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交通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路桥工程也随之发展。在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若想保证在一定工期内,工程项目能够保质、包量的实现预期的建设标准,则必须从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整个工程施工技术。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对路桥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前言: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下,我国的经济及科技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路桥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及其日后使用的寿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掌握。下面就对其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公路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平整度问题
在路桥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中,路面的平整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测内容。经过实际调查表明,路桥工程如果在施工中没有按照标准的程序进行施工作业,将会导致路面难以负荷过往车辆来的压力,造成路面平整度迅速下降,从而致使车辆在经过该区路面时产生较强的颠簸感,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车辆轮胎严重受损,遗留下诸多安全隐患。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标准严把质量关,其次是操作施工设备的人员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有限。
2、破损问题
目前多数路桥工程项目在完成施工,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往往会出现路面破损或者路层断裂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工程进度,为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路基的夯实度,再者是沥青与骨料的配合比不够合理,施工中对于温度的控制存在问题,导致施工材料发生严重的形变,使基底不均匀受力,出现弯沉现象,进一步致使路基路面发生断裂;或是施工材料出现收缩病害,致使路基表层沥青产生反射性裂缝,导致路面破损;或是没有及时处理路面路桥上的积水,长此以往积水会沿着路面上的缝隙渗入基土层中,对路基产生腐蚀伤害,导致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公路使用的安全性。
3、桥头跳车与塌陷问题
桥头填土往往与桥台沉降之间有一定差距存在,使桥头搭板不能紧密连接路桥梁的伸缩缝,造成二者呈阶梯状接口,在导致车辆在经过路面时的舒适度降低的同时,让路桥承受了巨大的非必要性外力冲击。通常而言,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回填材料在排水方面的性能较差,材料的压实程度不够,导致其荷载能力不达标。这一问题通常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中出现。
二、市政路桥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握
1、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控制
桥梁桩基是否稳固是桥梁工程施工考虑的重点。首先,桥梁桩基施工时,需要对工程地质、水位以及邻近区域的建筑物及地下管道等进行认真勘查。其次,桩基施工应在施工的平面图上,做好桩位的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以及临时设施的标注工作;制定好施工作业计划及组织管理工作,同时制定好季节性施工的技术保障措施;此外,桩基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还需要对每根桩基的强度进行试块试验。
2、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
路基是路桥工程的基础,其施工技术好坏对道路的整体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路基施工应结合施工路段的地基条件,做好地基的处理工作,如果需要对地基土进行换填则需要综合考虑换填材料的各项指标,同时考虑成本问题。二是对路基进行填筑及压实时,每道工序及技术指标均应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三是路基施工时还要做好防排水技术,以保证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在路面施工时,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是施工技术控制的关键。压实度反映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弯沉值反映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当两者都达到合格要求时,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另外,无论是沥青路面还是水泥路面,都应该做好混合料的拌制与摊铺工作。如果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还要做好养护管理。
3、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
钢筋混凝土施工是质量控制的难点与要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麻面、裂缝、渗漏等。如果混凝土裂缝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影响路桥构造物的外观质量,甚至将直接危及路桥工程的安全性。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也可能是混凝土配合设计、拌和或施工等环节的原因。因此,施工时不仅要在钢筋绑扎、焊接,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而且在钢筋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对原材料的检测工作、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拌和工作。
4、路桥过渡段的技术控制
路桥过渡段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桥头跳车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过渡段的施工。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目前通常会在桥头部位设置拱板,但是搭板处理技术的施工难度、维修费用都较高。因此,一是,施工中应对台后填料的施工严格要求,对台背进行加固处理;二是台后填筑时,不仅要选择具有良好透水性的填料,还要保证填料的压实度;三是处理好桥背的软弱地基,通常可采用换置法、预压法、排水固结法以及各项桩法来进行处理。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进而缩小路堤与桥台之间的沉降差,避免出现错台。
三、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巡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内容繁多,有些质量问题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操作不当导致不符合规范要求,从表面上看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却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做好质量巡视,对于违章操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操作工序要及时纠正,以防患于未然。
2、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及记录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它是指将被其他工序施工所隐蔽的分项、分部工程,在隐蔽前所进行的检查验收。如基础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质量进行检查等。隐蔽验收合格后,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对于隐蔽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了避免后期返工,应及时做处理,隐蔽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成品保护质量检查
根据施工进度,有些专业施工完成的比较早,在这些专业施工完成后,有些分项工程并未开始施工,或者分项工程的某些施工内容完成,而还存在其他施工内容,若施工过程中未对已完成的施工做好成品保护,容易出现诸如构件损坏、管道堵塞、马桶破碎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项目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应进场进行巡视,对成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为了做好成品保护,还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以减少后续施工工序对前道工序成品的污染。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过对市政路桥施工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工作监督,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质量,提高整体建筑项目的品质,便利了居民的生活,在侧面也会提升政府形象,给政府留下很好的口碑。目前我国市政路桥工程的技术控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在施工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完善市政路桥工程的技术控制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龙华明;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3,6.
[2]曹燕彬;浅谈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
[3]周霞菊;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
论文作者:李文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地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