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机大体积砼基础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雷光敏

球磨机大体积砼基础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雷光敏

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415000

摘要:紫金山金铜矿为中国500强企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矿山,是紫金矿业集团的核心企业,经济利润中心和人才基地,是紫金矿业发展壮大的发祥地。随着紫金山金铜矿的的开发,紫金山金矿保有资源量不断减少,金矿石品位越来越低,金矿石最低入选品位由1993年的1.0g/t降低至2010年的0.2g/t。为解决紫金山金铜矿过渡带金、银等有价元素湿法工艺无法回收的问题,拟减少紫金山铜矿湿法处理量,相应增加浮选处理能力,浮选工艺除具有减轻环保压力的优势外,还具有选矿回收率高,可以综合回收金、银、硫等伴生元素的优点。紫金山金铜矿现有湿法厂一座,处理能力为4.53104t/d;铜矿浮选厂两座,处理能力分别为8000t/d和1.03104t/d;拟新建铜矿第三浮选厂主要生产设施全部新建。2015年初项目正式启动而我司有幸承接磨浮车间建设及内部的设备基础施工。

关键词:球磨机;大体积砼;基础施工;要点分析

一、工程概况

紫金山金铜矿第三选矿建设项目-磨浮车间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其中磨矿厂房的两座球磨机基础又是整个厂房的核心。

本工程球磨机基础共2座,SJ-2(半自动球磨机);SJ-1(球磨机),位于磨矿厂房中心8~15轴,成“凸”字形横向布置,基础底标高为-4.5m。球磨机基础长40m,宽16.3m,高度10.8m;半自动球磨机基础长28m,宽16.7m,高度10.8m;两座球磨机基础钢筋用量约为110吨,球磨机基础混凝土量约为3600余立方米;半自动球磨机基础混凝土量约为2200余立方米。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根据设计情况,球磨机施工砼体积较大,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是整个施工的重点。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两座球磨机基础和振动筛基础同属振动体与周边渣浆泵坑等非振动体基础间隙较小没有模板施工面。为防止基础硬性连接产生共振,间隙部位采用同厚度的橡胶板作隔离层。

每座球磨机基础混凝土分三次浇灌,第一次浇灌至0.16标高,砼为2200立方,第二次浇灌至1.86标高,上部结构另做一次浇灌。SJ-1、SJ-2的同时展开施工的原则。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球磨机基础施工前,设计院、业主、监理、EPC项目部对此进行多次开会讨论,对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安全生产及进度要求等等提供了很多的意见或建议。同时,项目部内部也对此引起高度重视组织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同分公司相关技术专家进行多次讨论研究方案及可行性。

三、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施工测量

(1)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根据主厂房轴线进行建筑定位,然后据此放出球磨机主要轴线。

(2)标高按主厂房标高,球磨机基础标高测量由此引出。

(3)定位放线测距精度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角度测量精度控制在20〝以内,层间垂直度偏差控制在3mm以内,建筑物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控制在3h/10000,且不大于10mm,每次放线后,必须经技术员、质检员复线,向甲方及监理单位报审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2钢筋施工

(1)钢筋施工按施工顺序安排进行施工(第一次浇灌至0.16标高,第二次浇灌至1.86标高,上部结构做一次浇灌),球磨机基础(设备基础)在四周表面、顶面及底板布筋外中间层-3m、-1.5m、0m等处各布置一道中间层钢筋。在球磨机基础完成基础垫层施工后采用φ48*3钢管支撑架(满堂架)支承中间层钢筋(详见钢支架平面图、剖面图)。

侧立面横竖钢筋待绑扎完后采用φ22钢筋做剪刀撑焊接固定,剪刀撑间方长度按≤5m设置;不足5m且大于3m必须设置一个。

在侧立面与基础拐角处高度间距≤600mm处采用φ22钢筋设置一道支撑钢筋。

(2)钢筋的端头不能有马蹄形和弯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每同一标高且在同一部位的预埋螺杆构件需制作一套支架(支架具体形式见附图)横梁采用2根8#槽钢,柱子采用φ100焊管,中间处采用L50*4角铁做剪刀撑焊接固定。

(4)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垫块,间矩@800。水平面纵向钢筋与竖向箍筋绑扎牢固,钢筋应横平竖直。该部分钢筋施工时,应用脚手板铺设施工人员作业通道。

3.3模板施工

(1)设备基础采用木模板,外侧模板利用φ14对拉螺栓焊接在内钢筋支撑架及中间层的横、竖向钢筋上进行加固,中间空缺处增设通长φ14钢筋形成对拉。对拉螺栓布置原则:水平间距≤500mm,竖向间距≤450mm 用40*60木方及双脚手管加固,先布竖楞,后布横楞,基础模架外搭设双排脚手架,基础模板支承与双排脚手架连为一体,从而形成比较稳固的钢支承。双排脚手架基础素土地回填夯实,100㎜厚碎石垫层,150㎜厚C20混凝土脚手架基础。具体支模形式见附图。

(2)此次磨机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应尽量采用新模板。

(3)尽量采用整张板安装,减少拼缝。模板背面采用40×60木方为加颈肋加固,木方布置原则:水平间距@300,横向采用钢管2根一组间距同对拉螺栓布置,外侧采用水平钢管四周封角,形成封闭箍,侧向采用斜支撑,以确保模板系统的稳定性。

(4)保证模板间的间隙,以防止漏浆。

(5)球磨机基础孔洞施工时先将孔洞模板制作好,砼施工前放好线,确定孔洞位置,然后将模板埋设并将其固定,用Ф12圆钢辅助焊接在基础钢筋上,一定要埋设牢固,不能因砼施工而发生位移。

3.4砼施工

(1)基础钢筋、模板施工完后经四级验收合格进行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浇筑前应提前联系混凝土公司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准备好配比材料,球磨机基础混凝土0.16标高以上强度等级C25上部结构为C20,半自动球磨机参照球磨机处理。基础混凝土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磨机基础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氯盐(或含有氯盐配制的外加剂)作为防冻、早强的掺合料。

(3)混凝土施工采用搅拌站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泵车(汽车泵)浇筑的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顺序为自南向北依次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对水泥、砂、石、外加剂等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过试配后给出,由于采用泵车浇筑混凝土,配合比砂率宜控制在40%~50%,碎石直径不宜大于1/3泵管管径,坍落度宜控制在100~120mm,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小于90min。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需掺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混凝土搅拌前,其计量器具应在检验合格周期内,搅拌严格按配合比进行。

(4)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将施工缝用水浸润不少于24小时,并且必须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并对模板、钢筋工程进行四级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输送采用10台混凝土运输汽车从混凝土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现场准备2台THB-46砼输送泵浇筑。混凝土输送泵以平均80 m3/h的浇筑速度完成整个基础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分层进行,使接合密实。砼浇筑采用方案为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浇注的作业方式,砼采用平面分层循回浇筑方式,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0~1000㎜,砼底层流淌长度控制在8-10m,这种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泵管的经常冲洗和接 捣时插入振动器振捣方向与推进方向相反,沿斜面自下而上进行,逐渐上移,每一振实的振捣时间为15~20S。插点间距不大于作业半径的1.5倍,斜面分层振捣,振捣上一层砼时,振动器应插入下层砼50~100mm,保证各层之间连接,上下层之间间隔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拨,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密实,消除两层间接缝。在浇注砼时,在浇注带的前后布置三道振动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主要解决混凝土的上部振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中部,确保中部混凝土的振实,第三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振实。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出料口处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振动棒的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球磨机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采取技术间歇,每次间歇不得超过45min,以确保模板支撑的安全稳定,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变化,如发现变形、移动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好。

(5)由于球磨机基础属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应尽量降低水化热:选用中低热水泥,建议采用矿渣水泥;其次降低混凝土浇灌入模温度:尽量避开高温时浇筑,尽量下午3点后和夜间浇筑,掺加缓凝型减水剂;第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合理选择配合比,选择良好级配的粗细骨料,严格控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幅,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保证施工质量,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灌后及时排除表面泌水,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提高早期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还应预先布置测温导线,混凝土浇筑完定时测温,并采用岩棉、薄膜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5天,并设专人定时测温,如发现混凝土内外温差接近25℃时,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覆盖苫布)解决,以减少内外温差,防止裂缝。测温管按高中低布置,每点设上下两根导管。

(6)施工缝设置在结构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在0.16标高施工缝与上部结构连接部位宜高出30cm错开此受剪位置,且严格按要求进行处理。在施工缝平面部位设置≥18直插钢筋,间距为≤1000mm双向布置。

(7)混凝土采用搅拌站商品混凝土由EPC负责供应,为保证砼在浇筑过程中途意外终止,要求搅拌站提供一台备用泵车及两台以上的备用灌车。在此搅拌站的搅拌设备应提前检查,做好保养及维修工作。

结束语

本工程中,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以预防为主,采用温度控制的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材料的选择、配合比优化、浇筑的过程控制、保温养护以及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内部温度及温度应力的监测等环节,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技术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的措施,最终使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得到了完全地控制,保证了工程的安全顺利完工。

论文作者:雷光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球磨机大体积砼基础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雷光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