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N[,2]相似格式--兼论隐喻的典型性_沙包论文

“N[,1]N[,2]相似格式--兼论隐喻的典型性_沙包论文

相似性的“N[,1]似的N[,2]”格式——兼谈比喻的典型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似性论文,比喻论文,性问题论文,典型论文,格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1.“N[,1]似的N[,2]”里,N[,1]、N[,2]都是单个的名词。2.“似的”可以用“般的”替换,行文中未加区别。3.“N[,1]似的N[,2]”,N[,1]与N[,2]具有相似性,以N[,1]、N[,2]都具有的相似细节为衔接口。

一 名词的语义细节及其表述方式

1.1 什么是细节?《现代汉语词典》(1996 年版)的解释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语义细节是现实世界的细节在语言中的反映。最容易被人们感觉到的,是名词的语义细节,如“衣服”一词,布料、款式、颜色、产地、价格等都是它的细节。

名词的语义细节可以分为基本的三类:

1.外貌[+常态,+可目视]:包括整体形状、颜色、长度、宽度、高度、面积、体积、数量、密度等。

2.内质[+常态,-可目视]:包括类属、功能、德才、重量、硬度等。

3.状态[-常态,+可目视]:包括自身呈现的和外力使然的。如“人”,蹲着是一种状态,躺着又是一种状态;又如“麻袋”,伸展着是一种状态,叠起来又是一种状态(外力“叠”造成的)。

外貌、内质、状态三者可以用[±常态,±可目视]区别开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常态下的事物名词,无所谓“新/旧”、“高/矮”,有“新/旧”、“高/矮”等差别的,被看做是非常态的。例如,对于“凳子”来说,“高凳子/矮凳子”都是非常态的。

1.2名词语义细节的表述方式,常见的是偏正结构和主谓结构。 如“红灯笼”、“一米长的杆子”等,定语是中心语的细节;“叶子绿了”、“客人走了”等,谓语是主语的细节。本文讨论的“N[,1]似的N[,2]”,N[,1]是表示N[,2]的细节的,N[,1]的某个细节与N[,2]的相似,因此就可以借N[,1]来表示N[,2]。

二 相似细节与细节词语的隐现

2.1 N[,1]与N[,2]共同拥有的某个或某些语义细节, 可以叫做“相似细节”,它是构成“N[,1]似的N[,2]”的语义基础。N[,1]与N[,2]的相似细节,既可能是对应的,如N[,1]的外貌与N[,2]的外貌相似,也可能是交错的,如N[,1]的内质与N[,2]的状态相似等。列表显示如下:

N[,2]

外貌内质状态

鱼鳞般的皮肤 雪人似的二妞

外 核桃般的脸

宝石般的(黑)眼睛

貌 银子似的月色 棉絮似的(白)云

蒜球似的鼻头

N[,1]内 蛐蛐似的昆虫

质 迷宫般的院落

寓言般的作品

花似的年龄

(高杆)油菜花似的身躯 (被丢弃的)尺子 鸟儿似的羽毛球

状 (粗)粉条似的鼻涕 似的公路

落汤鸡似的司机

态 (细)萝卜似的手指头

行云般的春风

(老)尺子般的(旧)路

从表中不难看出以下规律:

1.N[,1]与N[,2]的相似细节在外貌/内质/状态方面相对应的时候,易于构成“N[,1]似的N[,2]”格式。例如“鱼鳞似的皮肤”、“花似的年龄”、“落汤鸡似的司机”等。

2.N[,1]与N[,2]的相似细节在外貌/内质/状态方面交错时,构成“N[,1]似的N[,2]”受到限制:N[,1]的外貌一般不能表现N[,2]的内质,N[,1]的内质也不能表现N[,2]的外貌。在表格中表现为空着的两个方格。

3.N[,1]与N[,2]的相似细节一般是一对一的,如N[,1]的外貌对N[,2]的外貌,N[,1]的状态对N[,2]的内质, 但有时候也可以是二对二的,例如:

(1)他从那个窝棚似的饭馆钻出来时,心情好多了,夜风吹来,脑袋像被凉水冲过,十分清醒。(余启新《鹿死谁手》,《中篇小说选刊》1998年第2期,55页)

例中,“窝棚似的饭馆”,“窝棚”的外貌、内质与“饭馆”的外貌、内质都相似。

4.N[,1]或N[,2]的相似细节都表现为状态时,构成“N[,1]似的N[,2]”格式受限制最大:N[,1]或N[,2]的前边常要求有修饰语出现。 这些修饰语,一般表示相似细节的具体内容,如“高杆油菜花似的身躯”,“高杆”正是“身躯”与“油菜花”的相似之处。

2.2 表示相似细节的词语,可以以定语的身份出现在N[,1]或N[,2]的前边。本文规定,出现在N[,1]前边的细节词语记为A,出现在N[,2]前边的细节词语记为B。A、B的隐现情况大致如下:

1.“N[,1]似的N[,2]”。A、B都不出现,如“鹰爪似的手”。

2.“(A+N[,1])似的N[,2]”。如“黑葡萄似的眼睛”。

3.“N[,1]似的(B+N[,2])”。如“宝石般的黑眼睛”。

4.“A+N[,1]似的(B+N[,2])”。如“烧焦的玉米似的黑牙齿”。

外貌或内质相似,N[,1]或N[,2]前不必出现细节词语A或B,若出现了,一般是为了突出、强调,例如“雷达般的灵敏反射系统”,“灵敏”不出现,基本意思也可以表达出来。

状态相似,除非有足够的语境信息能表明N[,1]或N[,2]的状态意义,一般都需要有细节词语出现。例如:

(2)他戴上棉帽子,很响亮地把两线粗粉条似的鼻涕抽回鼻孔, 体体面面地跑出去了。(迟子建《观彗记》,《小说选刊》1998 年第3期,45页)

“粉条”有粗有细,这里需要显示“粗”的状态。如果“粗”不出现,“粉条”就是常态的,无所谓粗细。有些结构里,细节词语若不出现,如“黑葡萄似的眼睛”,“黑”不出现,就失去了生动、鲜活的意味,也毫无美感可言。

尽管有细节词语出现,但并不意味着能表示相似细节的全部。如“煮了的白色海绵似的手”,相似细节有三:热、白、软。“热”可以由“煮”来体现,“白”由“白色”来表示,但“软”还是只能靠“海绵”来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名词表示事物的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可以是一样的,如“人”,可以表示一个人,也可以表示多个人。表示群体时,如果没有数量词语出现,孤立地看容易被理解为个体。例如“高墙似的沙包”:

(3)街上仍然空荡荡的,高墙似的沙包被人搬走了, 战争的遗迹荡然无存。(王彪《身体里的声音》,《收获》1998年第1期,133页)

“沙包”似“高墙”?例(4)可以为之提供背景信息:

(4)透过晃动的人影,我看见街口堆起一叠沙包, 像巍峨的城墙,飘扬的红旗高高低低露出墙顶。(同上,125页)

原来例(3)的“沙包”是由一叠沙包堆起的群体状态。 在群体状态下,“沙包”与“高墙”是有相似之处的。

三 相似程度的差异性与比喻的典型性问题

3.1 “N[,1]似的N[,2]”里,N[,1]与N[,2]相似,是有程度差异的, 我们可以用三种格式来鉴定:

格式Ⅰ:N[,1]也是N[,2]。

格式Ⅱ:N[,2]像N[,1]似的。

格式Ⅲ:(B+)N[,2]像(A+)N[,1]似的。

a.(B+)N[,2]像N[,1]似的;

b.N[,2]像(A+)N[,1]似的;

c.(B+N[,2])像(A+N[,1])似的。

只能进入格式Ⅰ的,一般都是内质相似,相似程度最高,因为N[,1]属于N[,2]。例如:

(5)后来,听说刘庆华来自农村,家中只有一个务农的老妈妈,怎么也不相信,甚至设想那位老农妇大概同话剧《雷雨》中的侍萍一样,是被周朴园似的丈夫赶出家门的。(同例(1),60页)

(6)可就是这样一个见到蛐蛐似的昆虫都要吓得闭气的女孩, 却是一连串杀人事件和“四·九”大案的直接参与者。(李洱《现场》,《收获》1998年第1期,54页)

例中,“周朴园”是“丈夫”中的一员,“蛐蛐”是“昆虫”的一种。“周朴园”、“蛐蛐”只起标示或榜样作用。

有的“N[,1]似的N[,2]”结构,N[,1]只起提示的作用, 相当于“(N[,1]的N[,2])似的N[,2]”,N[,1]是领属性的提示物。例如:

铜钟似的声音天文般的数字

兄长般的目光大姑娘似的眼睛

麻雀似的胆子狐媚子似的眼睛

明星般的照片年轻妇女似的声音

“铜钟似的声音”意义近似于“铜钟的声音似的声音”,无疑,其相似程度是很高的。

只能进入格式Ⅲ的,相似程度最低。N[,1]与N[,2]只在状态意义上才相似。例如:

N[,1]N[,2] 相似的状态细节

猪耳朵 大字报耷拉着

鸟翅 窗帘在风中扑闪来扑闪去

土地 嘴唇干涸,要滋润

可以进入格式Ⅱ的,相似程度居中。内质相似的,接近格式Ⅰ,如“迷宫般的院落”;外貌相似的,接近格式Ⅲ,如“蜂房般的建筑物”、“树根似的手指”、“鸡蛋皮似的脸”。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得出相似程度的级差序列(“>”读作“相似程度强于”):

内质相似>外貌相似>状态相似

3.2 “N[,1]似的N[,2]”,是把N[,1]与N[,2]进行比照的结构形式。有的明显是比喻,有的不像比喻,这里有一个比喻的典型性问题。相似程度直接影响着比喻的典型性。图示如下:

内质相似·—·外貌相似·—·状态相似

不典型←—比喻

—→典型

N[,1]与N[,2]相似程度越低,比喻越典型;相似程度越高,比喻越不典型。

相似程度很低,就难以发现相似细节。因此,能捕捉住事物的某种状态,构成比喻,自然是新奇的。状态相似,是非常态的,带有临时性,状态是千变万化的,所以,状态相似的比喻,自然十分丰富。如吉普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驶,可以说“大蚂蚱似的一蹦一跳的吉普车”;吉普车在平坦的路上开得很快,可以说“小马驹似的撒欢儿飞跑的吉普车”;吉普车翻了,可以说“螃蟹似的四脚朝天的吉普车”。吉普车状态不同,比照的事物也不一样,情形也就显得十分丰富。

四 结语

4.1 本文以“N[,1]似的N[,2]”为对象,探讨了名词的语义细节, 认为它包括外貌、内质、状态三个基本方面,N[,1]与N[,2]的相似细节,也反映在这三个基本方面。N[,1]与N[,2]相似,内部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它们形成了一个级差序列。

4.2 相似程度的差异性,在句法结构上也有不同表现, 相似程度很高的,可进入鉴定式Ⅰ,相似程度很低的,可进入鉴定式Ⅲ,但不能进入鉴定式Ⅰ。不仅如此,相似程度的差异性,也直接影响着比喻的典型性。相似程度的高低,与比喻的典型不典型成反比关系。

4.3 状态相似的比喻常常是新奇而又丰富的,因此, 状态相似最值得重视。它往往需要细节词语出现,才能进入“N[,1]似的N[,2]”格式。这一点也适合于表示状态相似的“N[,1]像N[,2](一样/似的)”格式。例如:

(7)小凤像一只猫似的在汉明怀里睡着了, 而且还轻轻地打着呼噜,汉明从妻子的头发上摘下一朵来历不明的棉絮,在她的鼻尖上亲了一下。(苏童《过渡》,《人民文学》1998年第3期,33页)

(8)如果碰上闷热欲雨的天气,蜻蜓会贴住水面点水, 像一群投炸弹的飞机。(同例(3),128页)

例中,“小凤”像“一只猫”,是“睡着”的情形相似;“蜻蜓”像“飞机”,是“点水”与“投炸弹”的情形相似。没有“睡着”、“点水”、“投炸弹”这些细节词语出现,比喻是有些站不住的。

4.4 有些具有相似性的“N[,1]N[,2]”,与“N[,1]似的N[,2] ”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如“老鼠眼睛”、“樱桃小嘴”、“刀条脸”、“冬瓜脸”、“蒜球鼻子”、“木瓜脑子”等都可以认为是由“N[,1] 似的N[,2]”压缩而成的。下面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

(9)坐进出租车的时候, 大伟看见出租车上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玲珑剔透如一个扁长的五彩玻璃球。(阎连科《4月6日至8日, 回你家去吧》,《北京文学》1998年第1期,37页)

(10)他缓缓地回过身,看见那彩玻璃一样的妹妹正趴在阳台上他摔下去的地方写作业。(同上,38页)

(11)玻璃妹妹在后座上睡着了,女文秘抱着她像抱着一束花。(同上,38页)

这三个例子清楚地显示了“N[,1]N[,2]”形成的过程:

小女孩如五彩玻璃球—→彩玻璃一样的妹妹—→玻璃妹妹。

无论哪一个阶段,哪一种形式,相似性都是它们构成的基础。

标签:;  

“N[,1]N[,2]相似格式--兼论隐喻的典型性_沙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