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论文_王威权

浅谈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论文_王威权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急诊科 广西南宁 530100)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临床实践,拟从“急性脑卒中流行现状”“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急性脑卒中院前转运”三个方面对“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新进展”作一综述报道,旨在为其院前急救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中风;院前急救;进展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01-0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re-hospital First Aid of Paitents with Acute Stroke Wang Weiquan

Emergency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tionalities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530100,China

【Abstract】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in the article of the relevant document literature about pre-hospital first aid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our own work experience and clinical practice, the article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report of the development in pre-hospital first aid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in terms of the “present epidemic status”, “pre-hospital first aid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nd “pre-hospital transfer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iming at providing valuable guidance for the pre-hospital first aid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Key words】Acute stroke; Stroke; Pre-hospital first aid; Development

近十年甚至未来的二三十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老年人群基数将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各种老年疾病将呈一定的流行趋势。其中,作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的急性脑卒中,必将“首当其冲”,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都将呈逐年上升趋势[1,2]。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作一综述报道,以期为其院前急救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及意义。详情报道如下。

1.急性脑卒中流行现状

急性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组以突然性起病且呈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综合征[3],可累及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肢体功能受损,甚至致残、致死。据我国流行学调查资料显示[4-6],我国每年新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200万人,而死于急性脑卒中的患者为150万人,即使侥幸存活了的患者,其中至少有3/4的患者存在一定的神经功能障碍。由于急性脑卒中具有发病迅速、病因复杂、进展多变、后果严重等特点,因此急性脑卒中而导致的死亡已成目前我国社会人群疾病死亡的第一大病因,占22.45%[7]。

急性脑卒中成功救治关键在于早期规范治疗(时间就是生命),普遍认为在患者发病后3~4.5h内是最佳抢救时机,也是院前急救的工作重点,并且在抢救脑出血、控制血肿扩大等方面也仅仅局限于发病后的数小时内[8]。因此,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能否第一时间得到早期规范治疗(即“院前急救”),是能否达到最佳救治效果的关键,同时也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影响。

2.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已逐步过渡至“自救”与“救护”相结合的方式了[9,10],但关于其“院前急救”水平却参差不齐,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据此,为进一步提高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水平,并加以推广,本文将对“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并对其急救现场最棘手情况予以重点分析,比如:如何控制颅内压增高、血压高;呼吸抑制、血氧低时,如何判定气管插管的时机等。具体内容示下。

2.1 急救相关

2.1.1急救人员必须专业规范 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一项专业性较强、综合性较高的技术,因此急救人员必须专业规范。因为不同的医护人员院前诊断急性脑卒中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差异较大,所以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包括相关评估量表、识别工具、急救流程、现场急救措施等,尤其是急性脑卒中院前筛查识别量表的准确掌握,比如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等[11],以便提高急救人员院前诊断急性脑卒中规范性、准确性、速度性,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救治急性脑卒中的效率性。

2.1.2院前急救的流程 急救人员熟练掌握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流程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服务水平,而且还能化“被动”为“主动”[12],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院前急救中去,这对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效果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目前我国关于“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的流程”尚无统一规范标准,但各大医院均凭借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过硬的技术,都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当地医疗情况的“规范流程”。对此,本文就我院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流程作一简单叙述,以供参考。具体为:患者或家属拨打120电话→120急救中心受理→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如姓名、病情、地址、联系方式等)→指导其自救或现场紧急处理→通知医院120救护车出诊→途中出诊人员再次联系现场→120救护车到达现场→现场评估→急救处理→稳定病情→安全转运→途中传输患者资料入院→医院开启绿色生命通道→120救护车到院完成院内交接→入院接受系统的治疗。

2.1.3急性脑卒中的院前筛查及识别 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的成功抢救和处理将为患者院内接受更好的治疗会恢复提供机会,而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成功的关键在于院前筛查和识别,这也是现场进行科学急救处理的主要依据之一[1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简言之,急性脑卒中的成功救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院前筛查及识别,这在临床上也称为“超早期筛查”,这对于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甚至院内治疗,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4]。因此,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的途中,一定要及时联系现场,并询问相关情况,从而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病情询问,主要包括病症开始时间、近期患病史、用药史、既往疾病史等,并同时开展院前筛查和识别,如CPSS评分、GCS评分等,迅速作出初步诊断。

2.1.4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及处理 现场立即给予患者卧位或复苏体位(采用头抬高20°~30°),根据其相关评估结果给予对症紧急处理,推荐措施:吸氧、吸痰;处理ABCs;心脏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压;观察患者呼吸状态;评估有无低血糖;抽搐或躁狂者可应用安定或苯巴比妥静脉注射;必要时气管插管,防治缺氧。另外,不推荐的措施有:非低血糖患者输注含糖液体;过度降低血压;大量静脉输液。

另外,有研究证实[15],急性脑卒中病死患者中,约50%患者发病1h内于院外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所致,其中室速和室颤是最主要的致命性因素。因此,在2h内,每30min观察患者胸痛情况及复查心电图1次,是极有必要的。其次,还要重点处理两种情况,即[16]:(1)当患者皮肤出现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脉压变小,或可并发心源性休克;(2)当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咳嗽、心率加快、舒张早期奔马律,或可并发急性肺水肿,易发展为心源性休克。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防治。

2.2 棘手情况

2.2.1如何控制颅内压 急性脑卒中在急性期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水肿,从而导致患者颅内压增高,临床出现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这是现场急救最为常见且最为棘手的情况之一,同时也是安全转运到院得以及时有效治疗的重点所在。大量研究证实[17,18]:甘露醇可有效控制患者颅内压。甘露醇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渗透性利尿药物,其作用机理是同提高血浆渗透性,使血脑及脑脊液间形成渗透压阶度梯,从而将脑实质、间质及脑脊液中的部分水摄入血浆中,以达到减轻脑水肿,控制颅内压的效果。并且,20%甘露醇其药效可在较短时间内发挥(10~30min),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达6~9h,降颅内压效果确切。若有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较重,现场转运前宜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加压静脉滴注。但值得提醒的是,合并低血压休克、心衰、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立即给予甘露醇治疗,必须慎之又慎。

2.2.2如何控制血压 血压药物干预以收缩压(SBP)22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BP)>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130mmHg为标准。在降颅内压的同时缓慢降低血压,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180/105mmHg左右。对于收缩压在170~200mmHg或舒张压100~110mmHg,暂不予降血压。收缩压<165mmHg或舒张压<95mmHg,不需要降血压治疗。

2.2.3关于呼吸抑制、低氧血症,如何判断气管插管的时机

呼吸抑制、低氧血症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最为危急的情况之一,特别是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有研究曾指出[19]:当急性脑卒中患者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误1min,其抢救成功率就降低10%。由此可见,保障呼吸道通畅是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最迫切也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具体处理措施为:(1)呼吸平稳者给予双腔鼻导管高流量吸氧;(2)气道不畅者给予吸痰、口咽临时气道及面罩给氧;(3)将患者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改善呼吸状态,防止窒息;(4)呼吸抑制或GCS评分<8分者,给予口咽通气管或气管插管给氧;(5)对于有明显呼吸困难的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从而改善呼吸抑制、血氧水平。

3.急性脑卒中院前转运

现场急救处理完成后,应尽早将患者安全转运至有急性脑卒中救治条件的医院,使其入院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关于急性脑卒中的安全转运,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分享一点心得体会:(1)对于病情较轻,或生命体征没有改变者,尤其是可疑缺血性急性脑卒中者,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给予一般用药或不用药,立即转运回院治疗;(2)对于病情较重者,则在控制或预防脑水肿后,第一时间迅速转送入院治疗;(3)针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如脑疝、颅内高压等,则必须在病情得到控制或稳定后,如抽搐停止、昏迷变浅等情况后,方可进行转移;(4)转运途中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护送,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头枕冰袋且抬高15°~20°,并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征、有无抽搐等;(5)转运的目的地,要结合路途远近,路况、交通工具等综合考虑,注意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和配合;(6)转运过程中,司机要注意控制车速,保持平稳,避免剧烈振动和颠簸,从而使确保患者安全入院。

【参考文献】

[1]刘江华,张剑锋,雷卓青,等.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2):3663-3665.

[2]万雄,林琳.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07):92-93.

[3]黄俊.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早期识别工具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9):16-18,22.

[4]罗松平,张艳凯,娄赟,等.院前急救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01):57-60.D

[5]谢英新.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转送996例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13):99.

[6]吴智鑫,陈文元,何明丰,等.院前急救电话对可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快速筛选价值[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01):19-21.

[7]张秀兰.急性脑卒中患者160例院前急救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09):89.

[8]万何琴,邓学军,赵剡,等.卒中单元院前急救模式救治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29):52-53.

[9]何菲,申洋.院前急救时间与质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7,35(02):208-210.

[10]张作光.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36):7456-7456,7457.

[11]白玉华,卢瑞红,邓红菊,等.院前急救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J].蛇志,2013,25(03):277-278.

[12]徐雅杰.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29):173-174.

[13]李琼英.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05):766-767.

[14]罗小丽,孙凯,叶丹,等.院前急救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6):78-79.

[15]康维为.不同院前急救评价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02):208-209.

[16]糜庆.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559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03):216-218.

[17]李雪娜,海英.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治疗急性脑卒中40例[J].河南中医,2015,35(06):1267-1269.

[18]武琪,米俊.院前急救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1):1374,1396.

[19]秦强.探究分析院前急救对急性脑卒中的预后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7(22):70-71.

[20]李秋泉.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早期识别工具的研究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06):487-489.

论文作者:王威权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  ;  ;  ;  ;  ;  ;  ;  

浅谈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论文_王威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