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制造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_先进制造业论文

苏南制造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_先进制造业论文

对苏南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几个问题论文,制造业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造业是我国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以迅速崛起的关键产业,也是其雄厚的经济综合实力形成和开放型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2000年,苏南地区限额以上制造企业数为7955个,从业人员201.45万人,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为1136.54亿元,实现利税359.5亿元。占苏州、无锡、常州三市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95.41%,91.57%和94.61%;占三市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税的比重分别为94.74%,90.39%和93.25%,三市限额以上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江苏全省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64%,占其所实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43.12%,占其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8.88%。在苏南地区,外商及港澳台商的投资几乎全都集中在制造业各领域。如果说苏南地区制造业现有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已为该区域乃至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那么,加快制造技术创新,持续打造好制造业竞争力,有效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则是入世后苏南制造业进一步提升产业质量和层次还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由于制造业及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和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所以,发展先进的制造技术不仅是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的目标,而且也是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第44届国际生产工程学会主席、日本的吉川教授在其年会的总结报告中曾指出,世界上各个发达工业国在经济上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在各国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55%—65%。先进的制造技术直接关系到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面对21世纪,发达工业国仍把先进的制造业视作“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和“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美国认为:“除继续在世界市场上参与制造业竞争外,别无选择”,这是因为“制造业几乎囊括了美国产业所从事的全部研究开发,它们提供了制造业内外所用的大部分技术创新”。(注:《美国制造》,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日本政府认为:“制造业作为国家工业核心基础的这一重要性,即使到21世纪也不会下降。在未来的信息社会,制造业依然是基础产业,必须继续加强和促进制造业技术发展。”(注:《日本制造》,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他们以此为出发点,制定了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方向和内容。欧盟出于尽力缩小与美国在制造业技术水平上的差距的需要,将其跨国企业的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从事制药、化学、汽车、计算机及其软件和半导体5大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由于高技术产业本身就属于制造业(OECD定义),而且具有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利润高等特点,使得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制造业技术水平及产业质量的快速提升成为现实,并引起了制造业生产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如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FMS)的应用,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几十种型号的产品,使这种生产方式与市场的细分化和消费者个性意志需要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又如在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中,从定单开发、采购、制造到配送、销售、售后服务整个流程中体现的是生产厂商、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的战略合作,是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价值来源的科学配置和价值链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渗透与结合,使得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CE)、清洁生产(Green Manufacturing,GM)、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供应链管理(SCM)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使用,制造业以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高的效率运行,制造业的产业质量大幅度提高,竞争优势更加凸现。根据OECD的统计,其主要成员国中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已接近30%,制造工业所生产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依赖于它的超前研发机构、雄厚的知识产权资产、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技术创新机制的有力保障。

以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先进制造业做参照系,尽管苏南地区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有的制造企业着手用信息技术带动制造业,有的已初步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一定的竞争基础,但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相当有限。就其总体水平而言,由于技术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不多;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品牌与产品相当缺乏;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制造业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外延式的扩张,重要的技术设备主要依靠引进,且大多定位在生产能力的扩大上,而对工艺及软件技术的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则严重不足;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产品依靠国外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使苏南地区的制造业,尤其是内资制造业必须承受国内外市场迅速统一所施加的国际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必须加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中的技术创新力度,培育自身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尽力缩小与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之间的差距,从中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的紧迫性。

我们强调必须承受国际竞争压力,是因为随着投资和贸易、服务领域更为广泛的开放,争夺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而竞争力则必须在竞争中逐步形成,竞争压力的缓解也只能在竞争中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强调技术创新的紧迫性,是因为技术创新恰恰是竞争力得以产生的重要源泉,而技术创新已不再是单一的技术创新本身的问题,而是对组织制度变革、研究开发能力、人力资源开发、有形与无形资源配置、市场开发与开拓等一系列要素进行科学整合的结果,并使其作用体现在技术创新上,尤其集中体现在技术优势上。

苏南地区的制造业,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2000年限额以上的外商及港台投资企业有1686个,实现工业增加值422.54亿元,利润总额为218.90亿元,从业人员47.1万人,分别占苏南三市限额以上制造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和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7.18%、60.89%、23.38%。引人注目的苏州新区外商投资企业有480多家,总投资额达50多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9家入驻新区,一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美国杜邦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瑞士的信达、日本的三菱、松下、索尼等落户新区,并设有研发中心。区内90%的项目集中在电子通信、精密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至今,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80多家跨国公司入驻苏南地区。外资的大量进入,不仅促进了该地带出口导向工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技术进步,如通过成熟技术的转移,使一些技术落后的行业技术水平得以提升。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跨国公司的进入,使得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并通过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促使中上游产业得以发展,制造业结构得以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同国外技术水平的差距,加强了同国际市场的联系。同时也通过一种倒逼机制促使内资制造业质量、产业层次的提高和竞争机制的建立,使该地区制造业能够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我们充分肯定外商投资的以上作用,并不意味着将苏南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推进、制造业产业成长和整体效率的提高全部寄托在外商投资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这些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大量涌入,是以争夺和抢占长江三角洲及其所辐射的内陆腹地这一大市场为目的。2000年,在苏南三市实际利用外资中,外商独资企业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44.17亿美元的65.03%,为30.61亿美元;中外合资企业占实际利用总额的25.69%,为11.35亿美元;中外合作企业不足10%。外商独资或控股经营的已占91.1%。这表明:独资和控股形式已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这一形势显然便于外商对技术、对市场、甚至对整个制造产业控制力的加强。其中,由于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保持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因而,被转让的技术首先服从其在全球战略管理中竞争优势获取或竞争地位加强的需要。如在合资企业中,外方只有在取得绝对控股权和拥有股权优势时,才会真正转让某些先进技术,否则转让的只是二、三流的技术。又如在独资企业中,当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展开竞争并争夺市场份额时,才会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以夺取先行优势,先发制人。大量事实证明,在合资企业中,跨国公司始终控制着核心技术,能与中方共享的大多是一般操作技术和组织技术,中方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最后组装和装配工作。这不仅难以在合资中取得先进技术,也容易形成对外资方在技术上的依赖。在外商独资企业,中方员工接近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可能性就更小。

外资尤其是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上的主导地位和领导地位,为占领市场更多地将中方员工挤压在全球分工的最底层和价值增值量最少的环节。苏州新区的个人计算机制造业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在这个全球分工最为明显的产业里,美国厂商始终垄断着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摄取了利润最丰厚的部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等则分享了存储器、硬盘等带来的第二层利润;而处在这一产业链条末端的我国东莞、苏南地区只能从事机器组装性生产,利润显得相当微薄。这种受制于核心技术的结果,迫使我们只能接受处在国际分工的最底层这一严酷现实。

自1992年提出“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实施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并未通过外商直接投资达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而促进中国产业技术显著进步这样一个目的。我们让出了市场,却并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控股和独资趋势的加强,在制造业里的相当一部分行业如橡胶、啤酒、洗涤剂、化妆品、制药等外商的垄断地位已经形成。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新兴工业领域,外商独资比例越来越高,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大型投资项目数量明显增加。跨国公司此举的战略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构筑在中国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外商投资对技术、对市场、对产业甚至对整个经济走向的控制力度,一旦形成其对某些产业的垄断,则会对民族工业形成进一步的阻碍。

针对外商投资这把双刃剑所产生的正负效应,苏南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要进入外商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与经营的体系之中,分享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带来的益处,同时,又要摆脱对外方的技术依赖和技术依附,摒弃那种寄希望于外商和跨国公司通过转让核心或关键技术来显著提升国内制造产业水平的过高期望,将基点置于加强对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上,以此来增强内资制造业的竞争实力。

就技术创新来分析,无论其方式和机制有何不同,但其作为竞争力形成的源泉则不容置疑。面对与现代制造业技术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和由此产生的竞争实力上的悬殊,对于苏南内资制造业来讲,将技术引进作为缩短技术差距的起点,加大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力度,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技术自主开发体系,仍然是其培育竞争实力、提升产业层次、有效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现实选择。

2000年,苏南无锡、常州两市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达61209万元。这对增加供给能力,促使制造业的结构调整,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制造业产品的竞争力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就技术引进、企业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来讲,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如2000年常州市用于技术引进的经费为19441万元,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仅为319万元,只占技术引进经费的6.78%;无锡市大中型企业技术引进支出总额为41768万元,用于消化吸收的支出仅为1250万元,只占技术引进支出总额的2.99%。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之间在资金上的巨大反差,反映出消化吸收远没有占据主导位置。没有引进,就不会有技术创新的基础。但是,只有引进,没有消化吸收和创新,也不会有发展的后劲。消化吸收能力培育不起来,技术创新也无从谈起,也难以摆脱“引进——落后——再引起——再落后”的恶性循环。由于科技进步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消化吸收与技术创新的速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引进充其量仅是消化吸收与技术创新的初始手段,远非目的所在。现代意义上的引进已经是为了实现技术持续创新的引进,实现赶超先进技术的引进,增强竞争实力的引进。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是世界软件技术引进大国,其引进方式富有科学性。他们规定同类技术只能引进一家,由有意引进该技术的日本企业参加投标,最后由政府权衡投标方的总体实力,从中选择最具潜力者作为引进主体。同时投入数倍于引进技术的资金,精心组织和实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迅速发展起自主研究和开发体系。据日本工业技术厅的调查,20世纪60年代中期,机械行业企业技术引进费用和技术创新费用在整个研究经费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6.9%和48.1%,后者是前者的2.85倍。1968年川崎工业公司与美国尤尼梅申公司合作,将机器人生产技术传入日本。1970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机械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而最高水平的机器人已成为今天日本的专利技术。二战后的日本之所以能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与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乃至技术超越过程中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高度相关。至今,日本除了对英国保持技术出超外,从美、德、法等国家进口技术的总额仍大大高于其技术出口总额。

苏南制造业作为一个技术追赶者,要操作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创新与自主开发”这样一个“逆向流程”,需认真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制定一个总体战略,通盘谋划苏南制造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前后,国际上的大公司先后步入战略管理时期,研究与开发(R&D)被视为公司成长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在争夺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技术优势就是竞争优势,技术垄断则成为市场垄断的主要动因。因而在研究与开发上,所有的跨国公司不惜血本、不遗余力。我们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置于一个战略位置,以技术引进为手段,以消化吸收为途径,以技术创新为目的,将有助于我们有效利用的各种战略资源和要素,统一协调各种复杂因素引起的利益关系,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该战略实施,彻底打破“技术引进——技术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其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垂直分工的格局不再一枝独秀,水平分工的地位开始上升。在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在区域内设立研发中心,形成在国内市场上跨国公司相互竞争的格局,促使其对先进技术的转让的同时,力争在核心技术领域进行深层次合作,完成由从事低端技术的原件制造组装向高端技术过渡,尽可能参与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中的基础研究和在中高技术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两个层面上的努力,争取在全球分工中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其三,依靠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资料显示,目前80%左右的高技术研究与开发被跨国公司所垄断,并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能力。许多跨国公司对研究开发的重视由来已久。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1960年就成立了产品的开发研究机构,1970年发展到207个,其中包括一个大型的研发中心。当时该中心的工作人员中,拥有物理博士学位的就达300多人。现在的跨国公司,其研究开发机构不仅实力雄厚,而且投入强度不断加大,使得研发投入强度成为判定公司经济竞争力和高技术产业类别的尺度。为此,要追赶先进技术,需要有一个战略眼光,建立起真正能够承担技术开发与创新任务的研发中心,并从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入手,通过实行贴息和低息贷款、发行专项用于技术创新的债券、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扩大其技术来源,解除因资金投入匮乏对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的限制,真正通过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特色产品和服务体系。

其四,搞好市场定位和技术创新的定位,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市场定位实质是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选择切入点,寻找细分市场,包括需求未被满足的目标市场。选择好市场切入点,就可以使技术创新在某一局部范围取得突破。技术创新定位并非仅仅指工程技术定位,亦应包括生产组织、营销方式、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体制变革等在内的创新。这方面,需要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方法与组织的研究与借鉴,并从自身有一定优势和有望突破的方面入手,层层推进,不断提高市场的成功率和技术创新的效率。

最后,顺应技术创新国际化的新形势,促进技术创新向纵深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技术创新国际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据《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所引资料,到1998年底,全球370家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设立了715家研发机构,雇佣了11.57万名美国研究人员。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已经经历了“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国际研究与开发”的重大转折,跨国公司作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1999年,在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世界100家企业中,美国占一半,德国、日本分别以14家和12家企业分获二、三名。其中,仅西门子公司申请的专利就达1348件。为此,苏南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仅要作好“引进来”的文章,而且亦应“走出去”,即通过培育和构筑制造业内一两家能够展开跨国生产与经营,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以追踪先进技术,获取先进技术,奋起直追,争取优势,将自身融入国际分工和国际研发体系,从中打造起产业竞争力。无疑这也是开放政策成功的重要标志。

注释:③统计指标均根据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统计年鉴(2000)统计资料计算。

标签:;  ;  

苏南制造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_先进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