”等而上之,“假、恶、丑”等而下之,便是六种反对称的境界。庄子讲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是个人修养的境界。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爱之者。”这是求学的三种境界。“立意高远”、“形神兼备”、“神韵生动”则是中国绘画要创造的美的境界。

15、变化是运动和发展(进化)的中介,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变化是在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超越并包含运动;发展是在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超越并包含变化。从哲学上说就是:扬弃了的运动是变化,扬弃了的变化是发展。因此,没有运动便没有变化,没有变化便没有发展。由此可见,变化是运动和发展的中介,是关键的环节。欲阻止发展(进化)的反动派或保守派,必反对变化,扼杀变体;欲推动发展(进化)的革命派或革新派,必鼓励变化,保护变体。

16、描绘无形的质的最恰当的图形是圆,它表示质从“无”到“有”再回到“无”的循环过程;起点是亚里士多德讲的六种运动中的“产生”,终点是六种运动中的“毁灭”,其余各点则是一个物质实体系统从产生到毁灭所历经的状态。对宇宙大系统各个层次上大大小小的不可抗拒的圆形循环圈,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称之为不断地“自我扬弃”,“否定之否定”和“螺旋式上升”,系统哲学的质学原理则称之为“质的上升循环”和“质的下降循环”。

17、多维的质在质空间中的圆形循环运动,不管是上升循环还是下降循环,都将描绘出一个圆柱体,其高度被称为质的“水平”。人们通常谈论人的“文化水平”、“业务水平”、“学术水平”,国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的“道德水平”,在他们的心目中潜在地都有一个表征所谈论对象的质的高低的圆柱体,其顶部圆形截面的高度就是他们直觉体验到的质的“水平”。

18、具有超循环结构的复杂系统的质的水平,随着所有下层系统良性的超循环而上升,恶性的超循环而下降,所以质的升降也有传递性和累积性。

19、在质空间中,任一质循环在单位时间或单位圈数内造成的质水平上升或下降的距离叫质速度,它是进化(发展)在质空间中的速度。如果我们把任一系统的进化(发展)过程图示为质空间中的螺旋圆柱体,那么螺纹的平均螺距就是该系统进化(发展)的质速度。同运动和变化的速度相比,进化(发展)的质速度是非常缓慢的速度。例如,中国自秦朝到清朝,在两千年时间内经历了十来个循环圈,但社会系统及其文明的质的上升却非常有限。

20、质水平不可能通过外力的直接推动直线上升,质速度也不可能借助外力而加快,人们所能做的充其量不过是对各个环节做良性的改进,加快循环速度和增加循环圈数,从而间接地提高质速度,间接地加快质水平的上升。《孟子》书中的宋人,不在耕耘、选种、施肥、浇水、光照、通风等环节上下功夫,直接揠苗助长,其错误就是把质空间中的质过程当做牛顿空间中的简单运动过程来处理了。

21、“无欲速”,“欲速则不达”,这是在质空间中推进一种进化(发展)过程必须遵守的原则。在牛顿空间中欲速即能速达,例如:到火车站赶一趟车,慢慢走有迟到的危险,想快点,改成跑步或乘车,准会提前到达。可是,换成学习、训练、经济发展、社会进化等质过程,就变成“欲速则不达了”,中国“大跃进”运动的失败就是明证。除孔子在《论语·子路》里讲的这句话外,《礼记·学记》中有“学不躐等”的话。《孟子·离娄下》以水喻学,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其中“科”意为坎或坑洼,是以“盈科而后进”一句最得质过程的真精神。这两句话可对“欲速则不达”做正面的诠释。

22、进化(发展)过程初始阶段的质速度很慢,坚持下去,就能从自身造成的积累中获得越来越大的加速度。将这一点显示得最清楚的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曲线。最初的几百万年,曲线的坡度很小,接近水平;后来的几十万年,缓缓向上爬;最近五千年,它陡然上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这五十年里,人类文明的进化日新月异,其曲线真可谓扶摇直上。

23、同牛顿空间中的运动过程一样,质空间中的进化(发展)的推进过程也有惯性,表现为发展势头,即使遇到强大的阻止的力量,也不会嘎然而止,而会继续有所前进。许多伟大的人物,亦无力抗拒自己前半生开创的过程的惯性的支配,在后半生或晚年按切线方向前进,犯下悲剧性的错误。当前人类的文明,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按西方工业文明的模式在朝发生灾变的方向推进,尽管许多有识之士和权威机构都在不停地警告和呼吁,但没有任何力量能迅速扭转历史的车轮,更不要说停止它的前进了;它依然要走完一个自我扬弃的循环圈。

24、质空间兼有内无限性和外无限性。内无限性指任何一个物质实体系统内部的质空间都有一个质的最优解,即自身结构、功能和属性的优化极限,它可以被不断地接近,但永远不可能到达。外无限性是指任何一个质空间都拥有无限广阔的多样性变异域。就我们目前所知,在宇宙进化、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和人造系统进化的阶梯的每一个层次上,质空间的多样性变异域几乎都是无限的。

25、在质空间中生存竞争造成的压力是质水平上升的推动力。凡竞争都主要是比质而不是比量,质优者得以存活和繁衍,质劣者则被淘汰而消失。竞争造成的压力是生存压力,在它的威压和逼迫之下,参与竞争者不得不断地变异、创新、优化和更新换代,朝更高的水平上升。不积极参与竞争者,其质的水平就难免停滞和下降,甚至最终被淘汰出局。

26、在迄今为止的社会系统内,任何一种没有足够的规则和监控的竞争,都有可能演变成作伪的比赛。竞争不是万能的,也并非就是一切。汉字中“伪”字造得很好——“伪”者,“人”所“为”也。在人组成的社会系统内,任何一种竞争都要有严格的规则、严密的监控系统和无情的惩处手段,否则就会演变成投机取巧和坑蒙拐骗的比赛,结果竞争不但不可能加速质水平的上升,反而会造成质水平的下降,因此,质学不可不设辨奸和防伪这一章。

现实意义

强调质学原理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里仅就发展价值观的转变,谈一点看法。

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发展价值观的重要转变。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又是社会全面进步的最终归宿。而由单纯重视“量”的增长,转到“质”和“量”并重,并把“质”放在首位,是发展价值观转变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实,这也是唯物辩证法所历来倡导的发展观。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指出,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的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哲学笔记》,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398 页)更概括地说,一种发展观认为发展或进化只是量的增加,另一种发展观认为对发展或进化更重要的是质的提高。

我们要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进步。那么生产力的发展有没有个“质”和“量”的关系问题呢?日本学者岩佐茂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看法。他把生产力分为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个方面。生产力的主体因素是指劳动力,客体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岩佐先生认为,生产力不论在主体形态上还是客体形态上,都是由量和质两个方面构成。人们往往只从量的方面来计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实从质的方面进行考察也是很重要的。对象形态的生产力表现为使用价值。例如生产汽车,生产多少台汽车是量的方面;而汽车上是否配置了保证生命安全的装置和防止污染的废气净化装置,就是质的方面。主体形态的生产力则表现为创造价值的活动方面,例如像日本导致“过劳死”的劳动,就涉及主体生产力的质的方面。片面追求生产力的量的增长而忽视其质的方面,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见《哲学研究》1994年第1 期载《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与价值问题》一文)岩佐先生的这个见解是很深刻的,可以说是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原理,对我们今天发展观的转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应当看到,在发展生产中是片面追求量的增长,还是以质和量的统一为发展目标,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首先是个价值观问题。而价值观往往受生产方式的性质所制约。资本主义的生产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成为基本的价值追求,不可避免地要以牺牲质的方面为代价而单纯追求量的增长,以牺牲人本身的发展为代价而换取物质财富的增加。具体地说,就是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这个单一数量来衡量一国的发展水平。这个标准误导的结果就是各国不断扩大生产,各企业不断提高产量,造成能量和原材料的过快耗散,加速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这些恶劣的后果汇集到一起就形成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人口过剩、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粮食和淡水不足、森林被砍伐、生物多样性遭破坏、温室效应、灾害频仍、传染病流行等等。

缓解“全球性问题”,避免发生大规模灾变的办法之一就是利用这里阐述的质学原理,重新制定一种比较科学的社会发展水平多维综合指数,作为评估各国经济发展战略是否成功和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准。

在这个多维综合指数中一定要突出“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两项所占的比重。“环境质量”应包括人均森林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淡水量、城市空气质量、江河湖海清洁度等项。“生活质量”应包括国民平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国民受教育程度、国民健康程度、实际休闲时间、医疗保健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平均寿命等项。

实现发展价值观的转变,将促进我们的经济从外延发展转变到内涵发展、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轨。国家或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一般是先走外延发展的道路——不断地增加投入,扩大规模,追求产量和产值,发展成粗放型的经济。待这个阶段的扩展到达一定限度之后,就应转而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稳定规模,节省开支,调整结构,挖掘潜力,追求创新,鼓励改进,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产品的质量,发展成集约型的经济。这时,规模、人员、投入和产量不但没增加,有时还缩减了,可是总产值和利润反而可能上升,原因是内部结构得到优化,生产系统的功能和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这种转变,其实也就是由侧重于量的方面转向侧重于质的方面。

有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近十几年快速发展,成就令人欣喜,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这种发展的后遗症。如通货膨胀一直较高,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严重,环境状况日趋恶化等。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的根源,正在于原有的目前仍未根本转变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实行粗放型的外延式投资,固然能达到快速发展,但往往摊子越铺越大,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做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使通胀率控制在老百姓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将增长方式转变到重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发展道路,通胀居高不下的局面才能逐步扭转。粗放型的外延增长方式,也是目前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增长方式在某些国有企业的主要表现:一是产品结构不适合市场需求;二是劳动生产率低下;三是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这种增长方式不从根本上转变,国有大中企业难以摆脱目前的困境。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7位 ,但结构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很低,经济的增长主要靠人力、物力、资本和能源的高投入,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算是低的。在这种情况下追求高速度,必定导致物能的大量消耗,能源的高消耗必然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由此可见,把增长方式转到重效益、重结构水平提高、重质量的轨道上来,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矛盾的根本途径。(参见《光明日报》1996年5月26 日第4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经济矛盾的根本途径》一文)

发展价值观的转变,也为实现教育改革所必需。目前教育部门已提出“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的正确目标。这也就是要改变单纯以分数衡量教育效果,重智育而轻德育和体育的状况,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必须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办法和标准,从德、智、体三个维度全面衡量学生的质量。与此相应,应当淡化重点学校,注重全面提高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若这些改革搞成功了,中国国民在德智体三方面的素质都全面提高了,他们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质量当然会全面提高。

〔1〕关于“第一性属性”和“第二性属性”,参阅洛克, 《人类理智论》,第二卷,Ⅷ。关于“系统质”,参阅[苏]B.H.库兹明《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性原则》,第三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

标签:;  ;  

质量、质量空间与质量原则_社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