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人民医院妇科;江苏宿迁2237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在异常子宫出血诊疗中普通诊刮术与宫腔镜探查术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临床异常子宫出血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中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诊刮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探查术,回顾分析不同方法对应的诊断准确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疾病主要有妊娠残留、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等,在上述疾病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及漏诊率方面,宫腔镜探查术高于普通诊刮术(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经宫腔镜治疗后均获得了痊愈。结论: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方面,宫腔镜探查术相对于普通诊刮术更具有优势,不仅诊断准确性率高,而且能够在诊断同时实施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探查术;普通诊刮术;异常子宫出血;诊疗分析;效果评价
异常子宫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症状体征表现,在妇科门诊中较为常见,根据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子宫异常出血在妇科门诊中约有20.0%—40.0%,患者发病后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以及不规则子宫出血等,不仅影响到妇女的正常生活,长此以往还会使得患者出现贫血症状,但是由于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较多,只有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方法保证治疗效果[1]。宫腔镜在临床的应用,使得其在异常子宫出血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就宫腔镜探查术与普通诊刮术对异常子宫出血诊疗效果评价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性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1.5±4.0)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1±0.4)个月;对照组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0.9±4.2)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3.2±0.5)个月,所有患者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以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等。所有患者均签注知情同意书,在基础资料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较小(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对象排除以下几种情况:(1)妇科检查、B超检查存在阴道或者是宫颈病变引起的出血患者;(2)存在节育器异位或者是残留节育器患者;(3)妊娠期相关疾病;(4)基础内科疾病造成子宫出血患者;(5)有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不全、精神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以及宫腔镜诊治禁忌症患者[2]。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处理,缓慢扩张患者的宫颈到7号,使用刮匙对患者的宫腔四周进行搔刮,之后缓慢的移动刮匙,保证诊刮过程中的全面性,尤其是在两宫角处以及有明显光滑感的位置,将刮出的组织及时的送往病理室进行检查。
观察组: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宫腔镜为国产宫腔镜,在所有患者月经干净后3—7天或者不规则出血止血成功后(不规则少量出血较长时间的,可随时手术),术前12h予米索前列醇400ug纳阴或纳肛软化宫颈,术前8h禁食禁水,术前指导患者排空膀胱,膀胱截石位,对患者的外阴、宫颈等实施常规消毒处理,通过探针辅助探查患者宫腔的深度、方向等。借助于扩宫器对患者的宫颈实施扩张,同时连接液体膨宫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对应的压力,同时将灌流管里的气体排净,用液体膨宫剂5.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将患者的子宫颈膨开,之后沿着子宫颈管中轴缓慢的将宫腔镜插入子宫腔内,同时使用膨宫液冲洗子宫腔,调整液体的流量,使子宫腔保持一定的压力,之后从患者的子宫底部开始,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细致的查探,在探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宫腔内膜厚度、宫腔颜色、输卵管开口以及形成、是否存在宫腔粘连的现象,观察宫颈口等,对于发现异常的应加强局部探查,之后缓慢的退出宫腔镜[3]。
根据实际诊断结果对患者行宫腔镜下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观察指标主要有:(1)不同诊断方法与手术病理证实方法的符合率;(2)所有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的手术治疗效果。
1.4评价指标
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和无效,其中痊愈:患者临床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以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全部消失,同时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失败:治疗完成后对应的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以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没有改变甚至出现了病情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整理本次研究中的主要数据,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诊断符合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全都使用率(%)表示,组间率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并将P<0.05作为存在较大差异以及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标准。
2、结果
2.1不同诊断方法对应的诊断符合率
不同诊断方法与病理诊断方法对应的符合率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放米娜,宫腔镜探查术明显的高普通诊刮术,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分析
采用宫腔镜诊断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后全部获得痊愈,采用普通诊刮术确诊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手术均获得痊愈,出现漏诊、误诊的经宫腔镜探查术诊断以及宫腔镜手术治疗同样的获得痊愈。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在不同年龄段妇女中均有发生,而且在妇科门诊中较为常见,长期子宫出血在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同时还又可能贫血等并发症,对此应及时的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较多,只有做好明确的诊断才能保证实际的治疗效果[4]。
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方面,早期主要以普通诊刮术为主,该方法操作简单,而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大多数妇科医师都能完成操作,应用较广,但是在诊断过程中属于盲目性的操作,存在着创伤的风险,而且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普通诊刮术对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准确率较低,存在着较高比例的漏诊和误诊风险,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际应用[5]。
宫腔镜在临床的应用为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研究中对23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探查术实施诊断,结果显示,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1.3%,对于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妊娠残留、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等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相对于普通诊刮术,诊断准确率更高。
宫腔镜在对患者宫腔检查过程中,能够通过宫腔镜的直视作用,使得患者宫腔内部的实际情况显示出来,能够清晰的了解到患者的宫腔结构,对于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宫腔内部颜色变化、光泽度、纹理等,除此之外,对于宫腔内部可能存在的异物、宫腔粘连等均能较好的显示,同时宫腔镜本身具有放大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宫腔诊断漏诊和误诊,因而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原始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6]。
比如本次研究中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过程中,采用宫腔镜探查术在检查的时候能够直接观察到病灶,在宫腔镜下能够看到存在内膜息肉病变的区域质地柔软,颜色呈现出微红,病灶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者手指状的突起,病灶大小从毫米到厘米不等,其中看见单个子宫内膜息肉,同时也可见多个病灶存在,这些都可以作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重要证据,诊断过程安全方便,诊断过程中明确病灶的具体位置,可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宫腔镜除了用于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外,还能根据诊断结果实施宫腔镜手术完成疾病的治疗,相应的改善异常子宫出血症状表现,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比如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过程中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可根据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的大小、数量、位置等相关信息,确定出对应的治疗方案。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在异常子宫出血治疗过程中,采用宫腔镜手术具有较多的优点,比如:不需要开腹,减少手术创伤、整个手术过程中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承受痛苦小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手术不会对患者的正常卵巢功能以及生育功能产生影响,实际应用价值较大。
综上所述,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方面,宫腔镜探查术相对于普通诊刮术更具有优势,不仅诊断准确性率高,而且能够在诊断同时实施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迪,李秀娟,郑雪绒,等.传统诊刮与宫腔镜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19(23):5224-5230.
[2]黄崇梅,李燕.宫腔镜在子宫不规则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6,23(12):71-72.
[3]杜丽艳,王瑛,祝琴.宫腔镜下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147-150.
[4]潘玉平.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5(22):2928-2929.
[5]刘丽珍.宫腔镜与传统诊断性刮宫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应用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2):1528-1529.
[6]厉霞玲,刘德佩,张月存,等.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0):102-105.
论文作者:胡卫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患者论文; 异常论文; 宫腔镜论文; 子宫出血论文; 宫腔论文; 息肉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