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手术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论文_张敏瑞,韩艳,曹妍

复合手术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论文_张敏瑞,韩艳,曹妍

张敏瑞 韩 艳 曹 妍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 分析复合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感染控制的方法。方法 对复合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复合手术室的工作环境以及手术室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结合复合手术室布局、仪器使用种类以及工作流程,对薄弱环节进行积极的整改。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知识,完善各项监控措施,提高预防意识、是预防复合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复合手术室 感染 院内感染预防措施

复合手术室是进行各种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预防感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复合手术室和外科手术室同样有着严格的消毒隔离和无菌要求。同时复合手术室又有着自身介入放射的特殊性,因此加强复合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术前手术室净化时间,严格要求术中无菌操作、术后严格消毒,对预防符合手术室感染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分析复合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复合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手术人员因素

1.1.1手术人员自身携带病原微生物;手术操作过程中如果手套破裂即可成为感染源,口腔、鼻腔有细菌。术中咳嗽、打喷嚏、说话使细菌直接传播到空气中和手术野,增加病人的感染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2 参加手术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无菌观念不强,无菌操作不熟练、无菌区与非无菌区分界不清。

1.1.3感染手术未做好保护隔离措施。

1.2手术物品因素 手术物品未按照卫生部消毒标准进行清洗及灭菌,已消毒物品超过有效使用期,无菌物品已被污染,但是没有重新消毒或者未进行更换。

1.3手术室环境因素

1.3.1手术室布局不合理,手术室内区域划分不明确期;

1.3.2 复合手术室手术材料数目种类较多,若无菌物品与清洁物品混放、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公用通道,可导致交叉感染;

1.3.3手术间内人员过多导致细菌数量增加;手术室间内空气消毒不严格导致空气中细菌超标。

1.3.4手术间内物体表面、墙壁、地面清洁或消毒不彻底导致细菌数量超标。

1.4 病人因素

1.4.1病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自身免疫力下降,易出现感染。

1.4.2手术创伤使病人自身免疫屏障破坏,如皮肤黏膜屏障。

2.复合手术室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

2.1 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复合手术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院内感染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无菌观念,让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无菌的重要性。定期派遣医护人员外出学习,及时更新院内感染知识。

2.2 手术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和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进入手术室的所有人员必须穿专用的手术衣、手术鞋、戴专用手术帽、手术口罩。手术前严格执行外科刷手流程;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手术护士、麻醉医生精诚协作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相互监督有无违反无菌原则,并及时纠正。

2.3 加强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复合手术内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数目种类较多,所有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应该分门别类专柜存放、专人保管,存放柜应定期清洁消毒。建立一次性物品使用管理登记本,确保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所有一次性物品因该有中文标识,包装完好,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有关部门。

2.4建立合理的手术室布局 手术室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且有明显的标识。符合手术室内大型仪器设备较多,在一起拜访时应该避免遮挡回风口,防止影响消毒效果。

2.5加强手术间内卫生清洁工作 每日手术开始前对仪器表面、地面进行清洁;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间内所有仪器、地面彻底清洁消毒。每周固定卫生日,进行大扫除;保洁工作质量由当班巡回护士进行监督;新加入的保洁,应由感控组长组织培训学习,方可独立工作。医院设备科定期更换回风口过滤网。

3结论

建立健全感染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是预防复合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基础。加强督促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学习、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质量菌操作规程,加强消毒灭菌与无菌技术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复合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才能保障手术室感染管理的。

论文作者:张敏瑞,韩艳,曹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复合手术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论文_张敏瑞,韩艳,曹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