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院校教学评价效益论文_刘正

浅析如何提高院校教学评价效益论文_刘正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599)

摘要:教学评价效益, 是指教学评价主、客体在理解和认同教学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使预期的教学评价结果与实际效果保持一致性。影响教学评价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教学评价观、教学评价模式、评价的技术手段和评价结果处理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学;评价;效益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

(一)准确把握教学评价的内涵及功能。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分析、整理,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自我完善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一直以来教学评价都会作为一个院校教育管理的手段,是衡量一个单位教学能力强弱、教员教学水平和学员培养质量的标准。它具有一定的导向、鉴定、激励、调控、为决策提供信息等基本功能。院校第一轮教学工作评价确立了“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的原则,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价中更是进一步突出了“以评促管”的原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内涵和功能。针对院校的不断改革发展,确立了“评建结合、以评促建”的教学评价理念,通过评价工作来促进学院教学建设全面规范化、常态化。

(二)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教学评价的目的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评价, 这是科学开展教学评价首先要解决的前提问题。如果评价目的不明确, 指导思想不端正,出发点出现偏差,那么教学评价工作就可能误入歧途,甚至南辕北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军校,教学评价工作一定要全面贯彻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牢固树立“两个靠拢、一个合格”的指导思想,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为此,教学评价应常态化开展,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各级抓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重视评价对象在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院校教学评价对象是院校教学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教学水平的体现者。任何教学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把评价对象简单的作为被动接受检查的客体,而是作为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的主体,转变评价对象的角色,强调评价对象的主体作用。这种主体作用并不只是形式,而是从强调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的观点出发,重视调动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尊重评价对象,调整评价对象的心理状态,实现从“要我评”到“我要评”的转变,真正实现“评建结合、以评促建”。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

(一)充分借鉴其他院校教学工作评价经验。以往的教学工作评价工作采用的是“行为目标式评价”模式,这是一种着眼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模式,以鉴定或选拔为目的,强调通过评价判断教育目标或教育计划的实现程度, 在评价类型上属于“终结性评价”,强调的是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评价方法,是符合现实需求要的, 在这个时期发挥着引导教育规范化的作用, 对于促成院校软、硬件达标, 管理到位, 质量和效益达到一定标准要求, 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新一轮院校教学评价方法将采取或借鉴“发展性评价模式”,构建适应军队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新型评价方案体系,这种教学评价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借鉴院校教学工作评价经验,对我们以后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减少曲折与探索,提升评价效益,必将受益匪浅。

(二)选用兼顾学院现状与发展的教学评价模式。学院开展教学评价工作,要在摸清学院办学底数、明确学院的办学定位,分析学院建设发展阶段,沿着学院建设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模式,让教学评价成为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和全面建设的倍增器,真正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加强评价技术手段信息化

(一)建立教学评价信息网。教学评价数据来源众多,靠人工处理繁杂、效率低下,准确率底,将网络的优势引入教学评价体系, 使教学评价实现量化、客观化、系统化。同时, 评价信息反馈及时可靠, 更加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提高教学评价的技术含量。学院要依托校园网建立教学评价信息网,开展网上评教评学评管,适时公布教学评价信息,扩大教学评价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评价效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评价水平效率, 规范教学评价操作过程, 实现教学评价的标准化、科学化, 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指标标准体系, 进而达到科学管理、统筹规划的目的, 研制和开发适用于本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价工作的信息管理软件, 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系统。

四、重视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

(一)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是对评价对象某一瞬间的状况进行判断,便于横向判断。但绝大多数的教学活动是伴随着教学工作推进而不断变化的,静态评价无法反映评价对象的变化与趋势。动态评价注重纵向分析,有利于连续反映评价对象的发展状态与潜力。注重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才能提高评价效益。

(二)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的方法较之定性评价的科学性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对教学活动以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但单纯依据分数来给评价对象下结论,结果比较抽象,不能描述教学评价对象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在教学评价中只有将定性分析与定量测量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定量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主观随意性,使教学评价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之上。

(三)调动评价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评价的完善作用是通过不断地反馈矫正实现的。教学评价的最终价值目标是推动评价对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学评价有效性的提升离不开对价值目标实现程度的判断。因此,无论是在评价过程中,还是在评价结束后,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都应对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是否调动了教学评价对象对教学改进的积极性,是否充分激发了教学评价对象完善教育教学的主体能动性进行反馈。要给予评价对象及时了解评价进展情况与作出解释的权利。在结果处理上,不管何种目的的评价,都要为评价对象提供对他们有用的信息,使他们通过评价能够了有所受益。

作者简介:刘正(1986-),男,四川泸州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装备管理,教育。

论文作者:刘正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如何提高院校教学评价效益论文_刘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